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类型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8413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70.6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语文园地四
    资源描述:

    1、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1. 能通过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2. 通过朗读和交流,学会分析小说中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借助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3. 利用教材中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 百感交集的心境,朗读并背诵古诗回乡偶书。重点1. 分析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及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形象。2. 熟读并背诵古诗回乡偶书。难点1. 分析、交流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2. 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1. 回顾旧知,读出感悟。在“交流平台”中,通过对三篇小说人物形象的回顾,再

    2、次重点强调读小说时,一定要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在“词句段运用”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住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抓住环境描写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小说所表现的情感及人物形象;通过朗读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忐忑不安、犹豫不决的复杂内心世界。在“日积月累”中,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家乡的古诗,借助图画,反复诵读,读出诗意,读出诗情。2. 方法渗透,学会阅读。本单元主要通过小说的学习,明白小说人物塑造的方法与途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确本组课文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方法,人物形象主要从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

    3、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中突显出来。掌握这一点,学生今后在阅读小说时可以从这些要素中理解人物特点。特别对于一些比较长的小说,更能通过这些细处的描写发现小说要表达的深刻含义。通过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目标。1.预习提纲(1) 温习本单元三篇课文表现人物形象的重点语段。(2) 读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故事,初识人物形象。(3) 整理诗人贺知章的资料,搜集思乡的古诗。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 课时。第 1 课时课时目标1. 学会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2. 学会分析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通过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3. 了解小

    4、说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方法。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生 1:桥这篇课文中,老村支书冒着生命危险,沉着镇定、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生 2:穷人这篇小说写的是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毅然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生 3:在柏林描写了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老兵,在重返战场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的故事。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课件出示课文内容概要。2.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预设:生 1:桥中面对凶猛的洪水时,人们的恐慌,老汉的镇定。生 2:穷人中桑娜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时那忐忑不安中透出来的善良与质朴。生 3:在柏林中老兵

    5、的话不仅揭露了战争带来的灾难,更让列车上所有人反思,其结局出人意料。老兵的话不仅仅是在制止小姑娘的不谙世事,更体现出老兵的善良。生 4:桥中山洪到来时,那种天崩地裂的环境让人害怕,可老汉在暴雨中的喊话盖过了一切。3. 小结引导。印象深刻的地方往往都能打动我们,让我们心情随之起伏,心灵为之震颤。小说穷人中桑娜的质朴、善良打动了很多人,那么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怎样理解桑娜这一人物形象呢?4. 出示句子,交流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1) 出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句子。课件出示:“他现在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

    6、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指名读并说说你的感受。引导学生交流:从桑娜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中,感受到她对外出打鱼的丈夫的担忧和对邻居的关心。老师小结:读小说,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板书: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2) 出示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课件出示: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

    7、也好!”指名读,抓住画横线的地方说说你的理解。引导学生交流:桑娜一家生活本来就很困难,如果再加上两个孩子会难上加难。但是, 她“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只知道“非这样做不可”。说明她明白救助苦难不需要理由,即使是受到丈夫的责骂,甚至是挨打。故事发展到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关心邻居,更透露出人物的善良、伟大: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老师小结:通过小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板书:故事情节)(3) 出示环境描写的句子: 课件出示: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指

    8、名读,抓住带点字说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故事发生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这样的环境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穷人生活的艰难,用环境描写衬托出桑娜夫妇的热心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老师小结:小说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凸显人物鲜明的特点。(板书:环境描写) 5.总结。我们通过对穷人一文中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的感悟,故事情节的回顾, 环境描写的分析理解小说中桑娜的形象。我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可以从这些方面理解小说人物形象。【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组织学生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回顾小说中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人物语言、动作及心理进行细致

    9、描写的句子。这样做,既是要学生在温习旧知的过程中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丰富语文的思维,更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感悟和思维的过程中习得新知, 提高语文素养。二、词句段运用1. 学习从故事情节中理解人物形象。(1) 出示语段,老师范读一遍。课件出示:(曹)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2) 学生说说语段介绍的故事情节。(检查学生预习三国演义中对关羽人物形象的刻画)关云长温酒斩华雄(3) 指名读,说

    10、说这一经典情节突出人物怎样的形象。预设一:“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讲述关羽在汜水关前斩杀董卓部将华雄的故事。从故事中感受到关羽的英勇。预设二:抓住“酒”这一关键字在语段中的作用体会:关羽斩杀华雄的快、狠、准。(4) 指导朗读。指名读、师生共读、对比读。提示:读出关羽的神勇之气。(5) 学生简要说说自己预习时从故事中认识到一个怎样的关羽。预设: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设计意图】让学生的视野从课内走向课外,从阅读课本到遨游书海,不仅是巩固学生课内所学, 更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学会阅读,学会思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2. 围绕人物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课件出示:桑娜

