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新学期初中数学学习的几点建议.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40396
  • 上传时间:2025-11-21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5.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学期 初中 数学 学习 建议
    资源描述:

    1、新学期初中数学学习的几点建议一、要不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许多同学在小学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当你认识了一个数学规律,解决了一个较难的应用问题,成功的喜悦是无法用别的东西来替代的,它激励你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越学越爱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要不断地培养的,况且同学们刚刚迈进“数学王国”的大花园里,许多奥妙无穷的数学问题还等着你们去学习、观赏、研究。二、要养成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过去有些同学认为:学习数学主要是靠上课听老师讲明白,而把我们手中的数学课本仅仅当成做作业的“习题集”。这就有两个认识问题必须要解决。一是同学们要认识到,我们的教科书记载了由数学工作者整理的、大家必须掌握的

    2、基础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因此,要想真正获得知识,认真读书、培养自学能力是一条根本途径。我们希望同学们在中学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从过去不读书、不会读书转变为爱读书、学会读书,进而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二是同学们还要认识到,许多数学问题不是单靠老师讲明白的,主要是靠同学们自己想明白的。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极力精辟地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即要学而思、又要思而学。大家学习数学的过程主要是自己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我们希望大家今后在上数学课时。无论老师讲新课,还是复习、讲评作业练习,都要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边听边积极思考问题,捕捉有用的信息,随时抓住萌

    3、发出的灵感。对于没弄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主动去解决它,直到弄懂为止。在学习代数初步知识时,你是否能通过看书给自己提出如下的一些问题。想办法解决它。例如: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什么是代数式?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怎样用代数式表示某种规律?等等。另外,在做练习时,如遇到把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的平方列成代数式时,你是否搞清楚这其中有哪几个不同的数量?如何用字母表示它们,应该用哪些数学运算符号有序连接反映数量之间分层次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文学语言转化为代数式语言,即。如果写成为那就不是原来的意思了。到了初中,与小学学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是要学习许多数学概念,特别是学有理数。由于数学概念是我们进行判断

    4、、推理的依据,是解题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它们。虽然数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但它又是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概括提炼出来的,因此大家在学习数学概念(例如正数和负数、数轴、数的绝对值等)时,要注意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会从具体的事例中归纳、概括出该概念的本质,看书时要抓住概念定义中的语,进行思考,理解它的内涵,这样就能把课本读“精”,“钻”进去,并在运用中逐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我们相信,会有一大批同学,通过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通过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能力。三、要始终抓住如何“从算术进展到代数”这个重要的基本课题初一代数的数学内容从整体上看主要是解决从算术进展到

    5、代数这个重要的基本课题。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集的扩充”,即引进负数,把原有的算术数集合扩充到有理数集合;另一方面是解代数方程的原理和方法,即从用字母表示数,到用“列方程”取代“列算式”解应用问题。数集的每一次扩充都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数学自身矛盾的需要。有理数概念的建立,有理数性质的介绍,有理数运算法则的规定,这一切都为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代数做了必要的准备。同学们在学习有理数一章时,希望大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逻辑推理能力,使自己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另外要特别重视提高运算能力,有过硬的运算基本功。为此,不仅能根据法则、运算规律

    6、、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使运算“合理、简捷、准确”。为了解决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局限性,人们想出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把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平铺直叙地用代数方程式表达出来。由于表示未知数的字母也是数,因此,它们也可以按照数的运算的通性、通法进行运算,从而求得未知数所应有的值。同学们要充分注意这一“历史性”的突破。为此,不仅要熟练掌握含数字的算术的变形和计算,更要切实掌握好含字母的代数式(目前主要是整式)的变形和计算,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这一切都是为列方程解应用题而展开的。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体会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方程思想处理数学问题,形成用

    7、数学的意识,培养我们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

    8、“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四、改进学习方法,把握好数学学

    9、习的每个环节“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

    10、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许多数学学习好的同学,他们都有符合本人实际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把握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诸如每个阶段能制定学习计划;课前认真自学、预习数学课本;带着“问题”专心上好每节数学课,积极思维;课后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改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每到一个单元结束时,做好复习小结,对知识和解题类型方法进行系统整理,考前认真进行准备,考后注意总结考试的经验教训;另外坚持参加数学课外小组活动,阅读数学辅导读物等。这些都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的系统工程,虽然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坚持下去决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有高度的进取精神,刻苦踏实的学习态度,顽强拼搏的学习毅力。我们建议同学们在学习的某一个阶段时着重克服一个缺点,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加强研究、讨论的风气,你追我赶,相互促进,使我们大家能在初一的第一学期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预祝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使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学期初中数学学习的几点建议.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039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全优).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全优).docx
  • 新编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卷.doc新编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卷.doc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中心小学).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中心小学).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word).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word).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b卷)word版.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b卷)word版.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b卷).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b卷).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a卷)word版.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a卷)word版.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a卷).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a卷).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解析答案.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解析答案.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精品答案.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精品答案.docx
  • 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同步辅导讲义与检测(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同步辅导讲义与检测(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新编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答案.doc新编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答案.doc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黄金题型).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黄金题型).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预热题).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预热题).docx
  • 新编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试卷.doc新编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试卷.doc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docx
  • 新编四年级上册数学计划.doc新编四年级上册数学计划.doc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能力提升).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能力提升).docx
  • 新编北师大版审定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题分单元总结检测试卷.doc新编北师大版审定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题分单元总结检测试卷.doc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题).docx
  • 新编北师大版审定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精排版.doc新编北师大版审定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精排版.doc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卷).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精练).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精练).docx
  • 3.1从算式到方程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3.1从算式到方程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突破训练).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docx
  •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课件(赛课用)-2020-2021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课件(赛课用)-2020-2021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