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历史毛主席在陕北十三年.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 历史 毛主席 陕北 三年
- 资源描述:
-
1、毛主席在陕北十三年陕北延安,被毛主席感慨为“革命的落脚点与出发点”。黄土地上有背叛有变质,有特务有内奸,有动摇、徘徊与失落,但更多的是信仰与坚持。 记住几个关键时间。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1948年3月,中共中央及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渡河东去离开陕北,历经13年。 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70天。 记住两个重要人物:黄克功、张国焘。 1937年10月,26岁的红军旅长黄克功,对陕北公学一名女学生逼婚未遂,出枪杀人。经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审判,黄克功被处死刑。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毛泽东给边区法院院长写信,支持判决。 1938年4月,张国焘以
2、陕甘宁边区副主席身份去黄陵祭扫,之后上了国民党高官的汽车。中共高层对他多方挽留,张国焘去意已决。 三年前的1935年,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在四川懋功会合,张拥兵自重,另立中央,开始人生误途。在他心中,陕北是鸡肋,吃之无肉,弃之无味,关键是党中央高层已“无位”。这位中共早期领导人最终选择背叛信仰,又一次“南下”。 这就是陕北延安,被毛主席感慨为“革命的落脚点与出发点”。黄土地上有背叛有变质,有特务有内奸,有动摇、徘徊与失落,更多信仰与坚持。 1947年3月,毛泽东率党中央转战陕北,几次过黄河机会,毛泽东坚持不走。他说,我们在延安住了12年,老百姓供养我们,一遇险情就跑,对不起陕北人民。 党中央撤离延安后几天,胡宗南以“胜利者”身份进入枣园。当年8月7日,蒋介石走进枣园窑洞,看到毛泽东在如此简陋处生活、办公,指挥打仗蒋介石看不懂。 看看毛主席转战陕北走过停驻的村庄名吧,很好听的名字: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神泉堡、白龙庙;打过仗的地方: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吉人天佑。毛主席能够平安停驻的原因,是没有百姓向国军告密。 1948年3月23日,是毛泽东告别陕北的日子。党中央一行乘船过河。到了河东回望河西,毛泽东说,“陕北是个好地方”,此生,毛泽东再没回陕北。 (北京日报6.23)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