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19兰亭集序(第一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19兰亭集序第一课时人教版第二册 语文 高中 优秀 教案 5.19 兰亭集序 第一 课时 人教版 第二
- 资源描述:
-
1、19 兰亭集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2.背诵全文。能力目标1.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体会行文的巧妙。2.学习作者正视现实,直抒胸臆,用语朴实清新的文风。3.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德育目标正确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生发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2.背诵全文。教学难点1.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教学方法1.以诵读
2、教学法为主,辅之以点拨法。本文为一篇自读文,但由于内容较深,仍需教师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力求当堂背诵。2.点评教学法。不对全篇鉴赏,在诵读中力求抓住几个鉴赏点,分析作者行文的妙处,在服务于诵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兰亭集序摹本。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及文体简介。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设计(一)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
3、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板书文题)设计(二)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人生哲理执著探索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