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类型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练习:散文部分 第4单元 如真似幻的梦境 素质升级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07402
  • 上传时间:2025-11-14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152.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四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其中()。然而即使这件浑然天成的作品,其_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情致。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

    2、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失衡乃至不惜倾侧,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情感显得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_。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A行云流水韵味悠然自得阻滞B挥洒自如韵味安然自若阻隔C行云流水意蕴安然自若阻滞D挥洒自如意蕴悠然自得阻隔【解析】行云流水,意思是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根据语境应该是说苏轼的书法写得自然不受约束,用“行云流水”。韵味,含蓄的意味、情趣风味;意蕴,含义。根据语境并非说书法或文章的“含义”,而是

    3、情趣风味,应该填“韵味”。安然自若,意思就是很镇静像平常一样,一般用来形容一种良好的心态,常用在遇乱不惊的状态下;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而舒适。根据后语境“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与其照应的自然是“悠然自得”。阻隔,两地之间隔绝,难以往来;阻滞,阻碍滞留。根据前语境“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最后一空与“流畅”相照应,选择“阻滞”更好。故选A。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A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缓急的安排等,毫无做作之态。B力度轻重的控制,节奏缓急的安排与字体大小的变换等,毫无做作之态。C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安排节奏的缓急等,毫

    4、无做作之态。D在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缓急的安排等,毫无做作之态。【解析】根据语序规律,排除B项,先说“力度”不符合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根据语法规则排除D项,残缺与介词“在”搭配的中心词“方面”。根据结构特点排除C项,“力度轻重”是主谓结构,不能与并列部分的“安排节奏”照应,“安排节奏”是动宾结构,可见C项结构混乱。故选A。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A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每每可见,而且在内容中也鲜明可感。B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中

    5、也每每可见。C这不仅在诗的内容、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中也每每可见。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解析】根据上文“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可知首先或直接、主要依靠“内容”,排除A项。根据后语境的标点“;”,可知并列的句子排序规则应该大体一致,再看后语境“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章法”是放在最后的,据此排除B、C两项。故选D。4下面是四个日常生活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

    6、项是(C)A这次校庆承蒙贵集团慷慨解囊,热情鼎力相助,取得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全力相助。B这本古籍是我的恩师惠赠给我的,我现在把它敬赠给你,希望你能有所得。C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D我们家家教很严,家父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解析】“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辞,只能对己,句中却把它用在“陈教授”身上,犯了“谦辞敬用”的错误。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某些特点是由语言文字决定的。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单音节

    7、文字,一般地说,每一符号都单独包含音、形、义三要素。在汉语的文句中,单词不因词性、时态而发生变化,作为词而存在的带有象形意味的字并不被完整的句子“吞没”,仍然具有直接指示意象的功能;汉语文句的语法也并不是十分严密的,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不仅需要通过语法惯例和规则来理解同时也需要通过对若干单词所形成的意象集合来体会。这种语言用于表达复杂的逻辑思维时会有较多的困难,但用于表现诗化的印象、联想,用于包容歧义和暗示却十分合适。而汉字的单音节特征又使得汉语作品很容易写得音节整齐而匀称,并便于对偶的形成,再加以适当的押韵,文句更富于美感。所以,不仅仅是诗歌,在先秦各类著作中,如易经老子庄子荀子等等,都有广

    8、泛运用韵文的情况,那种不怎么严格、看上去似乎是自然形成的对偶句也颇为多见。这种现象的形成,最初当是缘于易于记诵的需要这在书写不便的上古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但不能说这里没有追求语言形式美感的心理因素存在。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在寻求明显的形式特征。诗经所收作品,时间和地域跨度都很大,但几乎全都是使用整齐的四言句式,这无疑是人为修饰的结果。这一现象或许与当时使用的音乐的特点有关,但考察后世入乐之作的一般情况,可以发现句式不齐也并不一定妨碍文字与乐曲的配合,所以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在写作或者改定那些作品的人看来,诗歌需要有某种不同于口语也不同于一般文章的特殊形式。而追求形式的精致,后来成

