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 西安市 第八 十三 中学 2010 2011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3 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4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5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共48分)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
3、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一个人拥有深
4、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而错过了诵读记
5、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1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B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它体匿而性存。C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D信息时代,学习文言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尤其对中小学生现代汉语表达水平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主要原因是文言具有强大
6、的生命力。B文言以它特有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程度。C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所以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D现代社会,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B中华大家庭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因而文言跨越的时间、空间缺少相对的规范性和稳固性。C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D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
7、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循序渐进,就可以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
8、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
9、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注常平:官仓名。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甫冠,名闻四方 甫:刚刚B贼良民,力能动权豪 贼:残害C实欲携贰其徒 贰:离间D安石轻富贵,何吝也?轻:轻易5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曾巩仁政措施的一组是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自是外户不闭 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资其食饮衣衾之具 巩先期区处猝
10、集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巩通判越州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示属县,劝说富人将十五万石粮食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B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嘱咐百姓编制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救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C曾巩享有才名,却长期做地方官,世人便认为他时运不好。而与此同时,一些晚生后辈却春风得意仕途显达,但曾巩对此非常淡泊。D曾巩在年轻的时候曾同王安石交往,当时王安石的声誉不高,曾巩把他引荐给欧阳修。但王安石得志后,竟然疏远了曾巩,将他视为陌路。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
11、现代汉语。(6分)(1)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3分)译文: (2) 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3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馆娃宫怀古(其一) 吴宫怀古 皮日休 陆龟蒙 绮客飘香下太湖, 香径长洲尽棘丛, 乱兵侵晓上姑苏。 奢云艳雨只悲风。 越王大有堪羞处, 吴王事事堪亡国, 只把西施赚得吴。 未必西施胜六宫。 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造的行宫。吴宫:吴王夫差昔日的寝宫。香径,长洲:采香烃,长洲苑,昔日吴宫里的处所。8. 同样是写吴宫,两位诗人笔下的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你怎样理解皮诗中将吴灭亡的原因说成“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08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