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短文二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秋人教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10 短文
- 资源描述:
-
1、10短文二篇【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弄懂句子的含义。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提高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1重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第1课时答谢中书书一、导入新课同学们
2、,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二、资料助读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齐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陶隐居集等。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
3、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文题中的“答”是“回复”的意思。“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三、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1生字注音。夕日欲颓(tu)能与其奇者(y)2重点实词(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四季)(3)晓雾将歇(消散) (4)夕日欲颓(坠落)(5)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3一词多义(1)欲(2)与(3)自4词类活用夕日欲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5古今异义(
4、1)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2)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精神萎靡)四、研读课文1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2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而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3“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书: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谓。书: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4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