    9、为古典诗歌十分突出的特点。对于语言形式美感的追求,更有一种泛化的倾向,这不仅显示在介乎诗文之间的特殊文体赋中,表现在骈体文中,许多散文在韵律、节奏方面也有精致的讲究。综上所述,可以说汉语总体上是一种诗性特征十分强烈的语言。而语言并不只是思维的工具。人所知道的、人所能理解的世界就是人能够用语言描述出的世界;一种语言的特点直接显示了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思维与心理结构。所以,尽管中国文化很早就脱离了神话的笼罩,但汉语的上述特点却证明,在日常的生活里,人们仍然保留着很多偏向于诗性的思维习惯。具象性的感受、暗示的诱导、活跃而无定则的联想等等精神现象,对人们理解世界与人生的活动一直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而文学

    10、尤其是诗歌在中国古人的精神生活中显得特别重要,显然有着非常深层的原因。(摘编自骆玉明简明中国文学史)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带有象形意味的字具有直接指示意象的功能,虽作为词而存在,但不会被完整句子“吞没”。B汉语作品容易写得音节整齐匀称,便于使用对偶句式,这些都与汉字的单音节特征有关。C上古时代书写不便,记诵变得非常重要,因而先秦不少典籍中都广泛用韵,对偶句也多见。D不仅赋和骈体文追求语言形式的美感,许多散文也如此,体现在韵律、节奏方面的精致讲究上。【解析】C项,“记诵变得非常重要”说法绝对,原文是“最初当是缘于易于记诵的需要”,“当是”带有揣测意味,选项的表述则

    11、过于肯定。此外,以偏概全,文中为“最初当是缘于易于记诵的需要”“但不能说这里没有追求语言形式美感的心理因素存在”。故选C。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首先概括文章主旨,分述部分以并列结构从不同侧面论证中心论点。B文章运用“单词”“词性”“时态”等原属西方语言学的概念,不无中、西语言对比之意。C文章举诗经几乎全是四言句的例子,证明了中国诗歌很早就开始寻求明显的形式特征。D文章多处出现“当是”“或许”“恐怕”等词语,体现了论述文注重语言的严密性的特点。【解析】A项,“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分析有误,据第一段和第五段开头“综上所述”,可知本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

    12、。另外,“并列结构”错,分述部分不是并列结构。故选A。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A语言文字决定了文学的某些特点,由此可知,语言学家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会特别强。B汉语不大适合表达复杂的逻辑思维,因此,有必要对汉语的字、词乃至语法进行改造。C人们在日常生活里仍保留着很多偏向于诗性的思维习惯,这对于诗歌的复兴大有裨益。D了解了汉语的主要特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国人思维习惯以及本国文学的认识和理解。【解析】A项,“语言学家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会特别强”观点牵强,语言学家对语言现象异常敏感,对语言特征及语言规律理解很深,但不一定长于文学鉴赏。文学固然是语言的艺术,但文学与语言毕竟不是一回事,

    13、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B项,“有必要对汉语的字、词乃至语法进行改造”失之武断,“语言并不只是思维的工具”,而且语言的演化是渐进的,人为的“改造”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C项,“对于诗歌的复兴大有裨益”夸大其词,“偏向于诗性的思维习惯”与“诗歌的复兴”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D。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

    14、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

    15、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

    16、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减)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B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C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D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17、)A“巡狩”即“巡守”,意为天子出行,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即邦国州郡。它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B“四夷”是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中国四方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C“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朝对百姓的称呼。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含义与氓、庶民、白丁以及上文的“布衣”等同。D“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的统称。在西汉汉文帝前,指墨、劓、刖、宫、大辟;隋唐之后,则指笞、杖、徙、流、斩。【解析】“斩”错,应为“死”。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李斯跟从荀子学有所成后,前往秦国,得到秦王赏识任用,其官位也由廷尉升至丞相。秦始皇能够统一御敌

    18、,李斯功不可没。B李斯的子女都成为了皇亲国戚,在文武百官都去给李斯敬酒庆生时,李斯却长叹不已,盛极则衰,好景不长,不知自己的归宿在哪里。C李斯的位高权重让赵高畏惧,赵高诬陷他致使李斯被捕入狱。李斯叹惜三位效忠昏君而死的名臣,比照后,觉得自己死得合乎情理。D李斯被判腰折,跟他的次子被押解,他感叹,想再牵着黄狗和他出去打猎已无望实现了,这让他和次子悲痛万分,不能自已。【解析】“为寿”在此文里,只是“敬酒庆贺”之意,不指“庆生”。第卷(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译文:现在放弃这个机会而不

