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菱角的喜剧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菱角的喜剧 WORD版含解析 2019 2020 学年 语文 粤教版 必修 第三 单元 10 菱角 喜剧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第10课菱角的喜剧 学生用书P38诗海拾贝酬朱庆馀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赏析】唐朝考生朱庆馀听说诗人张籍乐于提拔后进,奖掖后学,在临考前将自己的一些文章托人呈给张籍,希望得到他的指教。同文章一起,朱庆馀还写给张籍一首题为近试上张水部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在这首诗中,朱庆馀借“新娘拂晓早起,精心梳妆打扮,然后羞怯地问夫婿”这件事,含蓄地询问张籍,您看我的文章怎么样?张籍看过朱庆馀的文章和诗后,回赠了这首诗。诗的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章写得好,但还不够自信。诗的后两句,紧扣前文“更沉吟”三个
2、字,针对朱庆馀的疑虑,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这两首诗,如果单单看作是闺情诗,也是很成功的,它们前后连贯、脉络清晰,饶有兴味、耐人咀嚼。,语林撷英秦牧名言1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2优秀的书籍像一个智慧善良的长者,搀扶我一步步向前走,并且逐渐懂得了世界。 3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4要把平常的东西写得光彩照人,就要注意观察事物,发挥想象力,抓形象,用那比这,使之相得益彰,才能达到平中有奇。咏菱名句1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萧纲2嫩剥青菱
3、角,浓煎白茗芽。白居易3宫殿寂寥人不见,碧花菱角满潭秋。唐曹唐4青又生菱角,红应熟荔枝。宋陈起5深红菱角密覆水,烂紫蒲桃重垂架。陆游6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 宋释普宁,学生用书P39)作者卡片姓名秦牧,原名林觉夫生卒年19191992籍贯广东澄海相关资料中国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花城长河浪花集等背景呈现菱角的喜剧是作者在建国十周年时写的。当时文章题目叫复杂,这篇文章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1958年我国出现了违背事物客观规律的现象,这类错误的出现反映出了一些人在认识上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者认为有必要在文学创作中表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之类的题材”。这篇文章在这种背景下于19
4、59年写成,后来收入散文集长河浪花集时,作者将它改为现在看到的菱角的喜剧。知识链接秦牧散文的特点:一是表达方式没有固定格式,潇洒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二是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三是秦牧有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特色,他的散文题材广泛,知识丰富,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显示出深厚的生活和知识根底。1字音辨识(1)单音字缀生(zhu)篓子(lu)蝗虫(hun)酣然(hn) 童谣(yo)(2)多音字壳菱角壳k角角度jio金蝉脱壳qio角色ju翘翘尾巴qio调调查dio翘楚
5、qio调节tio咖咖啡k什劳什子sh咖喱什么shn2.字形辨认 3词语释义(1)千奇百怪:形容事物奇异而多样。(2)茫然失措: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拿不出措施。(3)君臣佐使:中药方剂学术语。是中药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组成方剂的药物可按其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简称“君臣佐使”。4词义辨析(1)细致 仔细细致:着重指精细、周密,或指人们对细小的地方都花了工夫,或指事物精细。使用范围较广。常用于人的活动及其态度、感情、作风等,也指工作及其成果。仔细:着重指考虑细心、周到。使用范围较窄。一般形容人的活动,如看、听、寻找、考察研究等。(2)漫不经心 掉以轻心漫不经心:随随便便,
6、不放在心上。在用法上,是形容词词性。掉以轻心:对事情采取轻率和轻慢的态度。在用法上是动词词性。学生用书P401文中列举了哪些生活事例?请概括指出。我的理解小时候只见到两个角的菱角,后来才发现有多个角的菱角;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之时,一农民一反众议,正确判断出无雨。2文中为什么列举这些生活例子?我的理解目的是引出所论证的道理。3文脉图示1作者是怎样概括生活中的现象并提出本文的论题的?名师指津用“由”“进而”“从而”等词阐明作者由列举生活事例到提出论点的递进过程即可。我的理解本文由“我”吃到不同的菱角从而了解到菱角的多样性,再讲到生物(昆虫)的多样性,进而阐述一切事物都有着复杂性、多样性,从而得出本
7、文的观点: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的聪明人掌握了一般性之后,再努力去掌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这样就可以使认识达到比较精确的地步了。2这篇文章的思路是什么?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名师指津围绕由列举日常事例到进行说理论证的特点考虑。我的理解思路文章分层按照认识的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展开第一部分:叙述自己对菱角的认识过程,提出观点第二部分:阐述怎样认识事物的复杂性3.作者对菱角的认识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名师指津分别说明作者在不同时期对菱角的不同认识即可。我的理解孩童时期,作者对菱角的认识是“菱角是有两个角的”;后来到了广西“第一次看到三个角的菱角”“不禁小小吃了一惊”;在重庆的一个市场“看到有一篓菱角竟都是四
