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类型新教材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时作业11 谏逐客书 与妻书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4587
  • 上传时间:2025-10-30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62.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教材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时作业11 谏逐客书 与妻书 WORD版含解析 新教材 2020 2021 学年 语文 部编版 必修 下册 课时 作业 11 逐客 WORD 解析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11谏逐客书与妻书第一课时基础巩固谏逐客书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B)A民以殷盛殷:多,众多B功施到今施:施加C是以太山不让土壤让:辞让,拒绝D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傅:附着、加上解析:施:延续。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A遂散六国之从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C而陛下说之,何也D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解析:A项,“从”同“纵”;B项,“内”同“纳”;C项,“说”同“悦”。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例句一致的是(C)例句:西取由余于戎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B故能明其德C.蚕食诸侯D却宾客以业诸侯解析:C项和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A项,使动用法,使来;B项,形容词的

    2、使动用法,使明显;D项,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就霸业。4下面句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C)A民以殷盛,国以富强B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C是以太山不让土壤D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解析:A、C项,介词,因为。B项,介词,依靠,凭借;D项,连词,来。5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A西取由余于戎(状语后置句)B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省略句)C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判断句)D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宾语前置句)解析:D项是定语后置句。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书:不是书信,而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与“表”性质类似。B

    3、丹青: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C陛下:当臣子与帝王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D纵横:合纵连横,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解析: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

    4、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

    5、,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

    6、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窃以为过矣以为:认为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向使:假使C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舍弃,拒绝D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赍:卖解析:赍:送给、付与。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不该驱逐客卿的原因的一组是(C)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

    7、在乎人民也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ABCD解析:是叙说历史。“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是为引出下文议论服务的。是批评秦王驱逐客卿是轻视人才。三项是从驱逐客卿会给秦国带来危害的角度来分析,全都属于不该驱逐客卿的原因。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D)A在文章里,李斯列举了由余、百里奚、商鞅、张仪等客卿对秦国国家强盛富强所作的贡献,以及秦王在日常生活中享用的产于别国的物品,指出“逐客”是因噎废食的行径,必然导致国家的危亡,由此提出延揽人才应该“河海不择细流”。B文章以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和秦昭王四位先王“皆以客之功

    8、”的史实雄辩地说明重用客卿对秦有利。C文章从秦王爱好的色、乐、珠玉都不产于秦,然后反复推论,归结到重色、乐、珠玉而轻人民,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正点到秦王要称霸的雄心。D文章以“太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为喻,说明秦国只有不断扩张领土,才能成就帝王霸业。解析:“说明秦国只有不断扩张领土,才能成就帝王霸业”错误,应该是奉劝秦王不能把六国的人才驱逐出秦国。只有汇集了这些人才的力量,才能统一天下。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译文:假使四位君主拒绝客卿不肯接纳,疏远贤士不肯任用,这就使得国家没有富裕的实际

    9、,秦国没有强大的声望。(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译文:现在却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辞退宾客去辅助诸侯成就功业。解析:(1)向使,假使;却客,拒绝客卿;内,同“纳”,接纳;疏,疏远;是,这。(2)乃,却;黔首,平民、老百姓;资,资助,供给;却,辞退,拒绝;业,使动用法,使成就功业。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公平与效率向来不可分割。扶贫政策讲公平的同时,也应注重效率,建立更灵活的激励机制。一些地方的措施值得借鉴,比如有的地方推行帮扶人与贫困户“双承诺”“双认定”的方法,变“单向输血”为“双向互动”;有的地方

    10、实行扶贫资源差异化分配,以多劳多得的方式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制度建设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我们应当用好的激励制度(我们可以结合这两个特点),来激发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解析:根据首句“公平与效率”的紧密联系,处前半句已经提到“公平”,则此处填入的中心词当为“效率”;该文段主要探讨的是在扶贫工作中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而处“比如”之后都是一些具体探索的例子,处应为举例的总起句;处前半句说的是“制度建设”,后半句“激发”是说作用,结合全文段,此处应该填入“激励制度”的应用。12请根据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语。高新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给政府管理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新的挑