    19、听从我的意见,会祸及子孙,足以令人心寒。善于为人处世的人是能够依祸转为福的,您想怎么办呢?(2)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译文:于是二世就派赵高审理李斯的案件,惩处李斯,追究李斯和儿子李由谋反的情状,全部拘捕了宗族宾客。【参考译文】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少时,李斯跟从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国国势都已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希望,就西行前往秦国。李斯呈奉谏逐客书,秦王采用了他的计谋,他的官位也升到廷尉之职。二十多年,终于统一天下,尊称秦王为“皇帝”。皇帝又任命李斯为丞相。第二年,始皇又四处巡视,平定了四方少数民

    20、族,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娶的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给李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慨然长叹道:“唉呀!我听荀卿说过事情不要搞得过了头。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做臣子的没有人比我职位更高,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还不知道归宿在何方啊!”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行巡游。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兼符玺令赵高都随同前往。小儿子胡亥很受宠爱,要求随行,始皇答应了。其余儿子没有跟从。

    21、七月,秦始皇达到沙丘,病得非常严重,命令赵高写好诏书给公子扶苏,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赵高就对丞相李斯说道:“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诏书未送,皇帝去世,还没人知道此事。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您听从我的计策,就会长保封侯,并永世相传,现在放弃这个机会而不听从我的意见,一定会祸及子孙,足以令人心寒。善于为人处世的人是能够转祸为福的,您想怎么办呢?”李斯于是仰天长叹,挥泪叹息道:“唉呀!偏偏遭逢乱世,既然已经不能以死尽忠,将向何处寄托我的命运呢!”于是李斯就依从了赵高。胡亥即位之后,任命

    22、赵高为郎中令。赵高畏惧李斯位高权重,(于是)查办李斯,诬陷李斯想要裂地为王,二世认同这种做法。李斯被捕后并套上刑具,关在监狱中,仰天长叹道:“唉呀!可悲啊!无道的昏君,怎么能为他出谋划策呢!从前夏桀杀死关龙逄,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这三个大臣,难道不忠吗?然而免不了一死,他们虽然尽忠而死,只可惜他们效忠的对象是昏君。现在我的智慧赶不上这三个人,而二世的暴虐无道超过了桀、纣、夫差,我因尽忠而死,也是应该的呀。况且二世治国难道不是乱政吗!”于是二世就派赵高审理惩处李斯案,查问李斯和儿子李由谋反的情状,将其宾客和家族全部逮捕。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判处五刑,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绑出

    23、牢门时,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回头对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又怎能办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完成(1)(2)题。(8分)书愤陆 游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注:本诗作于庆元三年(1197)春,其时陆游73岁,退居山阴,南有鉴湖,北有大泽。张巡,唐朝将领,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数月之久,最终力尽城破,被俘后嚼齿吞舌,尽忠而死。上林苑,秦时宫苑名,在陕西省,泛指皇家园林,当时在沦陷区。洛阳宫,汉时东都洛阳宫殿,当时

    24、也在沦陷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A诗歌首联写苏武白发苍苍被困鉴湖,只有天地还见证着他的一片忠心。B诗歌颔联借“久”和“空”写苏武和张巡,既有诗人对他们一片忠贞的赞美,又有对英雄难展怀抱的怅惘之情。C颈联描写了细雨中的上林苑和夜月下倾颓的洛阳宫,为最后一联直抒胸臆做铺垫。D本诗笔调雄健,充满昂扬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体现了陆游诗歌的特点。【解析】首联写陆游自己被困鉴湖,依然忠心不改。(2)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曾评价陆游“亘古男儿一放翁”;本诗是如何体现陆游“亘古男儿”本色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案】_诗人陆游以一颗报国的壮志雄心尽显其英雄男儿本色。首联用

    25、“孤忠”统摄全诗,直接抒发诗人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中间两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矢志不渝的情怀,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尾联直抒胸臆,进一步抒写自己年华虽老但壮心依旧,就算死去,也要成为鬼中之雄的豪情,语气慷慨激昂。_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大半篇幅作譬喻描绘,令人信服,譬喻止于“_皆以美于徐公_”,之后用“_今齐地方千里_”转入正题。(2)苏轼赤壁赋中“_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_”两句,从事物的变化角度,强调了世间万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3)杜甫登高中“_风急天高猿啸哀_”一句属全景描写,写出了夔州秋景的特点。五、(22分)阅

