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9谏太宗十思疏习题粤教版必修4.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_2018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四 单元 19 谏太宗十思疏 习题 粤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19谏太宗十思疏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轻者贬谪削官,重者惨遭灭门之祸。如比干被剖腹挖心、屈原遭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等。功臣谋士谈虎色变,封堵进谏言路。但是仍有无数谋臣良相,他们怀着一颗赤胆忠心,出于对国家命运的深虑、对民族存亡的忧患,勇敢地向君王冒死直谏,赢得一世美名。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赏美文一双筷子何以毁掉一个国家秦强韩非子喻老中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贵为一国之君的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就让身为三贤之一的太师箕子感到恐怖,原因在于,箕子害怕的不是象牙筷子本身,而是由象牙筷子引发的一系列后果。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瓷瓦器,要配犀碗玉杯;犀碗玉杯肯定不能盛粗茶淡饭,
2、要配山珍海味。吃山珍海味就不能粗布葛衣、茅草陋屋,而要锦衣华车、琼楼玉宇箕子“畏其卒,怖其始”,从一双象牙筷子身上看到了纣王的欲望难平,为殷商王朝的前途命运感到担忧。果然,“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一双小小的象牙筷子何以能够毁掉一个泱泱大国?显然,毁掉殷商王朝的是筷子背后的奢靡享乐。历史和现实莫不证明,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还是基本道德底线。奢华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各种贪欲接踵而至,永无尽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当无限膨胀的贪婪欲望遇到了不受节制的恣意权力,结局就是意料中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个人来说,德为立身之本,俭为养德之道。勤俭节约可
3、以降低人的物质欲望,减少外物的刺激需求,通过清心寡欲来修身养性,提升内在的道德修养。历史上,富甲天下的邓通饿死街头,富可敌国的石崇收监问斩,贪恋专权的刘瑾招致凌迟,国之巨贪的和珅狱中自缢这些生前锦衣玉食、不可一世之人,最后结局无一不是财尽人亡、身死名灭。对国家来说,勤俭节约是立国之本,也是治国之道。俭可以养廉,廉可以治国。即使是处在繁荣盛世的贞观之治时期,魏征仍不断谏劝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历史表明,勤俭和廉洁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克勤克俭往往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勤俭不兴,贪欲不止;节约不行,欲壑难平。考究不少落马的豪贪巨蠹,其贪污腐化的直接起因,往往是一包名烟、一瓶美酒、一顿大餐、一
4、块好表,之后就慢慢放弃了勤俭节约底线,渐渐养成了奢靡享乐恶习,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最近爆出的一些触目惊心的“老虎案”,无一不是背弃了节俭节约原则,走上了奢靡享乐歧途,在贪腐堕落的泥坑中越陷越深,最终沦为国家的罪人。各级干部应当懂得,唯有把勤俭作为一种境界去修养、作为一种品格去恪守,才能自由行走在清正的大道上。(有删减)【课内挖掘】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魏征的直言敢谏照出了太宗的宽容与大度,魏征的“十思”也照出了太宗的骄奢之气与蜕变之态。正因为魏征这面镜子的存在,唐太宗才悬崖勒马,保住“从谏如流”的晚节,使贞观盛世得以善始善终。从此一段君臣佳话亘古流传,一代盛世光景彪炳千秋。这是魏征的
5、幸事,是太宗的幸事,也是天下的幸事。写作运用适合“为政者善纳谏”“从谏如流”“广开言路”“倾听”等话题。【课外运用】“从谏如流”常被用来形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古语云:“古之贤君,其从谏也,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此可见,古人对此是非常推崇的。波兰的谚语也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至此,我们是否可以下个结论:从谏如流,多多益善,听从一切的谏议?否也,我认为。因为塞纳克说:“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但丁也斩钉截铁地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既然这么多的古训、名人的说法都莫衷一是,所以我认为:最好给“从谏如流”上把锁。这不仅符合唯物主义的要辩证地看问题的理论
6、,同时,也已被许许多多的事例所证明。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但另一方面,“从谏如流”并不等同于“亦步亦趋”,我们应有所取舍,去粗存精,舍害存益,否则,必将适得其反,未受其益,先受其害。孟尝君有好士之名,府下食客三千,可谓极矣,可王安石却给他一个“鸡鸣狗盗之雄”的称号,何也?就是因为他不加取舍,逢言便听,以致自己没有了主见。“邯郸学步”的寓言虽与从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可它却昭示着一个道理:外来的影响如果处理不
7、好,虽然抱着一个美好的愿望,也只能收获一个痛苦的果实。因此,我们既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不一味地“闭门造车”,也不傻乎乎地人云亦云,而解决此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一把锁:当需要的时候,这把锁要自动打开,敞开“从谏”的大门;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呢,它又应该及时地锁上,把外来的干扰拒之门外。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我们应有一定的鉴别力,而那思想上的独立和兼容,才是我们作为人的根本基石。作为万物之长的人类,我们应该骄傲,我们是最高级的,但我们应随时警惕走向极端相信一切和怀疑一切。相反,我们应学会于相信中存怀疑,于怀疑中寻找信任。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那把锁。鉴于此,不妨修正一下但丁的名句来表达我内心的想法:走自己
8、的路,让别人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给“从谏如流”上把锁)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听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明白)B善始者实繁(确实)春华秋实(果实)C振之以威怒(震慑)振臂一呼(挥舞)D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水流)流水不腐(流动)解析:B项“春华秋实”中的“实”应是动词,结果实。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因为诬上,卒从吏议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其皆出于此乎C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吾尝终日而思矣D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董之以严刑解析:A项,因:因为,介词。B项,代词,它的/表揣测语气,大概;C项,连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