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复习任务群6 古代诗歌鉴赏 练案58 品味炼字之妙(含诗眼)课件.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复习任务群6 古代诗歌鉴赏 练案58 品味炼字之妙含诗眼课件 适用于 新高 新教材 备战 2025 高考 语文 一轮
- 资源描述:
-
1、练案58 品味炼字之妙(含诗眼)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一、(2023黑龙江哈尔滨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9分)崖门谒三忠祠陈恭尹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拜古祠。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注崖门:崖门山,南宋末年为抗元的最后据点。三忠祠:为纪念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所建的祠堂。十载:诗人作此诗时明朝灭亡已十年有余,故云。旧碑:指表彰三忠的碑文。一 二 三 四 五 六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登上崖门山,听萧萧风起,看波浪翻滚,感慨遥深,苍凉沉郁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
2、B.三忠祠荒凉的大殿上,传来杜鹃啼叫,令诗人产生了亡国哀思,也理解了那些愁苦之人流连此地的初衷。C.在海港入口处有上、下海门之别,此时锦绣河山已无华夷之限,呈现出天下太平的和乐景象。D.尾联与首联形成呼应,“艰难”紧扣“风”“波浪”,由于风浪巨大造成停船登岸十分困难。A 解析 B项,“理解了那些愁苦之人流连此地的初衷”错误,“愁人”是指诗人自己,是为故国忧愁的人。C项,“呈现出天下太平的和乐景象”错误,结合“诗人作此诗时明朝灭亡已十年有余”的注释可推知,表达的是对清朝统治者的痛恨。D项,“由于风浪巨大造成停船登岸十分困难”错误,“艰难”主要指生活充满了艰难险恶。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一 二 三
3、 四 五 六2.本诗尾句“畏”字意蕴深刻,请结合整首诗进行分析。(6分)参考答案“畏”是“畏惧”之意。三位南宋大臣为抗元而死,诗人对英雄的死难感到悲伤,所以无法去读碑文。自己作为旧朝臣子却苟活于世,感觉愧对三位忠臣,十分自责,故无颜去读碑文。三忠祠如今一片荒芜,苍苔丛生,诗人对英雄已被人遗忘感到伤感,所以不忍去读碑文。一 二 三 四 五 六二、(2023河北秦皇岛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分)奉待严大夫杜甫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常怪偏裨终日待,不知旌节隔年回。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荆门去鹢催。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注严大夫:严武,与杜甫是好友。76
4、2年由蜀入朝,764年重回蜀地镇守。巴徼:指偏远的巴蜀之地。鹢:鸟名,常画在船首。一 二 三 四 五 六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题目中的“奉待”,即“恭敬等待”,表达诗人对严武的期待和推崇景仰。B.前两联写出了诗人对严武镇守地方的济世才能的肯定及对其副将的责怪。C.颈联写诗人为恭候严武,取消了东行计划,表现了对严武的深厚感情。D.尾联直抒胸臆,期盼会面,倾吐心曲,使用反问手法强化了渴望之情。B解析 B项,“对其副将的责怪”错误。颔联的意思是常奇怪副将们为何终日等待严武回来,没想到严武隔年就回来了。表达了其听闻严武又来镇守巴蜀的惊喜之情。一 二 三 四 五 六
5、4.首句拈“喜”字统摄全篇,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喜”在何处。(6分)参考答案在远方异域听说故人要回来,喜在一己;有济世才镇守,喜在全蜀;偏裨待而旌节回,喜在三军;年既老而将遇知音,喜在内心。诗歌围绕“喜”字展开,将诗人等待严武重镇巴蜀的热切之状表现得淋漓尽致。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三、(2023湖南长沙高三联考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9分)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其二)苏洵台省留身凡几岁,江湖得郡喜今行。卧听晓鼓朝眠稳,行入淮流乡味生。细雨满村莼菜长,高风吹旆彩船狞。到家应有壶觞劳,倚赖比邻不畏卿。注台省:中央政府机构。一 二 三 四 五 六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
6、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虚实结合,通过想象友人去潭州的场景来表达对友人“得郡”的心情。B.“稳”写人心无挂碍的安眠,“狞”写风吹船行的气势,用词生动,韵味无穷。C.“细雨满村莼菜长”一句由点到面,由近到远,写出了一幅雨中乡村图。D.苏洵的诗语言明朗,这个特点在这首诗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中有明显体现。C解析 C项,“由点到面,由近到远”分析错误。“细雨满村”是面上的描写,远景;“莼菜长”是点上的描写,近景。因此是“由面到点,由远到近”。一 二 三 四 五 六6.本诗的诗眼是“喜”,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首联写离开朝廷,复知潭州之喜。“台省留身”,在朝廷中做官几年,如今“江湖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215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