    26、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荒野的消逝王开岭早上跑步,遇到件有趣的事:园子深处有一条僻径,两畔是大树和灌丛,少有人及,我跑过去时,一切正常,可原路折返时,忽眼前一晃,一条亮晶晶的丝拦住去路。我呆住,一只大蜘蛛正手忙脚乱。原来,趁我来去的间隙,它已在两棵树之间设下埋伏。我不敢惊扰这桩阴谋,在欣赏够了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后,吹起口哨,绕道而行。这给了我一天的兴奋。此前,我并不欣赏这个园子过度修饰和文明的外表。现在,我重新注目她,因为在那种整齐的美之下,她仍活跃着一缕野性的能量,尽管微弱、隐蔽,甚至可以被忽略不计,但是,它已扭转了这园子的气质。这正是一份叫“野”的元素。这份“野”代表着一种诞生了亿万年的

    27、原始力量和生物激情,它在文明之外。我亢奋的秘密在于:我撞上了大自然的力。蜘蛛要俘获的不是我,但等来的却是我,在它眼里,我和它是平等的野物,荒野的成员,我为突如其来的“平等”所晕眩,我被蜘蛛的逻辑粘住了,我被它邀请和一视同仁了,它奖励了我一个古老身份,一个和文明无关的洪荒身份,这是值得大声欢呼的。当然,这有非分之想的成分。在北京这座大城市的腹部,向一座人工园子索取更多野趣,无论如何显得有些矫情。这个细节也激起了我对“野性”的遐思。何谓野性呢?为何人们一边毫不犹豫清剿着身边最后一抹野趣,一边又憧憬着“可可西里”“罗布泊”式的荒凉?美国环境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说:“每一条河流,每一只海鸥,都是一次性

    28、的事件,其发生由多种力、规律与偶然因素确定。例如,一只小郊狼蓄势要扑向一只松鼠时,一块岩石因冰冻膨胀而松动,并滚下山坡,这分散了狼的注意力,也使猎物警觉,于是松鼠跑掉了,这些原本无关的元素撞到一起,便显示出一种野性。”我觉得,这是对野性最好的阐述。野性之美,即大自然的动态、偶发和未知之美,它运用的是自己的逻辑,显示的是蓬勃的本能,是不受控制和未驯化的原始力量,它超越人的意志和想象,位于人类经验和见识之外。在北京,有一些著名的植物景点,像香山的红叶、玉渊潭的樱花、北海的莲池、钓鱼台的银杏每年的某个时节,报纸电视都要扮演花媒的角色,除渲染景致的妖娆,并一再叮嘱寻芳的路线、日程、方案等细节。比如春天

    29、,玉渊潭网站的访问量就会激增,关于早、中、晚樱的花讯,像天气预报一样准。美则美矣,但这种蜂拥而至的哄抢式消费,尤其被人工“双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的计划性绽放,再加上门票交易环节,使得这一切酷似一场演出。除了印证已知,除了视觉对色彩的消费,它不再给你额外的惊喜。日子长了,诸景在北京人心目中,便沉淀为一种季节印象,甚至代指起了时间,如很多文章开头会写“当香山枫叶红了的时候”“玉渊潭的樱花又开了”,这样的花开花落,呼应的是旧闻和经验,精神上往往无动于衷。种植型风景,本质上和庄稼、高楼大厦一样,属人类的方案产品和预定之物,乃劳动成果之一。它企图明晰、排斥意外、追求秩序和严谨,如玉渊潭樱树,每一株都

    30、被编了号,依品种、花期、色系、比例,分配以特定区域、岗位和功能,总之,这是一套被充分预谋和策划的美学体系,像鸟巢升起的奥运焰火,其“盛世”颂语早就被一笔一画灌注在了火药配方里。一个人注视绚丽焰火和瞥见天际流星,感受截然不同,前者是工程之美,后者属野性之灿。荒野的最大特征,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它和文明无关。文明诞生前,世界皆荒野,直到人类身份确立,开始了拓荒运动,荒野才有了独立涵义,并作为“文明”的对峙价值和反向力量而存在。的确,肉眼望去,野地杂乱无章,不承载任何生计资源和经济利益,是生产力的死角,故人们一有机会即铲除它,像一个农民,瞅见庄稼地有杂草即不舒服,即欲拔之,这堪称“文明的洁癖”。该

