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冲刺600分分层专题特训卷:小题组合短平快3 第一周 周三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高考语文冲刺600分分层专题特训卷:小题组合短平快3 第一周 周三 WORD版含解析 2020 高考 语文 冲刺 600 分分 专题 特训卷 组合 短平快 一周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小题组合短平快3语用基础5练诗歌论述类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凭阑观潮起,逐浪扬风帆。黄海之滨,浮山湾畔。();海纳百川,见证着开放包容的广阔襟怀。应约而至,。一架架飞机降落在青岛机场。上合组织领导人齐聚岛城,共商合作发展大计。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和而不同、世界大同,是“和合”思想的时代思辨,是中国理念同“上海精神”的;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会场内的亭台楼阁元素、地方特色的节目表演一个个细节更凸显出中华文化底蕴。而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9日晚
2、,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在灯光的映照下,犹如海浪中的风帆,蓄势待发;背景墙上的巨幅工笔画花开盛世令人,恰若辉煌锦绣,尽显雍容华贵;宴会厅内,灯火通明,各方嘉宾静静聆听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国青年报2019.6.12,有改动)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东方大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B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心态、从容自信的仪态。C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了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心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仪态。D外交
3、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仪态、从容自信的心态。答案:D解析:首先应判定病句是一个单句,首先采取压缩的方式,提炼句子的主干,发现这个句子缺少谓语,应该把“折射出的”改为“折射出了”;语序不当,不是“日益折射出”,而是“日益走向”;搭配不当,诚挚友好是姿态,沉稳大气是仪态,从容自信是心态。所以综合看来,D项正确。2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风送千帆,奔涌着合作共赢的澎湃力量B心存一处,演绎着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C乐奏万方,响彻在寥廓丰饶的齐鲁大地D文承一脉,彰显着融通相生的文明之邦答案:A解析:根据前后文,
4、从形式上看,B项,“美美与共”与“开放包容”结构不对称;C项,“乐奏万方”是动补短语,和“海纳百川”的主谓结构不对称;D项,“文明之邦”与“广阔胸襟”不对称。从内容上看,C、D两项的内容不太符合会议的宗旨。所以A项正确。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风云变幻肝胆相照巧夺天工赏心悦目B风云变幻相得益彰美轮美奂叹为观止C风云际会相得益彰美轮美奂赏心悦目D风云际会肝胆相照巧夺天工叹为观止答案:C解析:风云际会:比喻有才华、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机聚合。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肝胆相照
5、:比喻真心诚意、以真心相见、互相坦诚交往共事,不能形容精神和理念。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美轮美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或装饰华美。根据语境这里强调的不是技艺,而是富丽堂皇。叹为观止:指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赏心悦目:指因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欢畅。但是“叹为观止”在使用时如果句子主语是观赏的对象(人或事物),要在“叹为观止”的前面加上“令人”“使人”“让人”。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问题。二难推理是在宣传说理中,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为前提构成的推理。之所以称为“二难推理”,是因为在宣传中反驳对方的观点,人们常常运用这种推理逼使对方在两种
6、情况下作出选择,不管选择哪种情况,都令人难于接受,这就使对方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但同时熟悉运用二难推理还可以用来保护自己。古希腊有一个国王,想把一批囚徒处死。当时盛行的处死方法有二:一是砍头,二是绞死。这两种死法囚徒可以自己选择。选择的方法是:死前囚徒随意说出一句话,而且这句话可以让人马上检验出真假。如果囚徒说的是真话,那就绞死;如果囚徒说的是假话,那就砍头。结果,有的囚徒因说真话(包括说不出话)而上了绞架;有的囚徒因说假话而身首分离。其中有一个囚徒非常聪明,当轮到他选择处死的方法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下,国王难于处置了。既不能将他绞死,又不能将他砍头,于是,只好把他放了。请问囚徒说了
7、一句怎样的话,解救了自己。请将这句(不超过10个字)写在指定位置,并作简要解释。答案:我要砍头。(1)如果真的实施砍头的话那么这句话就是变成真话了,真话是要绞刑的。(2)假如这是假话,那么假话是要实施砍头的,但是实施砍头的话这句话又实现了,就变成真话!所以砍也不行,绞也不行,所以放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部语境,即对上文“二难推理”的理解。从推理形式方面看,这个囚徒是在国王面前,构造了如下的一个二难推理:如果把他砍头,那么,会违背国王原来的决定;如果把他绞死,那么,也会违背国王原来的决定。这个聪明的囚徒说:“我要砍头。”这句话使国王左右为难。如果真的把他砍头,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而说真话是应该
8、被绞死的。但如果把他处以绞刑,那么他说“我要砍头”便成了假话了,而说假话又是应该被砍头的。或者绞死,或者砍头,都没有办法执行国王原来的决定,结果只得把他放了。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00字。(1)从下列含有“帆”的诗句中选取一联,展开想象,描绘画面。要求画面完整,描写生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论语中的“温故知新”“有教无类”“举一反三”都与教育、学习相关,请选择其中一个,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阐述你对这个成语的认识。答:答案:(1)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孟浩然登上小船,不停地向我挥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369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