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训练:第三单元《六国论》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国论 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训练:第三单元六国论 WORD版含答案 2016 2017 学年 苏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同步 训练 第三 单元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六国论同步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暴(bo)霜露革灭殆(di)尽或未易量(lin)B胜负之数(sh) 思厥(ju)先祖父披荆(jn)斩棘C为(wi)虎作伥 弊在赂(l)秦燕(yn)赵之收藏D日削(xio)月割 苏洵(xn)洎(j)牧以谗诛解析A暴p ;C.燕yn ;D.削xu。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D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解析颠覆:都是“推翻(政权)”的意思。A.“其实”,古
2、义是两个词,“其”,它的,“实”,实际。今义是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C.“智力”,古义是两个词,“智”是智慧,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智力”,“力”是力量。“智力”的今义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D.“故事”古义是两个词,“故”,过去的,“事”,事情。“故事”可译为“旧事,前例”。“故事”的今义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C.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至于颠覆,理
3、固宜然D.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解析C“固”意义相同,都是“本来”的意思。A.“或”,前一个意思是“有人”,后一个意思是“或许,也许”。B.两个“而”,前一个译为“就”,后一个译为“可是”。D.两个“以”,前一个意思是“才”,后一个译为“因而”。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解析B项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类型相同,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答案B5下列对文言文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赵尝五战于秦洎牧
4、以谗诛齐人勿附于秦是又在六国下矣A相同,不同B不同,相同C相同,不同 D不同,不同解析句是判断句,句是省略句,句是介宾短语后置句,句是被动句,句是陈述句,句是判断句。答案D6新春期间,中央电视台在各地进行“家风是什么”的民间采访。请根据下面的采访内容,以“家风”开头做简要概述,不超过40字。北京市民:父母的谆谆教导就是我们的家风!小时候父母经常对我们说的话是:“宁可日日下田地,不可天天串亲戚”“千金万银不及手艺防身”!现在虽然父母都不在了,但他们话却依然记忆犹新!某摄影师:我家是祖传木匠,到我这一代是第四代了。小的时候,我给我父亲拉大锯。木匠行里有句话叫“百日斧子千日锛,大锯只需一早晨”。大锯
5、太容易了,一早晨就能学会。但是我给我父亲做学徒,必须得拉三年大锯,父亲说这三年主要是让你磨磨性子,把性子磨踏实了,就是干什么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迪拜的中国游客:不要贪小便宜。带孩子出来旅游,我一路上给他说,你出来代表的是我们中国人的整体素质,千万不能贪小便宜,不要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如果你从小这个概念不强的话,长大了以后,小财你都慢慢贪,手就散了,然后各方面再收手的话可能就不容易了。家风_答案家风是父母亲传给我们的人生智慧(或道德理念),它会形成我们基本的做人做事态度(或:它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发展)。7仿照示例的句式和修辞,就下列词语分别写出一句话。示例:吹捧:吹捧是绚丽的肥皂泡,无限地膨胀,总
6、会化成飞沫。(1)批评:_(2)挫折:_(3)逆境:_答案示例:(1)批评是优质的药品,诚恳地吞下,就能医治病痛。(2)挫折是警诫的鞭子,勇敢地承受,就会跃马飞腾。(3)逆境是暂时的黑夜,不断地追求,总能迎来光明。二、课内阅读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
7、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迁灭:灭亡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嬴:亲附秦国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远略:长远的谋略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应当(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A与相同,与不同B与相同,与相同C与不同,与不同D与不同,与相同(3)对这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B/C/D/(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0726.html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2022春二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 4中国美食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