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专题15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专题15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2016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课时 作业 专题 15 鉴赏 古代 诗歌 语言
- 资源描述:
-
1、专题十五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_答案:“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的心绪与情感。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曲(唐)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
2、寄莫飞霜。“丁丁”表达了诗中主人公怎样的内心世界?_答案:“丁丁”是古时计时的漏壶滴水的声音。深夜还能听到“丁丁”的声音,说明诗中主人公对身在远方的征人有无比的思念与牵挂;孤寂凄清,百无聊赖。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_答案:这首借助了典型的意象来体现“早”。首联“灯残”表明天尚未明,但诗人已经携剑登程;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路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
3、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_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颈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_解析:“藏”的本义为“隐藏”,
4、联系前后词语可知,诗句中当为“覆盖”之意,以显示雪大人稀的边塞特点,为下句的“透”字张本,也与前两联的清廉为官、清贫而归相呼应。“透”为“穿透”之意,明写边风之盛,暗写身衣之单,再次与前面刻画的人物形象特点相呼应。答案:“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难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5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青杏儿赵秉文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乘兴两三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3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 学案8 鉴赏品味:品味语言赏析技巧和效果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