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二 考点五 比较鉴赏.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二 考点五 比较鉴赏 2017 优化 方案 高考 复习 语文 人教版 课件 第二 部分 专题 考点 比较 鉴赏
- 资源描述:
-
1、考点五 比较鉴赏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在2014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采用比较鉴赏的有山东卷、全国卷、天津卷、江苏卷、浙江卷、福建卷。2015年课标全国卷,诗歌鉴赏取材于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初中学过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比较,属于比较鉴赏类型,只不过第二首诗歌来源于教材,没呈现原文,从学过的诗歌上去找思路,这本身就是一种解答提示,因此也就降低了试题的难度。2015年湖南卷、浙江卷也考查了比较鉴赏。因此,诗歌的比较鉴赏,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一首诗鉴赏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设置题目,不同
2、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生针对两首或者三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或对同一首诗歌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鉴赏解答。一、古诗词比较鉴赏的提问方式和一般答题思路1提问方式:(1)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2)给出一首诗词和学过的课本上的诗词篇目或诗句,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3)给出一首词,对其上下片感情、手法等异同进行分析评价。(4)辨析一首诗词不同版本的妙处。2一般答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者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手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
3、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注】虚:废墟。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答:_“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的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解析:解答此题的前提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张说邺都引画线的两句诗的意思是,“城郭”和“西园”已沦为废墟,标志着魏武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只有明月依旧,却照不见曹操在西园“夜接词人赋华屋”,强调的是世事沧桑变化,抒发的是
4、世事无常、生命短促的感慨。第二首诗中画线句子是说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长久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虽然抒发的是作者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基调是“哀而不伤”的。【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答:_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木芙蓉形象;范诗写的是孤苦、心酸,处境凄凉却坦然面对的木芙蓉形象。前者是豪迈与大度的闲适之士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坚韧的乐观者形象。解析: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8737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9《y w》3∣苏教版(2018)(共20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