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五单元 1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五单元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WORD版含解析 2019 2020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 现代诗歌 散文 欣赏 第五 单元 落在
- 资源描述:
-
1、无论是弥漫着忧虑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抒写人民艰辛的老马,表达愤懑之情的憎恨,充满迷惘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还是具有“伤痕”意识的雪白的墙,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们表现的忧患意识、流露的忧郁情感、蕴含的时代悲剧性内涵,超越了时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本单元的诗歌都是对苦难的品尝与歌吟。赏析本单元,一要把握诗歌鲜明的时代特征,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表现出的忧患意识、忧郁情感等基本情绪;二要理解和掌握诗歌的特定情境,可感的细节和细微的心理波动相交融,掌握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三要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感受其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抒情方式。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海拾贝自题小像注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
2、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注】这首诗作于1903年。鲁迅最早将这首诗赠给许寿裳。许寿裳在怀旧中说:“一九三年他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赠我。”【赏析】“灵台无计逃神矢”指1903年夏,鲁迅归国度暑假,在无可奈何中答应了与朱家的婚事。鲁迅对这婚事内心是很不满意的。“风雨如磐暗故园”是说祖国、故乡在风雨飘摇的浓重的黑暗之中,诗句表达了因封建婚姻是黑暗的物质统治和精神统治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产生的沉痛心情。“寄意寒星荃不察”指在漫漫黑夜中,天空的寒星使追求光明的人充满希望。诗人将希望寄托于和母亲类似的民众,但民众还没有觉醒,他们对其希望还不能理解。“我以我血荐轩辕”成了诗人的誓言
3、,这是和当时的革命思潮密切相关的。轩辕指黄帝,代汉民族,反对满族统治。它带有明显的光复会的色彩,闪耀着在当时是时代前沿的思想的光芒。语林撷英一、名篇名句我是你的十三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二、隽言妙语国之变革不是发展的结束,而是发展的开始。在今天的中国,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从清末的放眼海外,到今天的中西交流、对外开放,中国始终走在改革发展的路上。我们从未在困难面前灰心丧气,更没有在挫折面前退缩不前,因为我们的国人深知改
4、革发展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奋力前行的勇气。我们决不能退缩,也不会退缩,因为对祖国的爱是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铁和钙。毋庸置疑,这几年我们国家变革多,发展快,举世瞩目,中国的发展一度成为21世纪媒体关注的热词,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弊端,这些弊端都是阻碍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所在。所以,国家的改革发展必须要扬善惩弊。在这个过程中,自古及今,很多的国人在做着这样的担当者。今天,到我们了。我们义不容辞,我们当仁不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国之发展,必为吾辈之担当!(山东高考名师范文国之发展吾辈担当)一、读对字音1单音字絮聒(gu)后裔(y)蜷伏(qun) 暴戾(l)泥泞(nng) 皱纹(zhu)2多音字
5、爪爪牙(zho)监监禁(jin)鸡爪子(zhu)国子监(jin)畜家畜(ch)尽受尽(jn)畜牧(x)尽管( jn)巷污巷(xing)臂臂膊(b)巷道(hng)胳臂(bei)二、写对字形 三、用对词语后裔 后代后裔:已死去的人的子孙。后代:某一时代以后的时代;后代的人,也指个人的子孙。作者卡片姓名艾青生卒年19101996字号称谓原名蒋海澄籍贯浙江金华相关资料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
6、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九部诗集。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我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背景呈现20世纪30年代,诗人抱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浙江家乡来到了武汉。但在这个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
7、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应有的昂奋和紧迫的气氛,而是看到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他感到异常地失望,一颗火热的心仿佛被冰封的雪埋起来了一般。他深切地感悟到了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的战争中所承受的深重的灾难,而广袤的土地和亿万生灵的命运也将要度着极为艰辛的日子。诗人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通向胜利的道路是寒冷的,泥泞而曲折的。这无边无涯的感觉世界,既是历史的痛苦的延续,也是现实的严酷的存在。这强烈地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于是他整个身心的里里外外都感到一种弥天的透骨的寒战,一种悲苦、忧郁的情绪笼罩在他的心头。1937年年底的一个晚上,天色晦暗,像是要下雪的样子,一股深沉的感情潮水般袭上诗人心头
8、。他披衣伏案,在阴湿的房间里写下这首比雪还要寒冷的诗。1结构图示2这首诗中有几个画面?各自蕴含着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点拨三幅饥馑流亡图。第一幅:表现“中国的农夫”在寒冷岁月中的艰苦跋涉,而自己也经受着被“苦难的浪涛”所吞没而又卷起的困厄。在那样的年代,人们只能在寒冷中艰难地忍受生活的折磨,等待着难以预料的明天。第二幅:诗人把笔触指向了女性的悲惨遭遇,“蓬发垢面的少妇”“垂着头”坐在“破烂的乌篷船里”,“年老的母亲”“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第三幅:刻画了拥挤在绝望的污巷里的垦殖者,他们人身遭凌辱,土地受蹂躏。艺术效果:这三幅画面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是苦难的中国人民的化身,既有