    31、洁癖的后果,即我们的生活视线内,尽可有精致的绿地,却不容忍一块天然野地。这一点,留意一下我们的身边即可证实。除了农田和牧场,几乎所有地表都像书封一样被覆了膜,或水泥或沥青或瓷砖。在北京城,你几乎凑不齐一盆养花的泥土。除了专职绿地,连一片自主呼吸的裸地都难找。这些年,蝉鸣稀疏,因为大地被封死了,蝉蛹无穴可居,无地气可养。原生态的自然初象,在人类的主流栖息区,已难觅其踪。我们似乎总难遏制这样的欲望:在所有的自然成就之上覆盖以人类自己的成就。比如发生在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南北极乃至月球上的事,无非旨在“鬼斧神工”上加一把人类自己的斧子。我们似乎坚定地以为,所有的自然成就皆为人类成就的基础

    32、和原料,皆为人类生产力的试验场。如今,当绝大多数动物已进入人类这种特殊动物的笼子或牧栏,唯极少幸运者仍栖息在纯粹的大自然成就里,而寄存这项成就的荒野,正愈发萎缩,逃往极度虚弱的边缘。“可可西里”即一个招魂的象征,它意味着远方、神话、美丽和寂静,也意味着孤独、凋零、诀别与尾声。生于一个野蛮、残忍,同时又极美的世界,我想,人类也许还有一种成就的可能:保卫大自然成就的成就。只是,留给人类建功的机会和时日,恐怕不多了。14第段表达很有特点,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5分)【答案】_“手忙脚乱”用比拟的手法赋予蜘蛛以人的神态情貌,形象描绘蜘蛛快速结网的样子,富有意趣;“埋伏”,用比喻的手法形象传神地写出

    33、蜘蛛用不易察觉的丝网捕捉猎物;“阴谋”是反语,贬词褒用,写出蜘蛛的生存智慧,语言幽默诙谐,增添了生动意趣。也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_15第段所写的北京著名景点赏景变成了一场演出的作用是什么?(5分)【答案】_凸显北京著名景点人们赏景一哄而上以及计划性的特点,使审美失去了惊喜,更产生精神上无动于衷的后果,与上段的正面叙说野性之美构成对比突出了野趣的审美作用。_16第段“可可西里即一个招魂的象征”,意味深沉,请作简析。(6分)【答案】_可可西里既以其神秘美丽和宁静呼唤着我们对于荒野的保护;又因其残存的身份昭示着天然野地的消失;“招魂”也饱含了作者对人类短视的沉痛之情。_17请从两个角度概括“荒野”

    34、对于人类生活的价值。(6分)【答案】_审美价值:充满了未知偶然美丽,给人审美的惊喜;认识价值:呈现大自然原始的力量,蕴含蓬勃本能,给人精神启迪。_六、(15分)18下面是某主持人在王教授的新书分享会上发言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4分)王教授在60寿辰之际又推出新作,真可谓双喜临门!像他这样在古稀之年仍然笔耕不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绝对不是过奖,这本书真可谓千虑一得之作,非常值得大家拜读。大家读过之后,有何见教,可以相互交流。王教授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答案】(1)_“古稀之年”_改为_“耳顺之年”或“花甲之年”_;(2)_“过奖”_改为_“夸大其

    35、词”_;(3)_“千虑一得”_改为_“深思熟虑”_;(4)_“拜读”_改为_“品读”_;(5)_“见教”_改为_“想法”或“感受”等_。19下面的坐标图呈现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因为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同、重要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情绪或结果,请对此做简要阐述,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5分)【答案】_示例:当我们所学的知识非常重要又很困难时,我们会感觉痛苦;当这些知识非常困难但不重要时,我们往往会放弃;当这些知识既不重要又不困难时,我们会感觉轻松;当这些知识非常重要又很容易时,我们会产生动力。_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36、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_ ,不提更远的传说,只凭史籍记载,周代的宫廷教育科目有“礼、乐、射、御、书、数”六项“书”是识字,当然属于语文;“数”的教科书九章算术一直与“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学)同科,是用语文的方式编写的;“礼乐”,要训练,但观念、规范写在经书上,也要阅读文本,理解文意,其实也是高级语文。当时的宫廷教育分文武两科,_;但是,“射御”在“礼乐”的覆盖下,也是要阅读和理解文本的。所以,_。西周至今3 000余年,不可谓不早。中国古代社会制度都是帝制,虽然固化,但上古、中古到近古,内在的变化也很复杂。社会变,语文不能不变;但是,这样一门古老的课程,自然会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中国

