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期待与学习后进生的转化.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教学 中的 心理 期待 学习 后进生 转化
- 资源描述:
-
1、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期待与学习后进生的转化教师的期待,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欲望,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形成对学习成绩的期待。它是激发学习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影响着学生个人行为的选择。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怎样通过心理期待促进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呢?一、利用不熟悉的环境,造成“首因效应”,形成师生的期待。首因效应,即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所产生的效应,它可以给人以先入为主的作用,并由此扩展到其他方面。从小学升入中学学生学习生活发生了重要转变,学生的学习环境改变了,见到的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此时,差生心理上有一种想要改变自己形象的迫切愿望,期待着新的老师以新的眼光看待自己。老师如果因势利导,给差生
2、以新的期待,将会使差生燃起希望的火把,提高前进的勇气。1.以“一封信”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期待。开学前新生接到录取通知书第一次到校,我让学生以“给任课老师一封信”的形式,给语文老师写一封信,介绍自己语文学习的情况和对语文老师的期望。这是学生与任课老师的第一次交流,在这封信里,学生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并对语文老师提出了希望。刘志红说:“小学时,每到考语文,如果有阅读部分,我一看心里就敲鼓,因此,总是在这里扣分,我真希望语文老师让我们多练一些这类题,使我们的分析能力有所提高。”李卉同学说:“郭老师,跟您说,在小学里我最怕写作文,希望您能在这方面多帮助我,教教我怎样更好地搜集素材,在作文上多辅导我们。”
3、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希望,就为语文教学和辅导打下了基础。2.交一篇小学时最好的作文。我让学生在开学时将自己认为小学最好的作文工整地抄好,交给老师。这样既了解了该生在小学的写作水平,以便制定提高措施,又激励了学生想要改变自己形象的愿望。据了解,有不少学生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是将作文重新修改抄好之后才交给老师的。3.第一次期中考试,要鼓励差生考好,使他们在第一次成绩亮相之后,得到较为满意的分数,以增强学习的信心。那种在第一次考试时将他们打蒙,再来促使他们好好学习的做法,往往强化差生的心理定势,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老师失去信任感,从而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期待。二、以心理暗示法促使后进生转化,形成角色
4、期待。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动产生影响的一种做法。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态度等方面的暗示、影响来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消除对语文学科的畏难心理,提高学习成绩,就是这种心理暗示法的应用。具体做法如下:1.给学生“吃偏食”,形成心理暗示,促使成绩提高。学习差的学生,上课大都不爱发言,老师也很不爱叫他们发言,(因为他们的发言质量不高)因此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被人遗忘。为此,我在布置作业之后,专门找班内的几个差生给予指导,并鼓励他们积极回答。另外,我还根据他们的特点,在一些教学活动中,有意识让差生参与。如在讲授变色龙时排演小话剧,专门找了班内两个语文学习最
5、差的男生,让他们分别扮演奥楚篾洛夫和赫留金,使这两个人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2.允许学生不断修改语文成绩,表明教师的期待,对学生心理形成暗示。对于语文成绩,如平时的作文、小测验的成绩,我采用了不固定成绩的方法,对于你认为不满意的成绩可以重写或重测,分数由此也可以改。这表明老师并未将学生“看死”,期待着他们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少学生作文做了三遍,才得到满意分数。学期结束记分册上虽然多数人平时成绩十分好,可这其中凝聚着学生的多少辛勤的汗水啊!3.利用学生的“成才欲”,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实现自己的期待。主要做法是:(1)自初一开始、每学期编选
6、未来作家文集,每学期期末,将一学期各次大小作文以及观察日记等内容编为一本习作集,要求每本习作文集自起题目,自编目录,每篇习作后自写评语,并将每次作文分数标在目录上。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我要求每位家长为自己子女的习作题辞,写序言。三年六本,这六本真实地记载了三年学生的作文提高过程。由于每篇文章要在目录上标上分数,因此,每次作文,学生相当重视,特别是差生修改重写的积极性也很高。(2)让进步大的学生在班里举办×××作文展,以激励差生。在作文展上,既有家长、老师的寄言,又有自己的写作体会和反映自己写作最高水平的文章,这样做,是对差生进步后的激励与奖赏。三、以目标激励
7、法调动内在动因,启发学生形成正确期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调动内在动因,面目标的确立为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是因为,目标在未实现的时候,对人们的学习来说,是一种期望值。这种期待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因素,它激励每一个学生为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而努力奋斗。主要做法如下:1.确立赶超目标,明确竞争对手。要求学生明确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奋斗目标,并将它具体化。具体为在班内赶超某个同学,并在行动上处处以其为榜样,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如班内有个叫王云的学生,学习处在班内下等水平,初二第一学期,他给自己确定了赶超对手,并将对手名字写在文具盒里,等期中、期末考试后,再看与这些同学的差距,超过一个划去一个人的
8、名字,一年之后,靠着这股韧劲,终于超过了班内所有对手,由班内30名跃居为班内第一。语文成绩也由倒数几名跃居为班上第五名。2.给自己制定不同阶段的“座右铭”,以不断进行自我暗示。实施中,可采用不断告诫自己,进行自我反省,并给自己制定不同阶段的“座右铭”的方法。如上文提到的王云,在他取得了成功之后,总结道:“当我在学习上有些不用功时,我就记起了我的竞争目标,问自己‘不用功,学习能超过他吗?’于是我又打起了精神,更加刻苦地学习了。”他给自己制定不同的“座右铭”,放在文具盒内,每当自己出现毛病时,就翻开笔盒,看看座右铭,通过口头命令组织自身的心理活动,获得了精神力量。后来他在初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