8、个角的”“当时禁不住大大吃了一惊”;之后作者去翻阅辞书,才认识到“原来,菱角有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书上早已经说得清清楚楚”;而且,后来才知道“浙江嘉兴还有一种圆角菱,是没有角的”。4作者在对菱角的认识加深后,产生了哪些联想?总结出怎样的经验?名师指津围绕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组织答案。我的理解作者从自己对菱角的认识联想到其他的生物如“蝗虫”“蝴蝶”等,并总结出“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接下来,作者从生物界再推而广之,联想开去,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多样性”。然后以化学中的碳水化合物、同一种元素、医学中的人体体质差异和牙齿数目等为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复杂性、多样性的事物
9、原是这样无往不在的”。本文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予以分析。名师指津简明概括出各处对比之处“正”和“反”的具体内容即可。我的理解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述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接着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正面的例子是农民对天气的观测,反面的例子是有些地方良种变劣种、山洞养猪失败。最后作者从两个方面指出了掌握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方法,一方面是要“广泛地吸取古今中外人们艰苦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学理论、学文化),深入实践,多方听取意见,肯定自己有所不知,随时随处努力求知,不只掌握事物的一般性还掌握它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是“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可
10、谓观点鲜明。学生用书P40使用正反对比应注意的问题 写法指导正反对比法,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使用正反对比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2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范文示例我们相信自己时,也要相信别人。这是由事物的多变性和自我的局限性决定的。唐太宗接纳魏征等人的进谏,于是有了开明盛世;朱元璋接受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于是国泰民安。相反,那顽固的马谡置王平的忠
11、言不顾,自认为“熟读兵书”,结果痛失街亭,丢掉性命。对别人的意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明智之举。本文是一篇具有哲理性的散文。作者从自己认识菱角的发展过程中,阐明了一个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复杂多样的,正确认识事物,既要掌握它的一般性,又要掌握它的特殊性,认识事物不能绝对化、简单化。“只知道一般道理,不掌握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常常是我们做事摔筋斗的原因。”这句话可谓千真万确的真理,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规律: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我们认识事物,既要看到其一般性,也要看到其特殊性。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提到一个农民能根据风向判断是否下雨,能根据昆虫的活动判断天气的变化。这个
12、事例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的,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地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事物的联系又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客观的。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说人在这种客观联系面前无能为力。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客观联系。适用话题缺陷者的鲜花秦牧有一件事情是许多人都知道的,被人称誉为乐圣的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听众向他发着雷般的掌声,他也不知道,到了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醒地向听众致谢。匈牙利著名的音乐家李斯特曾经在贝多芬面前演奏钢琴,李斯
