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单元双优测评卷——第四章 数列A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单元双优测评卷第四章 数列A卷 WORD版含解析 2023 高考 数学 一轮 复习 单元 测评 第四 数列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单元双优测评卷第四章 数列A卷 基础过关必刷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数列中,则( )ABCD2已知数列满足:,的前项和为,则当时,( )ABCD3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解析九章算法一书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表,即杨辉三角,这是数学史上的一个伟大成就.在“杨辉三角”中,第行的所有数字之和为,若去除所有为1的项,依次构成数列,则此数列的前35项和为( )A994B995C1003D10044高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
2、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高斯在幼年时首先使用了倒序相加法,人们因此受到启发,创造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n的值为( )A8B11C13D175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数列是等差数列,若,则( )ABCD6定义为个正数的“均倒数”若已知数列的前项的“均倒数”为,又,则( )ABCD7在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前项和为(),有下列叙述:(1)若,则必有;(2)若,则必有;(3)若,则必有.其中叙述正确的序号是( )A(1)(2)B(1)(3)C(2)(3)D(1)(2)(3)8已知函数,若等比数列满足,则( )ABC2D2021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
3、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A若,则数列的前2020项和为4040B数列是公比为8的等比数列CD若,则数列的前2020项和为10我国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二十四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相同,周而复始.已知每年冬至的晷长为一丈三尺五寸,夏至的晷长为一尺五寸(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为
4、一尺B春分和秋分两个节气的晷长相同C小雪的晷长为一丈五寸D立春的晷长比立秋的晷长短11张丘建算经是中国古代众多数学名著之一.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日织九匹三丈,问日益几何?”其大意为:“有一女子擅长织布,织布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快,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数量的布,第一天织5尺,一个月共织了9匹3丈,问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多少尺布?”已知1匹丈,1丈尺,若这个月有30天,记该女子这个月中第天所织布的尺数为,则( )AB数列是等比数列CD12如图,已知点是平行四边形的边的中点,为边上的一列点,连接交于,点满足,其中数列是首项为的正项数列,是数列的前
5、项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数列是等比数列CD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数列满足,数列前n项和为,且(且)若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的值为_14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公比,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数列前n项和为_.15设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数列an满足:存在三个不同的正整数r,s,t,使得ar,as,at成等比数列,a2r,a2s,a2t也成等比数列,则的最小值为_.16已知数列的前项和,若对任意的,都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6、:(1)已知数列满足,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8已知正项数列满足,且对任意的正整数n,是和的等差中项,证明:是等差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19已知为数列的前项和,且是和的等差中项,求满足的正整数的集合.20数列满足,且(且)(1)求、,并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1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数列的前项和为,且,(1)求的值及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有,求证:22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总存在正整数m,使得Sn=am,则称an是“H数列”.(1)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2n(nN),证明:an是“H数列”
7、;(2)设an是等差数列,其首项a1=1,公差d0.若an是“H数列”,求d的值;(3)证明:对任意的等差数列an,总存在两个“H数列”bn和cn,使得an=bn+cn(nN)成立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数列中,则( )ABCD【答案】C【解析】依题意数列中,整理得,由于,故解得.,以此类推,所以.故选:C2已知数列满足:,的前项和为,则当时,( )ABCD【答案】D【解析】当,时,即,.故选:D3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解析九章算法一书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表,即杨辉三角,这是数学史上的一个伟大成就.在“杨辉
8、三角”中,第行的所有数字之和为,若去除所有为1的项,依次构成数列,则此数列的前35项和为( )A994B995C1003D1004【答案】B【解析】没有去掉“1”之前,第1行的和为,第2行的和为,第3行的和为,以此类推,即每一行数字和为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前项和为每一行的个数为1,2,3,4,可以看成构成一个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前项总个数为当时,去掉两端“1”,可得,则去掉两端“1”后此数列的前36项和为,所以第36项为第10行去掉“1”后的最后一个数为,所以该数列的前35项和为故选:B.4高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
9、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高斯在幼年时首先使用了倒序相加法,人们因此受到启发,创造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n的值为( )A8B11C13D17【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即,两式相加得到所以,故选:D5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数列是等差数列,若,则( )ABCD【答案】A【解析】设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若,则,即为,即,则故选:A6定义为个正数的“均倒数”若已知数列的前项的“均倒数”为,又,则( )ABCD【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当时,验证知当时也成立,故选:D7在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前项和为(),有下列叙
10、述:(1)若,则必有;(2)若,则必有;(3)若,则必有.其中叙述正确的序号是( )A(1)(2)B(1)(3)C(2)(3)D(1)(2)(3)【答案】D【解析】对于(1)若,则有,则有,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故(1)正确.对于(2)若,则有,所以.故(2)正确;对于(3)若,则有,因为,所以,所以,所以,即.故(3)正确.故选:D8已知函数,若等比数列满足,则( )ABC2D2021【答案】D【解析】,得,则,又是等比数列,则,所以;,所以.故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6089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