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实用阅读训练:第18课 水土流失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实用阅读训练:第18课水土流失 WORD版含解析 2019 2020 学年 语文 苏教版 选修 实用 阅读 训练 18 水土流失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一、基础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竹竿(n)怅惘(wn)甬道(yn) 菜畦(q)B肥硕(shu) 绛紫(jin)冶艳(y) 矍铄(shu)C娇媚(mi) 韭菜(ji)煦暖(x) 放恣(z)D嫣红(yn) 腌渍(z)侍弄(sh) 恪守(k)答案:C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一边人声咯咯啰啰,一边在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散发出默默的香气。B泉水清洌,不浇菜也可以浇果树,或者用来洗头,洗衣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比沧浪之水还好。C特别是夏末秋初,你看吧: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真是
2、五彩斑澜,耀眼争光。D验证不远,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湿润的菜畦吧,就从那里会生长出又绿又嫩又拙壮的瓜菜的新芽哩。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B记得那个时候他是六十多岁,精神矍铄,声音响亮,讲话又亲切又质朴,那老当益壮的风度,到现在我还留着深刻的印象。C那个时候没有提出种“十边”,可是见缝插针,很自然地“十边”都种了。窑洞的门前,平房的左右前后,河边,路边,甚至个别山头新开的土地都种了菜。D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
3、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答案:D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也觉得沾了自然条件的光,仿佛干活掂了轻的,很不好意思,就下定决心要把菜地种好,管好。B跟那些老师,我们学种菜,种瓜,种烟。像种瓜要浸种、压秧,种烟要打杈、掐尖,很多实际学问我们都是边做边跟老师学的。C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松土,施肥,下种,整畦,是花费劳动量最多的时候吧,那时蔬菜还看不到影子哩。D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了还是稠,中耕得深还是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答案:C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
4、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B韭菜割了三茬,最后吃了苔下韭(跟莲下藕一样,那是以老来嫩有名的),掐了韭花。C“夜雨期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D韭菜有宿根,不要费太大的劳力,(当然要费些工夫)只要施施肥,培培土,浇浇水,出了九就能发出鲜绿肥嫩的韭芽。答案:B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_;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果实成熟的时候,杏是水杏,桃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联珠,又是一番_景象。种菜是_活儿,“种菜如绣花”;认真干起来也
5、很累人,就劳动量来说,“一亩园十亩田”。A鉴赏兴盛细致B欣赏繁盛细致C欣赏繁盛细腻D鉴赏兴盛细腻答案:B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刘东生:阅读黄土高原这部大书 刘世昕旁人眼里普普通通的黄土却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刘东生心中的宝贝。这位“面朝黄土背朝天”达半个世纪的87岁老人,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贡献在于通过“阅读”中国的黄土,翻开了百万年前地球古气候、古生态变迁的历史。地理学界有这样的说法:目前人类了解地球的自然历史有三本书,一本是深海沉积物,一本是极地冰芯,第三本便是中国的黄土。国际上认为,把黄土这本书念得最好的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从
6、1804年以来,国际上对于黄土的成因有两种学说“风成说”和“水成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1909年国外学者提出的第四纪四次冰期理论,主导了20世纪前半叶的古气候学研究。1958年,刘东生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对经典的四次冰期理论提出挑战,最终建立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当时刘东生提出,240万年前开始堆积的黄土高原中保存着非常完整的古土壤系列,它们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797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江西专版)习题课件:9(共26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