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习题:专题三 第4讲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推断)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习题:专题三 第4讲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推断 WORD版含答案 2018 2019 学年 高中 三维 一轮 复习 语文 通用版 习题
- 资源描述:
-
1、第4讲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推断)“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真正体现了“注重能力考查”。“准确”较为容易理解,而“鲜明”“生动”这两点的具体表现其实就是“文采”,即主观试题的解答不单是要求准确,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逻辑与文采。2017年高考出现的逻辑推断题既是对考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也是对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的考查。一、逻辑推断解题“3步骤”解题技法典例示范(2017全国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
2、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技法演示第一步:读文本,明大意。文段主要讲了两大层次,一是大学专业选择与好奇心、兴趣的关系,二是兴趣与成绩、适应社会的关系。第二步:看例句,定方式。参考“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的方式。第三步:明错误,巧推导。通过处的修改,可以看出原文在表述时犯了过于绝对的逻辑错误。因此在分析错误时一定要关注推论绝对化的其他表述。文本除了外,给出的语料中的“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两个推断也犯了说法过于绝对的错误。找到问题之处,还要参照例句方式组织答案,从
3、否定角度说明“兴趣与成绩、适应社会的需要”之间存在的或然关系。参考答案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逻辑推断题虽然得分不难,得满分者也不在少数,但仍有部分考生因为以下3类失误而遗憾丢分。(下面仍以上面“2017全国卷”为例加以分析展示)附评分细则写出一处给2分,写出两处给5分。意思对即可。1文中“必将”“一定”过于绝对,表述为“不是”“不一定”“未必”等,明确或然关系;同时具有对应逻辑关系的完整、准确表述(兴趣成绩,成绩适应社会),给5分。2一处正确,另一处能用“不一定”“未必”等表达或然关系,但有结论无前提的,给4分。失误点1逻辑关系不对应问题答案阅卷评
4、点上面答案虽表明了或然(非绝对)关系,但逻辑关系不对应,只能给3分。失误点2有结论无前提,逻辑不完整问题答案阅卷评点上面错答表明了或然关系,但只有结论,逻辑不完整,即直接将“必将”“一定”改为“不一定”“未必”等,给2分。失误点3推理角度与要求相悖问题答案阅卷评点上面错答包含或然之意,但从肯定角度强调“可能”“有更大的机会”等,且有相应逻辑关系表述,给1分。应用体验1(2017全国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
5、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解析:题干要求指出文段推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时要从逻辑关系的角度切入,要特别注意一些条件或结论过于绝对、武断的推断,如“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中的“严重”,用词程度太深;“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错,“经济腾飞”需要很多条件,不是简单改名就能实现的,原文推理的条件不充足。参考答案: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2(2017全国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
6、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解析:本题给出的文段主要介绍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问题,从给出的示例可以看出,“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是对语段中“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这一推断的否定。分析语段的后文,还有两处结论说法太过绝对,比如“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
7、火灾”“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从示例的语气和句式结构角度分析,两处空格可以分别写成“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参考答案: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二、语言表达准确“4注意”1注意特定情境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要做到语言表达准确,考生就要注意语言运用的特定情境。如: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如果在白天,与李凝关系亲则“推”,关系疏则“敲”;而当时是半夜里(连鸟都在树上的窝里睡着了),李凝住的又是幽居,因此“敲”更符合情境。
8、2注意符合事理及对象语言表达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人物特定的身份地位。如:“今日洞庭,诗意盎然,彩笔难绘,简直是一个用珍珠砌成的崭新世界。”其中的“砌”用得不准确。“砌”是层层垒起之意,用颗粒状的珍珠来“砌成”,不大可能。可把“砌”换作“缀”,它有连缀组合和装扮的意思,能形象地描绘出洞庭的新气象。又如:“有一个贝壳迷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收集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收集”用得不准确。句中有“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找寻的程度应该很高,所以,用“搜集”才准确。3注意表达程度及心理考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根据表达的内容正确选用词语。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更”字用得准确,写出了诗人越靠近家乡,越
