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二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园地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 下册 第八 单元 语文 园地 说课稿 教学 反思 共二篇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次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语文园地,总共安排了四个板块: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了解复述与背诵的区别,并对本单元的复述方法作了归纳,提示学生借助一定的方法,有助于完整、有序地复述篇幅长、内容丰富的故事。“识字加油站”编排了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字组成的两组词语,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对形声字特点的认识,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学习生字。“词句段运用”安排了3项内容,一是体会象声词的作用,并照样子写句子。根据语境恰到好处地运用象声词,通过仿写让学生
2、进一步体会象声词的作用;二是让学生仔细观察所给题目的特点,在题目中使用一组反义词,体会趣味性,再试着写几个类似的题目;三是练习转述别人的话,学习怎么将直接引语转成间接引语,对完成复述故事很有益处。在转述别人的话时,要注意改变人称、去掉语气等。“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古诗大林寺桃花,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初夏时节游览庐山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二、说教学目标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积累8个词语。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4.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5.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6
3、.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培养热爱阅读故事的兴趣,并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2.能够体会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进行句子仿写,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3.掌握转述句的表达形式,能够准确进行句子转换练习,能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认知内化。教学难点:1体会句子中表现的情景,并仿写句子。2能发现故事题目的规律,能和同学交流这样的故事题目。3学会正确转述别人的话。四、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正由被动学习逐渐到主动学习,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稳定,容易分心;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有很强的求知欲,可塑性强;他们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容易理解,
4、但是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五、 说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平台1.谈话激趣,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故事,探究复述故事的方法。导语:好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有趣的故事?会经常把它们分享给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吗?(学生简单交流,教师适时引入。)其实,分享故事并不是简单地把故事背给别人听,而是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做支撑。好的分享,会让听者兴趣盎然,相反,再好的故事也提不起他人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将自己读过的故事复述给别人听呢?同学们,认真回顾一下本单元学过的四篇故事,想一想老师都是如何教你们进行故事复述的。2.学生认真回顾并进行交流。(如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按照提纲和文字提
5、示复述,抓住关键词句复述,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复述)3.提示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看看每段话分别写了与复述故事有关的哪方面内容,分别又介绍了哪些有用的方法。明确:第一段话是介绍复述故事的特点是什么(不同于背诵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第二段话明确了复述故事的几种方法,第三段话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学以致用。4再读第二段话中提到的几种复述故事的方法,联系单元学习看看各自都在哪篇故事中运用过。(1)学生认真回顾,教师提醒他们思考:在学习时自己是如何复述这些故事的?(2)指名汇报交流。(运用“表格”复述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运用“示意图”复述漏)(3)用这些方法进行故事复述
6、有什么作用?(更容易记住故事的内容)5.教师过渡,出示一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复述。过渡:是的,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故事复述,也就能按照顺序进行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以上都是针对我们学过的故事。那么,如果拿到一篇自己以前没有读过的故事,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吗?蜗牛搬家(略)6.小组讨论并复述:选择一种方式,如借助表格、示意图或文字提示,合作进行复述练习。7.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板块二、识字加油站1.学生自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咳(k) 嗽(sou) 呕(u) 吐(t) 唠(lo) 叨(do) 嘀(d)咕谚(yn)语 谣(yo
7、)言 告诫(ji) 辩(bin)论2.指名朗读词语,教师适时指导。正音:“咳嗽”的“嗽”读轻声,“唠叨”的“叨”也读轻声。“吐”是多音字,在“呕吐”一词中读第四声,在“扬眉吐气、吞吞吐吐”中读第三声。“谚”读第四声。3.小组开火车再读词语,再次针对易读错的字词范读进行指导。4.认真观察这8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汉字偏旁不仅跟字的意思有关系,还跟词语的意思密切关联。)明确:(1)第一组词语中的每个字都是“口”字旁,第二组大部分都是言字旁。(2)这些词语的意思跟它们各自的偏旁部首关联紧密,比如“咳嗽”就是跟嘴巴有关系,“辩论”跟说话、言语有关系。5.引导学生借助偏旁再次尝试理解词语所表示的意思。
8、教师补充重点。谚语: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6.结合词语认读和词语意思的理解,辨析形近字“辩”与“辨”。辩(辩论)(争辩)(分辩) 辨(辨认)(辨别)(分辨)7.复习巩固词语。(1)抽读词语卡片。(2)做词语游戏。选择合适的字填空。摇谣 辨辩 嘀滴 捞唠歌( ) ( )解 ( )咕 ( )叨8.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补充认知。示例:呼唤、吩咐、叮嘱、议论、评价、说话板块三、词句段运用(一)体会拟声词的作用。1.出示经过省略的第一句话,再引导学生找到课文原句。顾客跳起来:“这么慢啊!