    11、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1) 出示第一个语段,指名读,说说桑娜此时的心情以及你对桑娜人物的理解。(课文已学知识的回顾)预设:桑娜先是非常不安、紧张、犹豫不决,后来又下定决心要收养。从她内心矛盾、复杂的心理变化中,看到桑娜的朴实、善良、有同情心。(2) 出示第二个语段,迁移学习。课件出示: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这个年轻的战士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

    12、。但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3) 自由读第二个语段,思考以下问题。课件出示:1. “我”此时此刻是怎样的心情?2. 从对“我”的心理描写中,你如何理解邱少云这一人物形象?(4) 同桌交流。(5) 反馈。预设问题一:从“绷”“怎么忍受得了”“不敢”“不忍”“忍不住”“盼望”等一系列的心理描写,看出“我”的想救却不能救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他跳起来离开火场,一方面又不希望他跳起来,一方面想看,又害怕看,一方面又期待发生奇迹。预设问题二:语段中没有直接写邱少云,但从“我”矛盾的心理活动中,看到邱少云正忍受着常人无法遭受的痛苦与煎熬,看到邱

    13、少云宁愿被活活烧死也不暴露位置的决心, 看到他在危急时刻也要一动不动遵守纪律,哪怕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6) 学生齐读,老师小结。语段中从“我”的心理活动描写,侧面衬托出邱少云的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英勇以及钢铁般坚强的意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围绕“我”的心理活动展开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人物高尚的品质,理解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指导学生朗读,进一步感悟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3. 试写。(1) 回顾语段,明确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忐忑不安和犹豫不决。生 1:第一个语段直接从人物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感受人物朴实、善良的人物形象。生 2:第二个语段从人物紧张、担心的矛盾心理侧面烘托人物

    14、高尚的英雄形象。(2) 学生练笔,试着写一段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3) 学生读自己写的语段,师生一起点评。【设计意图】练笔为学生创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升华学生对心理活动的学习理解,同时又积累和发展了自己的语言,通过实践训练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三、小结本节课通过回顾课文内容,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分析语段,学会如何进行小说人物形象的阅读,学会如何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特点。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小说阅读中能认识更多的有特点的人物。第 2 课时课时目标1. 熟读并背诵古诗。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 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一、谈话

    15、导入,揭示诗题1.老师谈话:每年春节人们都会赶着回家过年,为了买一张回家的车票甚至不惜整夜守候在车站,多么感人的思乡之情啊!(课件出示图片)课件出示: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从小生长的故乡非常依恋,有着浓浓的故乡情结,人在外地却常常心系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描写回家的古诗回乡偶书。(板书:回乡偶书) 2.教学“偶”字。教师在板书课题中“偶”字时,释字形,引导学生跟着书空右半边;老师带读“偶”,学生齐读课题。3. 学生理解题意,教师点拨。偶:偶然。偶书:偶然间写下的诗。4. 过渡:偶然间写下的诗常常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才有了一时的感受。诗人贺知章回家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

    16、?让我们来细细地读一读他写的这首诗吧。【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春节人们期盼的团圆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题。以“偶”引发学生思考、质疑,诗人为什么会在偶然间写下这首诗,带着问题引入本次学习的内容,水到渠成。二、自主读诗,整体感知1. 介绍诗人。课件出示:贺知章(约 659约 744),字季真,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后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有咏柳回乡偶书。2. 自由读诗,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课件出示:1. 读准生字的字音,有节奏地读通诗句。2. 借助课文插图想想

    17、每句诗大概讲了什么内容?不清楚的可同桌间相互交流。3.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 认读“鬓”,强调发音;认读“衰”。课件出示:偶 乡音 无改 鬓毛衰 相识 笑问 客(2) 出示字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3) 说说你已经理解了古诗中哪几个词语的意思。预设: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鬓毛衰:老年人头发稀疏减少。(4) 读古诗。指名读,小组读。(5)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出示句意点拨。课件出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孩子们看见我都不认识,笑着问我这个客人是从哪里来的。4. 齐读古诗。课件出示:【设计意图】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

    18、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环节以学生的自主读诗为主,给学生以充分的读的空间,在读中激发学习兴趣,在读中初步理解诗句意思。三、感悟诗意,读中悟情1. 老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情感及韵味。2. 指导读第一句。(1) 学生自由读第一句。(2) 出示年老而归的画面。显示年少与年老的对比图,出示两行诗。课件出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配图)(3) 通过观察对比两幅图,说说你想带着怎样的情感读这句诗呢?预设:带着有些难过的心情来读这句诗。离开的时候还是小孩子,而回来的时候头发都已经白了,很伤感。3. 体会情感,引导齐读第一句。这时候的贺知章看着家乡的变化,听着家乡话真是悲喜交加啊!他不

