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真题讲解第二板块 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阅读 检测(二十二)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 专项强化练.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真题讲解第二板块 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阅读 检测二十二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 专项强化练 2017 届高三 语文 第一轮 复习 讲解 第二 板块 专题 十一 古代 诗歌 阅读
- 资源描述:
-
1、检测(二十二)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专项强化练(时间:40分钟 满分:44分)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11分)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元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注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1)萨都剌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答: (2)简要分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与萨都剌的这首词所抒发的
2、情感的异同。(6分)答: 参考答案:(1)此词上下阕皆先实后虚。实写了石头城、青山、离宫、辇路芳草、松径、鬼火等空冷阴森之景;虚写了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以及歌女的歌舞和临镜等。虚实结合使得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2)相同点: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悲哀,怀古伤今;对光阴虚掷的感伤。不同点:萨词有对战争残酷的心痛之感;而苏词抒发的是自己有志报国,却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感慨。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1)这两首
3、诗都描写“雪”“月”,在诗中分别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答: (2)这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现征人思乡之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1)高诗:描写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渲染出和平宁静的气氛。(2分)李诗:描写雪后的天山,荒漠的月夜,渲染行军道路的艰难,使人倍感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3分)(2)高诗“借问梅花何处落”是征人由听曲而想到了故乡的梅花,含有思乡之情。(3分)李诗中“一时回首月中看”那一轮高挂在空中的明月,自然地勾起了征人的思乡之情。(3分)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初冬夜饮杜牧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580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