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28 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情感态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28 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情感态度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 新教材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28 分析 评价 古代 诗歌 情感 态度 解析 新人
- 资源描述:
-
1、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情感态度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晚归山居刘沧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扬州访汪辰初钱澄之关桥乍泊旋相访,问遍扬州识者疏。市井草深寻巷入,江城花满闭门居。僮惊客到饶蛮语,箧付儿收只汉书。我过七旬君逾八,笑啼同是再生余。注钱澄之:在明末曾从事抗清斗争,失败后归隐田园。这首诗写诗人自家乡安徽桐城往扬州拜访当年的抗清战友汪辰初,此时汪辰初也过着隐居生活。拜访当年的抗清战友,诗
2、人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结合首联、尾联的内容进行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石苍舒醉墨堂(节选)苏轼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消百忧。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注石苍舒:字才美,京兆人,善草隶书法。柳子:柳宗元。石苍舒“醉墨”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雨后赠斯远赵蕃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注斯远:作者友人。病眼:眼因昏睡而懒于睁开,故称病眼。颔联和颈联分别
3、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中所含哲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二、仿真练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禁林春直李昉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深严半掩扉。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树头百啭莺莺语,梁上新来燕燕飞。岂合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自知非。注李昉:宋太宗时两任宰相。直阁:大臣值班的场所。直,同“值”,值班。(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前六句侧重写景,用笔细腻,写出直阁院内春景,表现馆阁宁静安闲的日常生活。B.首联从馆阁门帘晃动投射的春日写起,与宫殿的深幽威严、半开半闭形成鲜明的对比。C.颈联以工笔描绘两种景物,黄莺啼啭,燕子翩飞,既写安宁美好的景色,又扣紧“春”日
4、。D.尾联回扣题目指向,切合诗人身份,以抒发感受作结,也透露出诗人做官的微妙心态。(2)前人评价本诗颔联所写内容“气象广大”,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从全诗看,诗人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6.(2021新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
5、“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2)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7.(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2)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参考答案孤独惆怅之情。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诗人“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思念故乡之情。深秋时节,诗人独行郊外,“频忆”故乡往事,一个“频”字流露出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喜爱山居之情。诗人虽独处郊野,却见美好的山月,不吝惜清辉,洒向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73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