9、是担心家里的变故超乎想象的惶恐心理。4注意词语运用符合规范词语的使用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注意语法成分的相互搭配。如:竞争,本该是推动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步伐,却被一些盲目无知的人误解成了尔虞我诈、损人利己。“步伐”与前面的“推动社会进步”不搭配,可改为“车轮”。另外,语言表达准确,有时还需要考虑语体等方面的要求。应用体验1下列语句中,表达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不久前落幕的“上交会”上,来了一群重量级“服务生”为了让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沟通无障碍,十来个教授级专业译员坐镇会场。B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要求子女常看望问候父母,也规定了单位应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C沪
10、语文化在多个文学艺术领域出现复苏迹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文化界的普遍关注。D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资源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解析:选CA项,“15个”产生修饰歧义;B项,属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句中的“虽然”一词与其后的“也”搭配不当,应改为“不仅也”;D项,属于成分赘余,应该去掉句中的“对于”一词。2对下面这段文字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时间怀有一种公平的道义,对它所拿去的,它会给我们别的补偿。它夺去了我们肢体和精神的灵活,却给予我们宁静和安详。A无所谓浪费时间B耽误的时间可以得到补偿C不具有灵活肢体和精神的人能获得安宁D晚年的宁静可以使青春活力的消失得到补偿解析:选D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11、“时间怀有一种公平的道义”,有失必有得。第二句话从“肢体和精神的灵活”到“宁静和安详”的变化过程对应的是我们从年轻到老去的过程,由此可知D项正确。3下面这则文稿在表达上有四处不准确,请找出并加以改正。通告为提高电话网的通信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内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告如下:敝公司将于2018年5月10日20时至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铃、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定;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
12、意。请予理解和支持。天网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2018年5月7日答: 解析:这是一则“通告”,句中用“宣告”不恰当,应改为“通告”;句中的“敝”是谦辞,通告是客观地通知,不带有谦恭语气,应改为“本”;句中用“提出”不恰当,有疑问,应该询问,不应该提出,应改为“垂询”;句中“贵用户”是有明确对象时使用的敬称,这则通告是面对广大的普通用户,用“您”即可。参考答案:“宣告”改为“通告”;“敝”改为“本”;“提出”改为“垂询”;“贵用户”改为“您”。三、语言表达简明“4方法”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达出最丰富的信息,实现表达效果的最佳化。“简”即“简洁而无冗余”,一般采用“文段修改
13、”的方式考查。去次留主法围绕中心,排除异己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抓住要点,不要节外生枝。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应用体验1根据下面文段的中心话题,把游离于话题之外的一句找出来,并说明理由。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 000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抬到宫廷里面去的。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答: 参考答案:理由: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简牍文书“笨重”,使用“不方便”。首句提出看法,接下来的两句用两个事例
14、说明这一看法。文字较简洁,意思很明确。最后一句是顺着第三句说下来的,并不全是说明“笨重”“不方便”的,因此不属于这段文字的要点。巧用替代法善于概括,巧用指代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嗦。应用体验2本着语言表达简明的原则,完成后面的题目。夏天到了,人们喜欢吃一些生冷的食品,外出的频率高了。都给肠道传染病发生埋下了隐患。(1)应删除的是()(2)应简略的是(),可改为参考答案:(1)(2)这3本着语言表达简明的原则,修改下面的句子。这艘新舰艇,机器性
15、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来延长机油使用期,就可避免不必要的人力和机油的浪费。答: 解析:第二个“延长机油使用期”与前面重复,可用“做”代替,同时去掉前面的逗号。“不必要的”多余,“浪费”都是“不必要的”,没有“必要的浪费”。参考答案:这艘新舰艇,机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来做,就可避免人力和机油的浪费。消除歧义法避免含糊,消除歧义表意不明、令人误解或者是产生多种理解,也是与“简明”的要求相违背的。怎样避免误解、消除歧义呢?具体来说,有如下主要方法:(1)标点(或停顿)消除法。主要用于因为缺少标点或停顿不明而造成的歧义。如“中国女排打败了巴西
16、队获得了最后的冠军”,只需在“打败了”或“巴西队”后加一逗号,歧义就可立刻消除。(2)变换词语法。主要用于因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造成的歧义与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如“他好说话”,只要将“好”改成“喜欢”,或将“说话”改为“商量”就消除了歧义。(3)调序消除法。主要用于因为多项定语修饰层次不清引起的歧义。如“两个朋友送的花瓶”,变为“朋友送的两个花瓶”,就可消除歧义。(4)语境消除法。主要用于因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而造成的歧义。如“我要热饭”,后面再加一句“不要冷饭”或“不去洗菜”,即可消除歧义。应用体验4分析下面的歧义句。(1)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
