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21《孟子二章》.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子二章 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同步 练习 21 孟子
- 资源描述:
-
1、21孟子二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妾妇之道也_(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3)居天下之广居_(4)无违夫子_(5)劳其筋骨_(6)所以动心忍性_(7)然后能改_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往之女家_(2)曾益其所不能_(3)困于心,衡于虑_(4)入则无法家拂士_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A此之谓大丈夫B妾妇之道也C与民由之 D舜发于畎亩之中4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答题技法详见听课手册P60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百里奚举于市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相与步于中庭C孙叔敖举于海贤于材人远矣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其一犬坐于前5翻译下列句子。(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6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1)居 天 下 之 广 居(2)出 则 无 敌 国 外 患 者7理解课文,完成填空。(1)富贵不能淫一文探讨的是“_”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_”的威力。而孟子则针锋相对,首先用一个反问句“_”否定景春的观点;紧接着用“_”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的本质;接下来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第一,“_”。第
3、二,“_”。第三,“_”。这三条都做到了,才有资格叫大丈夫。(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_,二是_,得出的结论是“_”。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_。8综合性学习。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故事大盘点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2)成语大搜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只填序号)温故知新舍生取义
4、愚公移山择善而从任重道远诲人不倦一鼓作气见贤思齐(3)观点大讨论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5、乙 苏武牧羊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选自汉书苏武传)注 律:指卫律,原是汉朝大臣,后投靠匈奴。武:苏武。羝:公羊。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往之女家_(2)武既至海上_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11你认为乙文中的苏武是大丈夫吗?请结合甲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二)阅读下
6、文,回答问题。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选自韩愈原道)注 宜:合宜,恰切。之:往。煦煦:和蔼可亲的样子。这里指小恩小惠。孑(ji)孑:谨小慎微的样子。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博爱之谓仁_(2)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_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26课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