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由挽联看鲁迅.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学 讨论 当代文学 挽联 鲁迅
- 资源描述:
-
1、由挽联看鲁迅“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是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也是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心碑上光耀千古的铭文。对此,我们可以从各界人士对鲁迅先生之死的挽联上可见一斑。郭沫若在日本惊悉鲁迅先生病逝的噩耗,甚是悲痛,当即写下一联,写毕,急托人呈献于先生灵前,联语曰: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饮诵二心,憾于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此联含义颇深,当时鲁迅被誉为“中国的
2、高尔基”,而这两位文坛巨星仅隔四个月先后殒落,下联是说自己虽系鲁迅知音,曾怀着钦敬的心情诵读先生的大作二心集,遗憾的是两人竟无一面之缘。蔡元培和鲁迅是好朋友。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鲁迅在北大作讲师,教中国小说史略,每周一小时,被称作是“一小时功课的讲师”。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鲁迅屡受迫害,蔡元培多方维护,一直到鲁迅逝世。蔡元培作了一幅挽联,联文是:著述最严谨,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上联是驳斥当时迫害鲁迅的杂文,侮蔑鲁迅还没有写出好文章,只有中国小说史略还可以得说法。蔡针锋相对,称道鲁迅文章“最严谨”,当然也包括杂文在内了,这是对鲁迅作品确切的评价。下联是根据鲁迅的遗嘱说的,鲁
3、迅叫孩子“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这是鲁迅沉痛地感到,在国民党统治下,不要做一个空头文学家的徒有其名,而要做一个人民爱戴的文学家,责任是相当重大的,鲁迅以此勉励自己的儿子。孙伏园时任晨报副刊编辑,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当时就连载于晨报副刊上。且二人接触频繁,过从甚密。鲁迅逝世,孙伏园深为悲痛,因以鲁迅所著书中及所主编的刊名缀为一联: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唐弢是鲁迅的弟子,他得知先生的死迅后,悲痛不已,挥笔写下凡言70字长联: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成何年,四个月前流过两行泪痕,又谁料这番重为先生湿;言可传,行可传,牙眼可传,斯老真大老,三十年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