9、现实性,又有典型性。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两句反复咏叹的主旋律,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点拨2“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诗人用“寒冷”“封锁”这种如此简洁的词语有什么艺术效果?点拨诗人用的是散文化的描写手法。“寒冷”“封锁”等词语虽然简洁,但极富弹力与表现力,它们蕴含着深深的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为诗的意象和内涵增添了极大的重量这也正是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寒冷的重量。1在诗中,诗人也提到了自己,把诗人表现自我的一段文字找出来并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点拨“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这段文字把
10、诗人自己和广大农民的苦难命运联系在了一起,把这种苦难写得更深刻而真切。2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一段中,“没有灯光的晚上”“温暖”分别指什么?这段话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点拨(1)(2)赤子情怀。向苦难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心。3与其他反映祖国苦难以及描写劳苦大众的诗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点拨诗人言人所未言,独辟蹊径之处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诗人将自己看作人民的一分子,和他们患难与共,“流浪与监禁/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不仅如此,还映照出旧社会正直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二是诗人不
11、仅怜悯人民,更重要的是帮助人民,给他们力所能及的“些许温暖”,“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诗人爱人民爱得深沉,不愿意他的诗给人民的只是忧郁和悲哀,而愿意给他们以温暖、力量和慰藉。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赶着马车的农夫,坐在乌篷船中蓬发垢面的少妇,年老的母亲及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垦殖者等一幅幅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生活画面,构成了一种催人心碎的悲剧场景,表达了诗人满腔的忧郁、悲愤、哀伤和对祖国无限的赤诚与忠心。1散文化的语言本诗没有雕琢和藻饰的痕迹,几乎看不到什么有形的技巧。但“寒冷”“封锁”等词语虽然简洁,却极富弹力与表现力,它使诗的情境得以向更远的疆界拓展
12、,具有了深邃广漠的感觉,使诗歌的语言具有散文美。2可感可触的意象艾青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的诗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那个时代悲壮的色彩。因此,他诗中的意象也就必然带有这种悲壮的色彩。从“土地”“风”“河流”这些意象中,能够品味出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人民、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学以致用以“河边晨读”为题目,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散文片段。答案:(示例)清晨,万物刚从睡梦中醒来,明朗的天空抹上了一层淡淡的胭脂红,缀满新芽的柳枝像绿色的珠帘悬挂在河的两岸。不知何时,岸边的石凳上多了几个晨读的女孩。晨曦初照,映红了她们青春的脸庞;晓风轻拂,撩起了她们柔长的发丝。她
13、们翻开书本,亮开圆润的嗓门:“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琅琅的读书声和着潺潺的水声传向了远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点击评价诗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必考内容。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对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典题例证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赠内戴望舒空白的诗帖,幸福的年岁;因为我苦涩的诗节,只为灾难树里程碑,即使清丽的词华,也会消失它的光鲜,恰如你鬓边憔悴的花,映着明媚的朱颜。不如寂寂地过一世,受着你光彩的熏沐,一旦为后人说起时,但叫人说往昔某人最幸福。【注】本诗是作者在抗日战争、祖国沦陷时所写
14、的一首诗歌。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观点态度。自主尝试解题指导(1)读标题、注释。不少诗歌的标题或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或暗示诗歌的感情基调,抓住它就会抓住诗歌的感情脉络。注释往往解释词语和典故,而诗人又往往用典故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2)联系作者、背景、写作对象等来分析观点态度。如本题中的写作对象是“妻子”,则要分析抒发了对妻子怎样的思想感情,才能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本题的注释也交代了写作的背景,便于分析观点态度。(3)评技法。在深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体会诗歌的特征和思想感情。如本诗中运用了比喻、映衬、直接与间接抒情等来表现妻子的“美”,也可据此分析出作者
15、的观点态度。参考答案(1)这首诗是赠给妻子的,全诗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抒写了诗人为自己有这样一位美丽而又贤惠的妻子相伴一生而感到的无比幸福之情。(2)诗人总是以“苦涩的诗节”叙写灾难的人生,而对幸福的爱情生活却没留下诗行,为此,他深感遗憾。(3)诗人以比喻和映衬的艺术手法赞美妻子的容颜,把苦涩与流血、奋斗牺牲联系起来。(4)诗人愿熏沐着妻子的光彩,寂寂地度过一生,这是直接抒情;“但叫人说往昔某人最幸福”,则是间接抒写感受,含蓄地表现了妻子的内在美。方法总结1要注意鉴赏观点态度的常规方法,如上面说的读标题、注释,联系作者、背景、写作对象,评技法。2析意象、品意境。从意象(创作中作品内容依托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718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