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课堂》高中人教版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5课《书愤》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彩课堂 书愤 多彩课堂高中人教版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5课书愤 多彩 课堂 中人 语文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书愤陆游 1、了解杜甫的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重点把握诗人的爱国情怀。3、理解和掌握本诗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本课件设计,用诗歌示儿导入,给学生营造一种爱国氛围。然后播放书愤朗诵视频,继而介绍作品背景,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学习;接着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诗歌内容及主题,最后探究本诗艺术手法,完成本课学习。本首诗歌的重点是用历史的眼光把握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指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能够体会杜甫的爱国情怀。本诗始终围绕着“愤”来讲解。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也是陆游的绝笔诗。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的情操,他希望
2、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朗诵视频一、诗人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
3、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二、写作背景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写下了这首诗。三、研读诗歌1、题目解读书:书写。愤:愤慨、愤懑。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2、情感探究小组讨论:这首诗歌是要“书写诗人的愤懑”的,请以小组为
4、单位进行讨论,说出诗人在这首诗歌中愤懑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提示:结合本诗写作背景。)明确:(1)壮志难酬的怨愤。(2)老迈年高的郁愤。(3)对投降派的悲愤。(4)矢志不渝的激愤。(1)壮志难酬的怨愤提问:诗中哪些句子能够体现了诗人的“壮志难酬的郁愤”之情?明确:“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早岁那知世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