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泉州市 一中 2014 2015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末考试 试卷
- 资源描述:
-
1、泉港一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 二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9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闾阎扑地,;舸舰弥津,。 (滕王阁序),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斌),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陈情表)(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题。(15分)熙宁四年,安石欲变科举,兴学校,诏两制、三馆议。轼上议曰: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隶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
2、贡举乎?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余。使君相不知人,朝廷不责实,则公卿侍从常患无人,而况学校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足。夫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强而复之,则难为力。庆历固尝立学矣,至于今日,惟有空名仅存。今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食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狱讼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则无乃徒为纷乱,以患苦天下邪?若乃无大更革,而望有益于时,则与庆历之际何异?故臣谓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至于贡举之法,行之百年,治乱盛衰,初不由此。陛下视祖
3、宗之世,贡举之法,与今为孰精?言语文章,与今为孰优?所得人才,与今为孰多?天下之事,与今为孰办?较此四者之长短,其议决矣。今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词,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经生不帖墨而考大义,此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愿陛下留意于远者、大者,区区之法何预焉。臣又切有私忧过计者。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着而不可挹,此岂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而乐于诞耳。陛下亦安用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 治:修建B.又简不率教
4、者屏之远方 率:遵循C.区区之法何预焉 预:预备D.安于放而乐于诞耳 诞:怪诞3.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反对改革学校和科举的态度的一组是(3分)得人之道,在于知人 百里之内,置官立师故臣谓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 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愿陛下留意于远者、大者,区区之法何预焉 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A. B. 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这封奏议中,苏轼认为,获得人才的途径,在于注重实际地了解人,如果朝廷能够了解人,有注重实际的政策,即使沿用现在的办法,也能获得人才。B.苏轼认为庆历立学,到现在也仅存空名,可当时却耗费民力、民财,结果
5、只是制造纷乱,使天下人陷于愁苦之中。 C.苏轼认为国家的治乱盛衰,根本不由实行了一百多年的科举的办法来决定,只要因循旧制,使先王的旧制度不在我们这代废去就够了。D.苏轼认为现在关于“变科举,兴学校”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对于长远重大的事情没有什么改变作用。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3分)译文: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3分)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
6、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首联中“迟”字用得好,请分析。(分)答: 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写了诗人什么样心境?(分)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有关三国演义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吕布杀进小沛,刘备弃家,投奔许都。曹操领兵亲征徐州。陈珪、陈登父子为曹操内应,设计残害吕布,徐州失守。B周瑜应孙权之召来到柴桑,在周瑜面前,东吴的文官武将各持已见,争论不休。孔明见到周瑜后,巧妙地背诵了一遍曹操命曹植作的铜雀台赋,智激周瑜。周瑜在孙权面前,详细地分析了曹军的劣势,从而坚定了孙权的决心,于是孙权便拜周瑜为大都督,率军抗曹。C黄忠和
7、魏延争夺头功,诸葛亮命二人分别攻打泠苞、邓贤军寨。魏延贪功,想独打两寨,结果被打的狼狈而逃,幸得黄忠及时相救。D关羽破襄阳后围樊城,曹操令于禁带兵前往救援,庞德自请为先锋。过后曹操又疑心庞德会降蜀,要收回先锋令,庞德断发以表决心。后来,他与关公大战百余回不分胜负。于禁怕庞德功成,乘乱射中关公手臂后,鸣金收兵。E曹真与司马懿打赌料敌,曹真麻痹大意,被蜀军劫了营寨,气成疾病,在营中治疗。诸葛亮得知此事,写信嘲笑曹真,把曹真气死了。8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司马懿见中军大旗上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车上端坐着孔明。此战发生的地点为何处?此时的孔明实为何物?情急
8、之下的司马懿和魏兵做何反应?请简述。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人)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1)文段的阐述的中心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答: (2)联系实际,谈谈对“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的理解。(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
