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4 唐诗五首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4 唐诗五首 WORD版含解析 2016 2017 学年 高中语文 粤教版 必修 学业 分层 测评 14 唐诗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学业分层测评(十四)唐诗五首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渚清沙白鸟飞回(盘旋)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B潦倒新停浊酒杯(衰老多病)此情可待成追忆(岂待)C夜深还过女墙来(古代指为女子经过而筑的墙)山居秋暝(晚)D竹喧归浣女(竹林中声音喧哗)黄沙百战穿金甲(磨穿)【解析】C项,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城。【答案】C2下面四句诗的意境和写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解析】C项,着力渲染“幽深”。其他三项都是以动衬静,用的是反衬手法。【答案】C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山居秋暝
2、中表现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诗句是 _,_。(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_,_。(3)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答案】(1)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注】金闺万里愁。【注】无那:无奈。4“更”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解析】可抓住“更”字所在的位置和表达的意思分析,从结构上看是承上启下,在意思上看是深入一层。
3、【答案】“更”字具有过渡(递进)作用。前两句触景生情,渲染边地烽火、塞上荒凉、作者黄昏独坐的凄楚孤寂气氛,此句写“关山月”的凄凉笛声又触发了作者更为浓重的愁情,愁情层层递进,为下文抒发征人思乡之情做铺垫。5结句是从哪个角度着笔抒情的?请简要赏析。【解析】这首诗本来是写将士“从军”的,但结句却写到了“金闺万里愁”,这是诗歌中常用的虚写手法。【答案】运用想象(或虚写),从对面着笔,写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情、深深思念,从而更近一层地反衬了征夫思亲念远之情,并使征人和思妇的感情交融在一起,增强了全诗的感染力。(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浪淘沙【注】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
4、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注】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6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请简要分析。【解析】黄河本来是在人间,在地上,而这里却说“直上银河去”,“到牵牛织女家”,可见,采用了想象的手法,借用了神话故事。【答案】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7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导学号:20130078】【解析】这是一首绝句,作者的情感比较隐蔽,可以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句分析。【答案】这首绝句,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抒发
5、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同时表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8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人的情感。第一,分析诗人的情感,首先要在文中找到表现诗人情感的诗句,这些诗句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第二,题干中的“情绪的变化过程”,提示诗人的情感是变化的,这就需要逐句分析。首句中的“一日闲”说明诗人此时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第二句中的“寻君”可以说是“乘
6、兴而往”,“不遇”、“空还”,表现了寻之不得的“怅惘”;第三、四两句融景物、情感于一体,写出了对景物更是对友人的“欣赏叹慕”。【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9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分析“隐者”的形象,要综合全诗来回答。首句“城郭休过识者稀”,表现其城里少有人知;第二句“哀猿啼处有柴扉”,写其居处于深山之中,居室简陋;第三句“沧江白石渔樵路”,直接点明其与渔樵为伍。综观全诗,“隐者”的身份是非常明显的。【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10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110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