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

类型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小专题写作解读一篇寓言素材新版语文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1270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8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6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七 单元 专题 写作 解读 一篇 寓言 素材 新版 语文版
    资源描述:

    1、小专题写作解读一篇寓言【写作导航】寓言往往运用讽喻的手法,借助故事的形式来阐述某个哲理或揭示某种教训。故事是表象,道理才是核心。因此,解读寓言就是要善于发掘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具体说来,在解读寓言时,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激活思维,深入领悟寓言。解读寓言,最关键的是要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其寓意。写作时,要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深入探究寓言的寓意。此外,对于不少寓言来说,“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得出不同的寓意。写作时,我们要激活思维,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恰当而新颖的写作角度。如黔之驴的寓意,可以从驴的角度去归纳,也可以从虎的角度去探究,但如果从好事者的角度去思考,得出“

    2、办事要因地制宜,否则便会劳而无功”的寓意,就会令人耳目一新,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会富有新意,引人注目。二、联系实际,抒写阅读感受。古代寓言之所以流传不衰,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其中蕴涵的道理带有普遍性,至今仍然有着现实意义。因此,在写作、解读寓言类文章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联系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来谈感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针对性,才有教育意义。如杞人忧天过去常用来讽刺没有意义的担忧,但如果联系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呼吁全人类都来“忧天”,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这就赋予古老的寓言以崭新的时代意义,肯定会激起人们强烈的共鸣。此外,解读寓言还可从它的形式入手,分析其表现

    3、手法和写作特点,揭示寓言是怎样自然而巧妙地将寓意表达出来的,从而展现寓言的艺术魅力。【例文引路】 尽其用,显其能 解读黔之驴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柳宗元的黔之驴,我忽然感悟:千百年来,人们加在“驴”身上的骂名“黔驴技穷”,实乃诬蔑不实之词。现在,大有为“驴”正名之必要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黔之驴中的这些文字:“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后来,驴被虎“断其喉,尽其肉”。“驴”可谓死得悲,死得惨!死后仍留下“黔驴技穷”的骂名,又可谓死得屈,死得冤!“驴”本来是拉车推磨的,无车可拉,无磨可推,当然也就无可用,无可用当然也就无法显其能。“驴”倘若不到黔这无用武之地,那么就不会

    4、出现“无可用”的局面,没有“无可用”的局面,当然也就不会有被虎吃的厄运。“驴”到黔是其自觉自愿的吗?非也!柳宗元说得明白:“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显然,“驴”的悲剧是“好事者”制造的,“好事者”是罪魁祸首。但人们不追究“好事者”的罪责,却把罪责加在“驴”的身上,这实在是千古奇冤,万年错案。读完了黔之驴,我首先想到现实生活中对人才的使用。何谓人才?就是在自己岗位上能显其能,并能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那么,人才怎样才能显其能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才要有用武之地。很难想象,人不能尽其用,何以显其能,尽其才!大家都知道,人人都有其长,也有其短,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如果不到中国

    5、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而在北京某中学的数学讲坛上度过自己的一生,恐怕他也难逃类似“黔之驴”的厄运!由此,我又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他们在某单位某部门可能是个“多余人”,但只要调换一下单位或部门,他们就大显身手,潜力大发,成为能人。反之,如果某人在某单位某部门,工作得出色,但变换一下工作对象或环境,他们却显得别扭、无能。现实生活中总不乏这样的实例,人尽其用,方显其能。正因为如此,百年前的龚自珍就向人们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黔之驴”的悲剧,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难道不能给我们一点启示吗?如今我们大力进行的改革开放与四化建设,需要的是人才。人才在哪里?人才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能人尽其用,就能人显其能,人成其才!【名师点评】首先,小作者做到了“多解寓意”与“全面创新”。在文章的第自然段,小作者分别站在“驴”与“好事者”的角度对寓言进行解读,指出“驴”的悲剧的根源,并对“好事者”进行了谴责,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其次,小作者也做到了“联系实际”。在文章的第两个自然段,小作者从日常生活的实际到国家的改革开放与四化建设,并列举了陈景润与龚自珍的事例相佐证,全面论证了“人尽其用,人显其能,人成其才”的观点,思路清晰,一气呵成,读来令人拍案叫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小专题写作解读一篇寓言素材新版语文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127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