9、”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2.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可以演一演这两句话,再说一说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明确:通过动作演示,我们发现第二句更能体现顾客的急不可耐,这是一个急性子顾客。“噌的一下子”这个细节描写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心理。3.引导学生自主朗读第二句话,并想一想加点部分所表现的情形。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明确:使用拟声词“扑通”形象地写出了椰子掉进水里的声音。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强调加点部分的朗读重音,想象其表现的情景。5.拓展练习。(1)在下列句中加上恰当的拟声词。他用力一推,门( )开了。他( )喝了一大碗的水。大黑狗( )从身边跑过去。(2
10、)比较补充前后的句子,读一读,演一演,结合语境感受句子中有拟声词和没有拟声词在表达效果上的区别。6.创设情境,让学生模仿例句写一写这样的句子。生活中,小鸟极速飞走时是怎样的情景?玻璃窗一下子被打碎又是怎样的情景?模仿例句,选择一个情景,用拟声词写一句话。示例:轻捷的云雀呼的一声从草丛直冲到云霄里去了。窗玻璃嘭的一声被打破了,玻璃碴哗啦哗啦碎了一地。(二)运用对比的手法拟标题。1.教师激趣引入,引导学生谈谈对文章标题的印象。过渡:常听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你们看来,好的文题都具有哪些特点呢?(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归纳:简洁明了,概括内容,新颖别致)确实,文章的题目是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必须对文
11、章内容有所提示才行,而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能够让人产生阅读文章的强烈欲望。2.引导学生认真品读课本上的四个题目,看看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明确:(1)题目中有两个相关的人,提示了故事的主人公。(2)这两个人具有相反的性格特征。他们同时出现在一个故事中,肯定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3)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3.引导学生从四个文题中感受故事主角的特点,并借助比较,体会故事内容基本上都是重点围绕这些特点展开想象的。4.模仿例子,说几个这样的题目。(1)将下列题目补充完整。善良的狼和( ) ( )阿姨和矮个子( )(2)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题目吗?5.拓展练习:
12、试着根据自己拟定的题目编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与同学交流,看看谁的想象最有趣。6.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故事题目?这些题目为什么“有趣”?(三)学会转述句子。1.出示小剧本,引导学生表演“转述”。过渡: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份剧本,我要找三个小演员将它表演出来,谁来试一试?(出示课件。)王老师(微笑着面向张铭):赵健这个同学真不错,你看,这地拖得多干净。张铭:是的,王老师,他的确挺能干的。(王老师说完走了,正巧赵健走过来)赵健:张铭,刚才是王老师吗?张铭:是啊,正巧,王老师还说起你呢。赵健:王老师说起我?张铭:对,王老师夸你真不错,把地拖得这么干净。(赵健开心地笑了。)2引导学生讨论并认识转述。(1)如
13、果我们把王老师说话的情景写下来,你会怎么写?王老师微笑着对张铭说:“赵健这个同学真不错,你看,这地拖得多干净。”(2)张铭是怎么把王老师的话告诉赵健的?和刚才的句子一样吗?张铭对赵健说:“王老师夸你真不错,把地拖得这么干净。”明确:张铭向赵健转述了王老师说的话。“转述”就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直接说的话,意思不变。(3)比较教材中的两句话,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明确:像第二句这样用另外一个人的语气来表述裁缝说话内容的方式叫作“转述”。注意“说”后面用冒号和引号的形式叫“直接引用句”,而转
14、述句则需要将“说”后面的标点符号改成逗号,引号里面的“我”要改成第三人称(他、她)。(4)教师总结,提示转述的要点。一个前提:只有理解别人说的话的意思,才能准确转述。三个要点:人称变了,别人说的话中的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要改变。标点变了,冒号变逗号,去掉双引号。语气词去掉了。3.玩玩游戏,尝试转述。游戏:三个同学一排,左边的同学先对中间的同学说话,然后转过身去;中间的同学转向右边的同学,右边的同学问左边的同学刚刚说什么,中间的同学进行转述。三个人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体验转述。4.照样子自主练习转述下列句子,再交流评议。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裁缝又补充一句,说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课件:专题六 古代诗歌鉴赏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