    37、体式,保留着太多的传统,也形成了太多的习惯。【答案】语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教育课程_射箭和驾车属于武科_一切教育均以语文为基础_七、(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媒体报道,不同年龄段的一些大学新生追求的“开学三大件”分别是:“80后”手机、台式电脑、MP3;“90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数码相机;“00后”平衡车、单反相机、无人机。上面的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指导】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材料主要讲不同年

    38、龄段的一些大学新生追求的“开学三大件”。“开学三大件”,父母为表扬其子女考入大学在开学时送他们的礼品,而这开学三大件也随着时代在改变。如何认识“开学三大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的改变,可以从家长、学生、商家等角度分析立意。越来越红火的“开学经济”让商家笑逐颜开,其背后显露出的是学生之间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隐忧,物质比拼和炫富会让孩子的精神层面更加苍白。不少学生要求家长购买高价产品都有一种攀比心理,如果家长不及时引导,很容易使孩子变得虚荣,养成炫耀式消费的习惯。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应该盲目跟风,做好自己。很多家长表示,买是为让孩子在同学面前不自卑。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

    39、,积极引导孩子。不应该盲目的炫富等。不如教孩子遵守学校规则,锻炼自己的打拼能力等。【佳作赏读】大学生攀比心理不可取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这些数码产品也成为了大多数大学生的必备的配置,每每开学季,给新生购置这些数码产品也成了家长们的一道工序。然而,一些大学生对这些数码产品的要求甚高,喜欢追逐潮流,光配齐这些数码产品所需的资金就让很多家长苦不堪言,更何况还有学费、生活费等其他支出。诚然,上大学配置一些必要的数码产品,这倒也并无不妥,毕竟时代不一样了,数码产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能或缺的必备品之一。但是,手机有必要非得买最新款,最昂贵的么,电脑有必要非得高配置的么?有些学生甚至非“

    40、苹果”不要,动辄要配齐“三件套”,完全不顾家庭条件是否能承担得起,以至于让自己的父母苦不堪言,默默流泪。这一切,都是炫富、攀比心理在作怪。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我们的社会、学校、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只顾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了能让孩子成绩提上去,而去满足孩子一切的要求,自然而然这让孩子觉得,要什么就得给什么,这是他们应得的。而学校呢,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起码的道德教育与品德教育早早就排除于课程之外。至于,社会物欲膨胀导致的攀比与炫富恶俗兴起,更对年轻人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那么,面对这种跟风的攀比心态,要如何应对呢?教育专家指出,攀比心理的主动引导与规避,主要通过合理的自我调节实现负性攀比到

    41、正性攀比的转化,摆脱压力的束缚,找到前进的动力,具体的方法包括:首先,尽可能地纵向比较,减少盲目地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个体和自己的昨天比较,找到长期的发展变化,以进步的心态鼓励自己,从而建立希望体系,帮助个体树立坚定的信心。横向比较是指个体与周围其他人的比较,有助于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次,通过自我暗示,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暗示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理调节技巧,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预期,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具体表现为带有鼓励性质的语言、符号以及动作。比如,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在心中默念“其实我也很好”之类的语句,久而久之,盲目比较的习惯就会有所改善。对新生的攀比心理,家长没必要去迎合,有必要该好好给孩子上一课。而学校对此问题也要有足够的重视,努力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大学教育。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将来的责任与义务,要主动转变心态,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大学生。- 1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练习:散文部分 第4单元 如真似幻的梦境 素质升级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740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参考.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参考.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下载.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下载.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下载.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下载.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C层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C层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考点梳理】.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考点梳理】.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网校专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网校专用】.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题】.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品】.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品】.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真题汇编】.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真题汇编】.docx
  • 2022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作业 新人教版.doc2022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作业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有一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有一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易错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易错题】.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刷】.docx
  •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4月)数学(文)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4月)数学(文)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系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系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基础+提升】.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基础+提升】.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校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校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2 新人教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2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1 新人教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1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典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典优】.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