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5 古代诗歌阅读 突破练22 由表及里,分析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课件.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5 古代诗歌阅读 突破练22 由表及里 分析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课件 适用于 新高 新教材 2024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古代 诗歌 阅读
- 资源描述:
-
1、突破练22 由表及里,分析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过故人陈羽山居戴叔伦向来携酒共追攀,此日看云独未还。不见山中人半载,依然松下屋三间。峰攒仙境丹霞上,水绕渔矶绿玉湾。却望夏洋怀二妙,满崖霜树晓斑斑。一 二 三 四 五 六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从昔日拜访友人、饮酒欢聚写起,由昔日相聚之乐写出今日拜访之因。B.诗人写友人看云未还,表现其隐居山间飘逸自在、超然出尘的高士形象。C.颔联、颈联意象相对密集,既写山中景色的美好,又写访友不遇的苦恼。D.本诗以归路所见霜树斑斑的景象收束全篇,表现诗人停留顾望不
2、愿离去。C解析 C项,“又写访友不遇的苦恼”错误。颔联的意思是:半年没有见到友人,山中的风光依然。诗中未体现“访友不遇的苦恼”之情。一 二 三 四 五 六2.金圣叹评此诗,访友不得,“于怀虽不大佳,于兴亦不大恶也”,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诗人拜访友人而不得见面,一定有惋惜、怅惘之情;虽然不遇友人,不妨暂且观其山居,以尽访友之兴;仰见峰峦红霞,俯瞰曲水绿湾,想到友人身在其间的雅趣,亦不失访友之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一 二 三 四 五 六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9分)周德万携孥赴龙舒法曹,道过水阳相见,留别女弟范成大草草相逢小驻船,一杯和泪饮江天。妹孤
3、忍使行千里,兄老那堪别数年。马转不容吾怅望,橹鸣肯为汝留连?神如相此俱强健,绿发归来慰眼前。一 二 三 四 五 六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标题交代了本诗的创作背景,点明了本诗的题材,也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B.第一句中“小驻船”突出了此次兄妹相逢的匆忙,也与诗歌第五、六句相互照应。C.第三句中“忍”字与鹊桥仙“忍顾鹊桥归路”中的“忍”字用法有相同之处。D.最后两句表达诗人的愿望:大家能身体健康,即使满头白发时相聚亦可得到安慰。D 解析 D项,“即使满头白发时相聚”说法错误,“绿发”应该理解为“黑发”。一 二 三 四 五 六4.请结合诗句分析“一杯和泪饮江
4、天”中的“泪”包含的复杂情感。(6分)参考答案久别重逢,喜极而泣。兄妹二人在水阳相见,泪中含有惊喜。为妹妹长途奔波的劳苦和孤寂而担忧。“妹孤”是第一层,“忍使行千里”是第二层,两种担忧叠加在一起,因而流泪。因刚见面就要匆匆分别而伤心,更因再次久别而悲伤。“马转”“橹鸣”的催促让诗人“怅望”,想到自己渐渐老去却又要久别,不禁流泪。(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三、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56题。(9分)咏史龚自珍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注金粉:这里指景象繁华。牢盆狎客:指依附权门
5、的帮闲幕客。团扇才人:指像东晋重臣王导之孙王珉一类整天手摇白团扇,谈玄论佛的贵族子弟。为稻粱谋:为生活打算。田横:秦末群雄之一,陈胜吴广起义后,田横与田儋、田荣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据齐地为王。刘邦统一天下后派人招抚,田横不肯归顺而自杀。一 二 三 四 五 六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时的江南名士或依附权门窃据要职,或明哲保身埋头著书,诗中写出了他们的庸俗苟安之状。B.本诗题为咏史实则讽时,借古讽今含意深邃,无情地鞭挞了当时现实社会的腐朽没落。C.颔联具体揭示了“名流”们祸国殃民的罪恶和老百姓遭受欺压的苦难,表达了诗人的愤懑之情。D.文字狱是清统治者迫害知
6、识分子的一种冤狱,诗人对清统治者利用文字狱镇压士人的行为愤恨不满。C解析 C项,颔联没有具体揭示“名流们祸国殃民的罪恶和老百姓遭受欺压的苦难”,主要表现士人在文字狱高压政策下的处境和苟安态度。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一 二 三 四 五 六6.本诗尾联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 不同。本诗尾联借用“田横抗汉”典故,揭露了清政府对士人采取的思想压制和笼络政策的欺骗性,表达了诗人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和批评。己亥杂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希望清政府能破格荐用人才,以出现一个崭新的政治局面,显示出诗人对社会变革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213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