9、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 环境税开征毫无疑问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随着今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日期的临近,国内酝酿十多年的环境税,也提上议事日程。目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环保部等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环境税开征方案。其实,在去年全国“两会”上,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就提交了关于尽快将开征环境税纳入议事日程、出台环境税的提案。这一提案当时得到2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联名附议,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透露,征收企业环境税已被列入财政部、税务总局和环保部的重要议事日程,条件成熟时会推出。这表明环境税将成为继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
10、之后的又一“环保新政”,体现了政府部门多管齐下,督促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假若通过调整环境税收政策,排污企业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强环保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污,这无疑是政策制定者所希望看到的效果。但如果有的企业将缴环境税当作买“排污权”,在排污数量和浓度上大大增加,这就背离了靠调整环境税收政策遏止环境污染的初衷。因此,我们还需要将排污量的多少体现在环境税的具体征收标准上,防止企业缴了税反而多排污。靠大幅度提高环境税征收标准来提高环保效率的做法,起源于战后欧洲经济高速发展期。此后为世界一些国家所仿效。但事实上,现在欧洲已经主要用“污染者负担”替代了“污染者付费”模式。这是因为许多环境污染已无法准确
11、地用钱来“计算”,尤其是“付费”排污容易让污染者逃避许多长远的责任。而“污染者负担”则不仅涵盖了对污染做出经济补偿的“付费”责任,也涵盖了包括停止污染、治理污染和对长期危害负责在内的一系列“连带责任”。这就让污染者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其一时的收益,污染者付了“排污费”也不能睡好觉或者几十年后再把自己“洗绿”。不言而喻,我们在强调“污染者付费”的同时,也要强调“污染者负担”。最需要说清楚的是,“污染者付费”不是付费即可污染,污染者所承担的环境责任形式也不应只是一种经济补偿。不能让“污染者付费”掩盖了污染者的其他的更重要的责任,包括对污染地域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长远“追责”有些污染造成的恶果要多年后才
12、能显现,所以,环境污染始作俑者的责任,不能“一付了之”,而应永远“存盘备份”。毋庸讳言,“先污染后治理”已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为此付出很大代价,因此,在调整环境税收政策的同时,还要有多种招数,尤其是不能出现污染权与污染费的“权钱交易”。如环境税可单列一项“污染排放税”,税率直接按排污强度分级,严格遏制超量、超标排放,对拒不治污的企业,应加重处罚,直至关停。(选自人民政协报,有改动)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环保部等三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我国已经出台了诸如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环境税等“环保新政”。 B.调整环境税收政策的初衷是要
13、遏止环境污染,排污企业决不可因为交了环境税就以为已经买到“排污权”,变本加厉地增加排污数量和浓度。 C.要防止企业缴了税反而多排污,就必须将排污量的多少体现在环境税的具体征收标准上,严格遏制超量、超标排放,加重处罚拒不治污者。 D.在战后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时,为提高环保效率大幅提高环境税征收标准的欧洲,现在已经主要用“污染者负担”替代“污染者付费”的模式。11结合全文,阐释第5段“环境污染始作俑者的责任,不能一付了之,而应永远存盘备份”这句话的含义。(2分)答: 12从文中看,“污染者负担”与“污染者付费”有哪些不同?(4分)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14、(15分)余光中:中国文字的炼丹人1928年重阳节那天,余光中出生于南京。余光中从十二岁开始跟从父亲和舅舅学习古文。谏太宗十思疏留侯论赤壁赋阿房宫赋这些经典文章,他都特别喜欢。他觉得文字有一种力量,“我愿意跟着它走”,“我将来一定要当作家”。整个青年时代,余光中都在寻找着“精神上的家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济慈、雪莱、王尔德等都是他的“家人”。1954年,他的“精神家人”又增添了一大批。余光中与钟鼎文、邓禹平等人共创了“蓝星”诗社。他们经常聚会,讨论诗歌,勤奋创作,不是一首一首地写,而是一辑一辑地写。毕业没几年,余光中被派去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那时,台湾和美国的现代化程度差别很大。余光
15、中虽然热爱西方诗歌,但一想到美国人瞧不上台湾,心里就觉得委屈。加上那年家里也发生一些大事母亲去世,自己同妻子新婚才两年,大女儿刚出生,还没看清孩子的脸,他就匆匆地出发了。每一个孤寂的长夜里,他都想回到台湾,回到“蓝星”诗社,和朋友们一起为中国的现代诗奋斗。1964年,三十六岁的余光中回到台湾,他质问自己,怎么都已经三十六岁了?拜伦、徐志摩,都在这一年结束生命;王勃、济慈,不到这年纪,便合上了诗集,竖起了石碑。那一年余光中唯一的儿子出生仅三天就夭折了。丧子之痛加上诗人对于“我是谁”的质问,使他心力交瘁。好在美国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使他获得救赎。余光中非常喜欢美国西部的民歌、南部的蓝调以及新生事物
16、摇滚乐。特别是摇滚乐,甚至影响了他一个时期的创作风格。他在散文集中大量介绍了摇滚乐,并将西方音乐的节奏融入诗中,借此抒发心中的很多不平。连余光中自己也没想到,他的这些诗歌被杨弦拿去谱了曲,继而引发了台湾的第一波校园民谣风潮。“给我一把吉他和一肩风里飘飘的长发”当时杨弦被余光中这些极富旋律感和节奏感的文字打动,将江湖上等诗改编成歌曲,如今最为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的乡愁也是其中之一。1971年至1972年间,余光中在台湾写下了乡愁。他回忆说,当时二十分钟一气呵成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二十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二十多年”。后乡愁在大陆被选入教科书,电视台也用,很多人都会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课文三《寻隐者不遇》1∣西师大版(2018) (共15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