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实录(苏教版必修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 资源描述:
-
1、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学实录【设计指导思想】 本文是普希金政治抒情诗的杰出代表作,以“文本研习”方式呈现。其编写意图“意在引发学生关注个人操守,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了解伟大人物为信仰和理想无私奋斗的精神,维护社会公正的品格,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中,认识人的尊严和崇高”。一般处理短诗教学时,会链接很多课外阅读材料,这种方法固然有其好处,但不能包医百病,以不变应万变。本设计着重于文本内涵挖掘,充分考虑到本诗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意义,并加以辅助性材料助读,使学生能够在一堂课中,与十二月党人的形象、灵魂、价值追求紧密接触,浸泡其中,方得真谛,为自己的独立人格涵养埋下一颗种子,使其在内悟中而产生、滋养出对
2、国家、对底层民众的自觉关注,而不是以说教的、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用来帮助理解诗歌意思,从而养成独立的诗歌阅读能力。过程与方法:在诵读品读、问题探讨为主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接触和掌握至少一种的诗歌品读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中形成对“十二月党人”和普希金的情感认同、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从而内化为自己独立的人格力量。【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诗歌的诵读。拟以混读、独读、齐读等方式加以具体的指导,读出感情,读出自己。教学难点:十二月党人及其妻子的价值追求。拟以品字动全篇、辅助性材料助读等方式逐渐深入学生的心灵和灵魂,从而触动他们心灵深处的柔软处。【课时
3、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师:这是我第三次带领同学们学习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板书,特别强调普希金17991837)。我在学生时,老师就带我们读了读这首诗,然后就过去了。我第一次教这篇诗歌之后,我感到很后悔:这么好的诗歌被我也这样糟踏了。(生笑)但今天我要感谢苏教版教材,能够允许我跟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在进入文本之前,我请大家跟我随意的、率性的、随心得来用自己的腔调大声地读这首诗,不少于三遍。(学生读诗)师:我看到大家读诗神态不一样,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遍时,神态也不一样。我想听一听大家读这首诗具体的心情是怎样的。从这一排开始。生1:写得像一封信,推心置腹又娓娓道来。师:成语用的蛮好的。你能
4、不能用自己的腔调把“信”读出来?生1:(读诗,读得比较平易。)师:怪不得你说是娓娓道来呢,我还想问一句:你怎么觉得这是一封信呢?生1:注释里说,1827年,一位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自愿赴西伯利亚与丈夫共患难,普希金托她带去了这首诗。(板书:1827 自愿)师:这一年普希金多大?生:(杂)28岁。师:28岁的普希金写下了这一封信。下一位。生2:我读了三遍:第一遍读速度很快,声音比较小;第二遍读得就开始不自觉地断句,就好像看到普希金站在路口,眺望着远方: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就像是一个长者,谆谆嘱托着远方的朋友;到第三遍读时,情不自禁的要重读、轻读师:就是抑扬顿挫的。生2:嗯,就好像自己
5、的血液流动起来了,和着文字的节奏。师:就好像孔子学琴一样,先是掌握演奏的技艺,再是掌握曲子的思想情感,再是了解所刻画人物的品格风貌,最终了解主人公的为人。这也为我们解读一首诗提供了常规的思路。能不能给我们读一下?生2:(读诗,在速度、节奏、情感上把握的非常到位。)生:(鼓掌)师:确实读得比较好。值得期待下一位。生3: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的词都是相对的。师:怎么讲?生3:高傲、忍耐,悲痛、崇高,坚持、消亡,灾难、希望,潜藏、临降,苦役、自由,沉重、黑暗、欢欣,迎接、送到等。师:你觉得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呢?生3:这些词要重读,都是表达诗人情感的重要的词语。师:嗯,下一位。生4: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说
6、“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来到你们的身旁”?师:你的意思是问:囚徒怎么会有爱情来到,是么?哪一位知道?生5:(举手)十二月党人失败之后,五个人被处死,有一百多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非常令人感动的是,他们的妻子没有抛弃他们,没有跟他们断绝关系,而是主动的要求去西伯利亚陪伴她们的丈夫,很多最后都死在那里。师:恩,还有没有补充的?生6:好像有一个法国人,女的,听说她的情人也被流放了,就向沙皇申请也要到西伯利亚去,跟她的情人结婚。师:这个女的叫唐狄,沙皇叫什么名字啊?生:(杂)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师:究竟是亚历山大还是尼古拉?生7:(举手)尼古拉一世。亚历山大死的时候,爆发了“十二月党”起义。师
7、:这些都是伟大的女性,筱敏有一篇散文叫山峦,就是赞颂这些伟大的女性的。(板书:女性山峦)。我还是想听一听大家读诗之后的感想。生8:我感到这首诗充满了战斗的豪情豪气,这又通过豪言壮语体现出来,情感奔放,既有对朋友的殷殷嘱托,又有对未来必胜的坚定信念。师:恩,下一位。生9: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由的自由的歌唱。师:有点拗口,对自由的自由的歌唱,怎么讲?生9:我看有三层:一是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以推翻沙皇专制为目的追求自由与民主的革命;二是普希金一直都歌唱自由,追求自由;三是尽管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身陷囹圄(教师板书:囹圄lngy),但仍然表达追求自由,为自由而歌唱。师:思维很缜密,稍微扩充一下,就是一篇小论文
8、,题目就叫自由地歌唱自由。一排下来了,有没有跟发言同学感受不一样的?生:(无人举手)师:没有啦?生10:“坚持着高傲的忍耐”为什么要注明“引自诗人杰利维格写的皇村学校毕业歌?师:为什么这么注?生:(好奇)师:我在备课时,也在想这个问题,原诗我查看了不少资料都没有找到,但是注意到皇村这个名字,皇村是普希金的中学,1811至1817年普希金在那里生活了六年。皇村学校是一所贵族学校,专门为贵族子弟开设的为国家重要部门培养专门人才的贵族学校,在那里,很多贵族成为了“十二月党人”,譬如普欣,还有普希金亦师亦友的恰达耶夫,给了他们自由的思想,所以,皇村学校被誉为“自由思想发祥地”,这一股思潮曾被沙皇统治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1207二年级【语文(统编版)】第七单元复习活动课-2PPT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