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 拿来主义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 拿来主义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三 单元 拿来主义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8拿来主义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感受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2.学习比喻论证法,体会其论证效果。3.鉴赏鲁迅杂文犀利、幽默的语言风格。4.学习鲁迅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方法并思考其现实意义。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下面几种关于课文段落的划分方法,你认为哪种最恰当?为什么?(1)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破“送去主义”第二部分(第510段):立“拿来主义”(2)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提出问题,主张“拿来主义”第二部分(第69段):分析问题,阐明什么是“拿来主义”第三部分(第10段):解决问题,总结“拿来主义”(3)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
2、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第二部分(第35段)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第三部分(第67段)揭露“送来者”的真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拿来主义”的要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第四部分(第810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指出“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应是“占有”“挑选”和创造,最后得出结论。我认为(只填序号)最恰当,理由: 二、自练自测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孱头()孱弱()自诩()脑髓()譬如()蹩进()国粹()给与()宅子()冠冕()残羹()冷炙()2.解
3、释下列词语。(1)冠冕:(2)残羹冷炙:(3)礼尚往来:3.填空。因为曾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之情,也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显示了作为民主战士、文化旗手的鲁迅先生的不屈精神。这就是鲁迅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得名的缘由。三、质疑问难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合作探究1.本文的重点是论证“拿来主义”,但是前一部分却用了五分之二的篇幅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种“破”字当头的结构有什么好处?2.“送去”“抛给”“抛来”分别是什么意思?“抛给
4、”为什么又可称为“送来”呢?3.文章把文化遗产比喻成“大宅子”,那么前三种人和“拿来主义”者的态度、方法及其实质,分别是怎样的?请填表。孱头昏蛋废物“拿来主义”者4.第9段借助一系列生动贴切的比喻,对拿来主义“占有,挑选”的态度和方法做了形象的阐述。用平实的语言,该怎么表达?和原文相比表达效果有何不同?5.谈谈你对“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的理解。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自诩(x)脑髓(su)勃然(b)B.孱头(chn)譬如(p)冠冕(gun)C.徘徊(hu)国粹(cu)摩登(m)D.吝啬(s)蹩进(bi)给
5、与(gi)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女婿展览传道残羹冷灸B.勇猛奖赏养料礼上往来C.污染鼓吹烟具故弄玄虚D.辩别仪节毛厕磕头贺喜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B.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C.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D.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准确、生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6、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捧”表示郑重,几张画却郑重地挂过去显得寒碜可怜)B.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用“催进”讽刺“送去主义”的卖力媚态)C.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可理解为展品下落不明)D.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是运用反语进行讽刺,实为“堕落”之意)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B.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
7、“平民化”。C.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D.自从给枪炮打破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比鲜明和反衬强烈,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开头大谈“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好像绕了一个大圈子,其实正好和“拿来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它们的弊端越多,毛病越大,越可反衬出“拿来主义”的必要和可贵。B.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论证,来阐明抽象的道理,是本文写作上突出的特点。比如将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将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比作“
8、鸦片”,既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又能使人得到艺术的愉悦。C.本文虽然是一篇专谈批判继承问题的文章,但作者卓越的幽默和讽刺能力也力透纸背地表现了出来。D.本文全面而形象地阐明了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批判了种种错误态度,指出正确的继承和借鉴是建设新文化、塑造新人的必要条件。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
9、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7.这一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举例论证B.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C.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D.比喻论证8.本段文字批判了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们的表现。9.本段最后说“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请结合文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拿来主义”者是怎样做的。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拿来与送来林默涵近来,很有些人把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拿来,为自己搬进西方的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等作辩护。其实,这
10、是对“拿来主义”的误解。“拿来”是与“送来”相对称的。自从帝国主义者发现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以后,首先送来的就是鸦片烟,其数量逐年增加,结果不但捞走了大量银两,而且使中国出现了许多面黧肌瘦的“大烟鬼”。这使得清朝政府中一些较有识见的官吏,也担心这样下去,“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不得不起来抵制鸦片输入了。然而,帝国主义者硬是要“送来”,并且用枪炮迫使你非接受不可,这就是有名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不止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一次香港被占领,第二次圆明园被烧了。除了最先送来的英国的鸦片外,接着还“送来”了许多东西: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