    19、由地发出感叹(生齐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过渡:诗人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乡,心中无比激动的诗人回到家乡后又有什么感受呢?4. 指导读第二句。(1) 课件出示儿童与诗人相见的画面。(2) 请同学们观察图画,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小朋友,你会对贺知章爷爷说些什么话呢?(3) 教师扮演诗人,学生们扮演孩子们,师生互动理解诗句。(4) 引导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中体会诗人的感受。(5) 指名三到五名学生读,注意读出诗人心中的难受,以及声声叹息。(6) 男女生读,感悟诗人此时此刻又悲又喜的心境。过渡:回乡偶书把诗人重回离别了数十年的家乡时那种又喜又悲的感情,表现得亲切自然。让我

    20、们再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能把作者的又喜又悲的情感读出来。 5.齐读古诗回乡偶书。课件出示: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又喜)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又悲)笑问客从何处来。【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意在指导朗读,师生融入诗人回家时的情景角色中,师生之间形成亲朋式的对话交流,入诗、入情。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诗人从远方回来的喜悦,以及回到家乡后,发现家乡变了样,家乡儿童不识自己的悲哀。四、以情引读,读中悟情1.创设情景,体会思乡。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每当中秋月明时,贺知章会怎样思念家乡?每当九月重阳,贺知章会怎样思念家乡呢?一年过去了,又是除夕了,贺知章又会怎样思念家乡

    21、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讨论,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组员。2. 小组探究,想象体会。3. 指名反馈,师生点评,以情引读诗句。预设一:把对家乡的思念寄托于明月,对着明月想象家乡的月亮是否和离开时一样。预设二:九月重阳节,登上山顶,望着远方的家乡,想到儿时的伙伴是否也和他一样在登高。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预设三:除夕夜,正是一家团圆的日子,想到曾经一家其乐融融,现在却不能和他们团圆,多么伤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4. 想象变化,体会诗情。今天,他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可是家乡已经不是以前的模样,同学们想象一下家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朋友?亲人?诗人自己5.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

    22、相机创设情境,以情引读全诗。预设:昔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再也不见身影。诗人不由感叹起来(引读全诗) 往日一家人团圆欢乐的景象再也无处找寻。诗人不禁叹息起来如今老态龙钟,白发苍苍,物是人非,诗人不由得伤感起来【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把自己融入语言文字中的情感里去,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景的朗读,体会诗人回乡时又喜又悲的情绪。五、配乐朗诵,升华诗情1. 创设意境,课件出示回乡偶书一诗。岁月在少年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日子给乌黑的头发染上了白霜。漂泊在外的游

    23、子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家乡的人与事每天也在变化,但唯一不改的是游子的那颗回家的心,唯一不变的是对家乡深深的爱。2.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再齐读全诗。3. 指名诵读,师生评价。4. 配乐朗诵全诗。【设计意图】用音乐渲染气氛,用音乐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乐曲中充分地读,努力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韵味。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学生从读通到读懂,最后熟读成诵,已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六、阅读续篇,深化感情1. 课件出示回乡偶书第二首。课件出示:回乡偶书(其二) 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2. 学生自由朗读。【设

    24、计意图】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有两首,引导学生在学习第一首的基础上,拓展朗读第二首, 不仅丰富学生的积累,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人写下回乡偶书时的情景,以及在外游子的悲伤、叹息之情。七、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回乡偶书的第一首,通过诵读诗句,体会了作者眷恋家乡以及忧伤之情。第二首回乡偶书就请大家回家跟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好吗?【设计意图】从课内到课外,从课堂到生活,学生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作者的眷恋家乡之情,还要知道自己的所学所得。“语文园地”共有三个板块内容,教学中分成两课时进行。前两个板块学习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练习。第二板块进行古诗积累教学。三个板块的教学都注重了“读”。1. 读

    25、人物形象。“交流平台”中,本单元课文中关于小说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等语段非常丰富,这些语段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再读、反复读,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为学生读好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准备。2. 读情感表达。“日积月累”准备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这首诗语句意思学生容易理解,但在诗人要表达的情感,需要细细体会。因此,“读”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创设情景,多种形式的读,以读悟情、以读传情,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爱、浓浓的情,通过师生共读,表达出诗人回乡时又喜又悲的心情。3. 读表达技巧。“词句段运用”要求运用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教学时,要充分利用两个片段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读出人物心理活动描写中展现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可以从正面描写人物心理来体现,也可以从侧面描写来衬托人物形象。本单元要求通过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在教学中,对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这一情节的指导还不够深入,在具体指导过程中要思考该情节是如何展现人物的神勇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841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