17、含水量。答: 参考答案:“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人说的,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二是针对饮水过多的情况说的,如在运动后大出汗的情况下,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2)这批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工作是一流的。答: 参考答案:“保管”有歧义,一是“保证”的意思,读的时候停顿在“种子”后面;二是“保存管理”的意思,读的时候停顿在“保管”后面。(3)这份报告我写不好。答: 参考答案:句子有歧义,有“不赞成自己写”和“没有把握写好”两种理解。可作如下修改:“(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不该让我来写”或“(没有把握写好)这份报告我可能写不好”。(4)
18、楼下有辆自行车没锁。答: 参考答案:“没锁”有“没配备锁”和“没锁上”两种理解,可用语境消除法改为:楼下有辆自行车没锁,小心别丢了。删繁就简法防止重复,删除多余要注意辨析语段中的词语是否存在词义包含、交叉或重复的情况,若有,要考虑删除,还要尽量删除语段中可有可无的文字,以确保表达的简明。应用体验5(2016山东高考,改编)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请
19、拨冗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到会。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和。解析:“盛誉”是指极大的声誉,极力称赞,或好的口碑的意思;“极高”与“盛”重复,去掉“极高”。“务必”指一定、必须的意思;“一定”“务必”重复,保留一个即可。参考答案:极高一定(或“务必”)6(2015山东高考,改编)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国的茶俗以大众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试图教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茶舍要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水最好是甘洌的山泉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
20、唱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鉴;主宾不解茶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茶具粗劣,。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和。解析:处的“完全”与其后的“足以”重复,应删去“完全”。处可承前一句的主语“历来的研究者”,将“他们”删去。答案:四、语言表达鲜明“3方法”1词语选用要恰当(1)在选用动词、形容词、副词时,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观点。考生要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的态度。(2)选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考生要关注整个语境,根据在表达时的不同态度与感情来选择褒义词、贬义词。选用感情色
21、彩鲜明的褒义词、贬义词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选用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可以达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目的。2句式选择要恰当在语言表达中,选择恰当的句式,可以准确鲜明地表达意思。如,可以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或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表明的观点更加鲜明而强烈。同时,还应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的形式整齐,声韵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3修辞手法运用要恰当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性,独具特色。借助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性,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应用体验1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处
22、用语不当,请你指出来并加以修改,使之鲜明、准确。中国药监局发出紧急通知: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在临床上出现了一定的不良反应,已导致9人死亡。全国各医院要立即查封、扣压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全部药品,必须停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的产品。对某些商人只为金钱利益而不大理会患者生命的行为,我们予以批评。对死者家属,我们表示深切的慰问。答: 解析:“出现了一定的不良反应”中“一定的”不能准确表达事态的严重程度(已导致9人死亡);“停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的产品”中“停用”欠准确,只是“停用”,没有抓住问题的源头,只有抓住“销售”和“使用”两个环节,才能根除“亮
23、菌甲素注射液”带来的危害;“不大理会”和“批评”分量太轻,态度也欠鲜明。参考答案:“一定的”改为“严重的”。“停用”改为“停止销售和使用”。“不大理会”改为“不顾”。“批评”改为“严厉谴责”。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对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述。要求:观点鲜明,表达清晰连贯,言之成理。答: 解析:高考标语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答题时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14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春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习题指导八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