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2.7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恻隐 策略测量侧目而视B.裨将自卑庇护稗官野史C.估计辜负金箍青旗沽酒D.庶人述职束缚说话算数解析B项,分别读“p”“bi”“b”“bi”;A项,全读“c”;C项,全读“g”;D项,全读“sh”。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端:发端,萌芽。B.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铄:从外部给予。C.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强:竭力、尽力。D.苟为不熟熟:熟悉。解析D项,熟:生长成熟。答案D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和相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
2、相同。D.和不同,和不同。解析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而且。于:介词,引出动词支配的宾语,不译/介词,向,在。答案D4对下列句子中“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有事焉,而勿正语气助词,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B.盘盘焉,囷囷焉助词,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的样子”C.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D.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语气助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解析D项,“焉”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此”,翻译为“比这”。答案D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
3、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有
4、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恐惧。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同“纳”,接纳。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求取。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然:的样子。解析D项,然:同“燃”,燃烧。答案D6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A.B.C.D.解析A项,这/对,正确。B项,不是/无。C项,介词,到/介词,给、向。D项,残害、损害。答案D7下列关于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B.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对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仁义礼智”,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
5、论基础和支柱。C.孟子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D.孟子在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的同时,并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强调需“扩而充之”才能发扬光大。解析C项,“唯物主义思想”说法错误,应是“唯心主义思想”。答案C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2)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参考答案(1)以怜恤别人的心情,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运转小东西一样容易了。(2)所有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318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金版学案》2016-2017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课件:第一单元1时评两篇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