13、特接受了这位长者的命题,奏出了一串串美妙的乐音,但是贝多芬却一点也听不见,他只是从李斯特的表情和手指动作理解到他的造诣,并据此吻贺他罢了。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如此严重缺陷,几乎完全听不到任何普通音响的人,却陆续写下了大量美妙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而是广大群众的耳朵!像这样的历史逸事,今天我们追想起来仍是很感动的。在一个音乐大厅里面,美妙的乐音四溢,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甜蜜的艺术欣赏中,然而那个以全部生命活力舞动着他的仙笛般的指挥棒的音乐家,自己却一点声音也没有听到。但是这位不幸的音乐大师,我想,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又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到的,这就是:不被
14、缺陷和困难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年前,有一个外国的芭蕾舞团到中国来演出,那音乐指挥,是一位眼睛瞎了的七十岁的老者。有一次演出时我刚刚坐在第一排,看到这位老艺术家被人搀扶着走上指挥席,全神贯注地摆动着指挥棒的情景。想到他原可以在家颐养天年,却不愿休息,行程万里到国外来参加演奏活动,而当舞台上那些美妙的舞蹈在演出时,他却一点也没有见到。虽然我的视线不能专注于舞台上那群美丽如花的正在舞蹈着的姑娘们,而是集中于这位穿着庄严的礼服的老音乐家身上,特别是他强劲有力的双臂上。一时,我想起了盲诗人荷马,聋音乐家贝多芬这一类人物,想起了中国的“生无所息”的崇高的格言
15、,想起了“英勇无畏”这一类珍贵的词句。就在我们身旁,不是也有好些这样的人物吗!这些年来,我们听到有多少残废者、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登了怎样的高峰呵!有些人,半身瘫痪了却成为扫盲能手,有些人,身体残废了却发展成为艺术家、翻译家。在广州,就有一位盲艺人,在他的晚年更加闪耀着生命的光辉;不久以前他还经常登台演戏。还有一位从事“微细雕刻”的象牙工艺师,他能够在一粒“象牙米”(米那样大小的象牙粒)上刻十八罗汉,在一粒“象牙芝麻”上刻上岳飞的满江红,这位艺匠是瞎了一只眼睛的,你如果以为他是由于从事微细雕刻而瞎了一目,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在青年时代右眼失明之后才从事这种微细雕刻的研究。他原来仅存的一只眼睛
16、,竟比常人不知道高明多少倍地发挥起作用来了。这些缺陷者、残废者捧出来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成花朵上晶莹的露珠了。这使我想起逆流洄游的勇敢的鲑鱼,以及那搏击长空的豪迈的山鹰!把阻力化成动力,使坏事尽可能变成好事,这些缺陷者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不正是雄辩的例证吗?如果说一个个寻常的人振作起精神、激发起毅力来尚且可以创造如此的奇迹,那么为最先进的思想所完全武装起来的人,这样的人所组成的集体,这样的集体所领导的国家,将能够克服多少的困难,创造多少的奇迹呢!让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让我们从历史上某些缺陷者所栽培出来的瑰丽的艺术鲜花中,更好地领略“勇敢”“劳动”“创造”这些词儿的
17、芬芳!【赏评】缺陷者的鲜花是一篇立意高、开掘深、富于哲理而又热情洋溢、兴味盎然的优秀散文。作者所描述的“缺陷者”的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文章所阐释的劳动和创造的道理,也并不深奥。然而,正因为作者所赞颂的是人们司空见惯却未引起注意的事物,所揭示的是人们已经知道但未加以深思的道理,因而,当作者一旦把这一切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并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深意时,就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也受到启发和教育。中国公路出现巨亏实质是犯了王安石当年的错2016年9月2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显示:至2015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57.7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2.35万公里,居世界
18、第一;一级公路9.1万公里,是1984年底的277.3倍;二级公路36.04万公里,是1984年底的19.3倍。之所以有今日骄傲,从资金上来说,中国公路跨越式发展与“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有关,有了这个政策,建路依赖财政投资逐步被银行贷款取代。在中国,银行贷款与财政资金貌似是不同的,前者貌似是市场的,但实际上都是政府说了算,行政之手有调动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这样,收费公路不只是改变了融资方式,更让地方政府能够更容易、更廉价地筹集到资金来修建公路。特别是,当修建公路不仅迎合了地方政府提升政绩的欲望,还成为高层稳定经济发展的抓手,就使贷款修路成为一个政治正确的行为。只是,什么事过了就会有麻烦。从
19、2010年以来,中国收费公路的收支从盈余变为负数,2010年尚盈余32.5亿元,之后连年亏损,2011年到2015年收支依次是323.3亿元、565.7亿元、660.5亿元和1 571.1亿元。为什么会亏得如此夸张?据交通运输部的解释,主要是由四个原因构成:一是收费公路整体规模扩大;二是收费公路剩余期限减少,导致还本付息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三是收费标准没有变化,而建设成本却在增加;四是不少省份为了降低财务成本,主动偿还了部分本金,因此导致支出增加。这不是秘密呀,在公路开建之前,这些是可以测算出来的,但为什么各地政府还拼命上公路?就像计划生育,今日开放二孩,但中国人口增长低迷的窘况已然无法逆转,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763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