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21《孟子二章》.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8376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1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孟子二章 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同步 练习 21 孟子
    资源描述:

    1、21孟子二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妾妇之道也_(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3)居天下之广居_(4)无违夫子_(5)劳其筋骨_(6)所以动心忍性_(7)然后能改_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往之女家_(2)曾益其所不能_(3)困于心,衡于虑_(4)入则无法家拂士_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A此之谓大丈夫B妾妇之道也C与民由之 D舜发于畎亩之中4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答题技法详见听课手册P60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百里奚举于市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相与步于中庭C孙叔敖举于海贤于材人远矣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其一犬坐于前5翻译下列句子。(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6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1)居 天 下 之 广 居(2)出 则 无 敌 国 外 患 者7理解课文,完成填空。(1)富贵不能淫一文探讨的是“_”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_”的威力。而孟子则针锋相对,首先用一个反问句“_”否定景春的观点;紧接着用“_”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的本质;接下来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第一,“_”。第

    3、二,“_”。第三,“_”。这三条都做到了,才有资格叫大丈夫。(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_,二是_,得出的结论是“_”。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_。8综合性学习。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故事大盘点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2)成语大搜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只填序号)温故知新舍生取义

    4、愚公移山择善而从任重道远诲人不倦一鼓作气见贤思齐(3)观点大讨论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5、乙 苏武牧羊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选自汉书苏武传)注 律:指卫律,原是汉朝大臣,后投靠匈奴。武:苏武。羝:公羊。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往之女家_(2)武既至海上_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11你认为乙文中的苏武是大丈夫吗?请结合甲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二)阅读下

    6、文,回答问题。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选自韩愈原道)注 宜:合宜,恰切。之:往。煦煦:和蔼可亲的样子。这里指小恩小惠。孑(ji)孑:谨小慎微的样子。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博爱之谓仁_(2)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_

    7、(3)老子之小仁义_13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彼 以 煦 煦 为 仁 孑 孑 为 义 其 小 之 也 则 宜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15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与自己所说的“道德”含义是否一致?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2分)16富贵不能淫一文,作者用含蓄、幽默的语言指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你也用含蓄、幽默的语言来写一个小片段吧。详解详析1(1)原则。(2)这,这样的人。(3)居住。(4)违背。(5)使劳累。(6)用来。(7)这样以后。2(1)“女”同“汝”,你。(2)“曾”同“增”,增加。(3)“衡”

    8、同“横”,梗塞、不顺。(4)“拂”同“弼”,辅佐。3解析 A例句与A项中的“之”都是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助词,的;C项,代词,指正道;D项,助词,的。4D5(1)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2)(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定下来,天下的战火就熄灭。(3)内心困惑,思虑阻塞,才能奋起,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4)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6(1)居/天下之广居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7(1)何谓大丈夫一

    9、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8(1)示例:孟母断杼、韦编三绝、曾子杀猪、颜回好学等。(2)(3)示例一: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一个人的成长关键在于自己。示例二:我认为这种做法可取。因为好的环境有利于成才成长。9(1)同“汝”,你。(2)已经。10(1)这哪里称得上大丈夫呢?(2)天下雪,苏武躺着吃雪,把雪和毡毛一起吞下肚去。11解析 甲文在文章末尾提出了大丈夫的标准: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乙文第一句就告诉我们苏武被匈奴放逐到北海,即使没有粮食和水,他也没有投降,这符合甲文中大丈夫的标准。答案 我认为苏武是大丈夫。乙文中的苏武不因匈奴的胁迫而投降,牧羊、睡觉时都拿着“汉节”,这符合甲文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标准。参考译文乙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能被胁迫,(于是)报告了单于。单于更加希望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关在地窖里,跟外界隔绝,不供给饮食。天下雪,苏武躺着吃雪,把雪和毡毛一起吞下肚去,数日不死。匈奴认为(他)很神奇。于是把苏武流放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归汉。分开他的随从官

    11、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另外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匈奴)供给的粮食不到,(他)就掘取野鼠、收藏草实来吃。拄着汉廷的旄节牧羊,睡卧起身都拿着,节上用牦牛尾做的装饰全部脱落。12(1)叫作,称作。(2)对。(3)认为小,轻视。13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14(好比)坐在井中看天的人说天小,并不是天真的小。15不一致。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是抛开了仁义而言的,只是他一个人的说法,而自己所说的“道德”则包括仁义,是天下人所共同承认的道德。(大意正确即可)参考译文博爱称为仁,行动合宜称为义,从仁义出发去立身行事称为道,自己本身就具备、不需要凭借外物称为德。仁和义是有确定内容的概念

    12、,道和德是内容不具体、不明确的名称。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小人之道,而德有恶德,有美德。老子藐视仁义,并不是诋毁仁义,而是由于他的眼界狭小。(好比)坐在井中看天的人说天小,并不是天真的小。他把小恩小惠当成仁,把谨小慎微当成义,那么他藐视仁义是当然的。他所说的道,是把它认为的道当成道,不是我说的道。他所说的德,是把他认为的德当成德,不是我说的德。凡是我说的道德,(都)是结合仁和义而言的,是天下的公论。老子说的道德,是离开仁和义而言的,是一己之见。16示例:不会说普通话,有口难言,我就不去见领导,见女人,见生人,慢慢乏于社交,越发瓜呆。但我会骂人,用家乡的土话骂,很觉畅美。我这么说的时候,其实心里很悲哀,恨自己太不行,自己就又给自己鼓劲,所以在许多文章中,我写我的出生地绝不写是贫困的山地,而写“出生的地方如同韶山”,写不会说普通话时偏写道: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21《孟子二章》.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837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