    11、战。网络时代公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并且更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也要求政府不断适应民主、开放、互动的网络生活,积极探索网络时代推进政治民主、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公众是社会管理活动的共同责任承担者,公众参与到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和法制监督过程中,行使参与管理、监督行政的宪法权利和法定权利,形成参与行政、合作行政、共同治理的新格局,这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答:网络时代_公众参与_政府管理解析:提取关键词要掌握语段的主要内容,材料陈述的核心话题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现象”,“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两个词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文段又写了面对这一潮流现象,政府管理应该如何适应,以及这个

    12、现象发生的条件背景:网络时代。从中又可提炼两个关键词:政府管理、网络时代。综合考虑可得出三个关键词为“网络时代、公众参与、政府管理”。与妻书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A称心快意,几家能彀B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C当尽吾意为幸D汝幸而偶我解析:A项,“彀”同“够”;B项,“念”通“廿”;D项,“而”通“尔”。2下列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C)A汝可以模拟得之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C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解析:C项,依稀:古今意思相同,均为“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隐隐约约,若有若无”。A项,模拟:古义指“想象,揣摩”;今义指“模仿”。B项,福利:古

    13、义指“幸福”;今义指“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D项,妻子:古义指“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性的配偶”。3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B)卒不忍独善其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汝幸而偶我瓜分之日可以死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A/B/C/D/解析:是形容词作动词;是名词作动词;是名词作状语;是动词的意动用法。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A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辇来于秦B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为吾与汝双栖之所C汝其勿悲望请其指教D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解析:A项,在/到;B项,替/是;C项,表祈使语气/代词

    14、,她们;D项,两个“而”均表转折。5下列各句中与“必以告妾”省略成分相同的一项是(C)A余自束发读书轩中B不可数计C君与俱来D谁得而族灭也解析:C项与例句一样,省介词宾语“之”。A项,“轩”前省介词“于”。B项,“数”前省介词“以”。D项,“灭”后省动词宾语“之”。6下列句子中,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C)A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B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C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D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解析:“寸管”代指笔。A项,用典;B项,反问;D项,比喻。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又恐汝不察吾衷衷:衷情B虽不谓吾言为是是:正确的C适冬之望日前后适:恰逢D汝其善抚之

    15、,使之肖我肖:像解析:A项,“衷”的意思是“内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

    16、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必不能禁失吾之悲禁:经受B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卒:最终C吾亦既许汝矣许:答应D更恐不胜悲更:更加解析:更:又。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A.B.C.D.解析:A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B项,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介词,把;介词,用。D项,都是判断词“是”。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17、)A文章从文体上看,是一封写给妻子的书信,表面上写的是对妻子的眷恋,实际上是写自己慷慨赴义的决心。B节选部分回忆了与妻子共同生活中的三件小事,这些事虽然都是只言片语,却都能表现作者对妻子的爱。C特别是第二件事,作者回忆婚后生活,夫妻恩爱,携手并肩,窃窃私语,这更加增加了作者离别妻子时的万分悲痛。D第三件小事是作者在赴义之前回家面对妻子的情景,这种欲言又止、呼酒买醉的悲痛心情,实则是出于对妻子的关爱。解析:A项表述错误,文章既有离别妻子的无限的悲痛,又有为国家百姓牺牲“小家”顾“大家”的悲壮。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译文: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瘦弱的身

    18、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2)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译文: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12将下面这个句子用几个单句的形式表达出来。由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导演吴晓江执导,著名编剧龚应恬执笔,广东话剧院倾力演绎的大型话剧与妻书于元月5日晚,在广州黄花岗剧院揭开神秘面纱。答:与妻书于元月5日晚,在广州黄花岗剧院揭开神秘面纱。话剧与妻书由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导演吴晓江执导,著名编剧龚应恬执笔。这部话剧由广东话剧院倾力演绎。13下面是齐豫的歌曲觉(遥寄林觉民)的一段,请根据歌词的特点以及对文意的理解模仿它完成第二段。当我看见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再多

    19、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当我回首我的梦我不得不相信刹那即永恒再难的追寻和遗弃有时候不得不弃第二课时能力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_于中国画的“界画”到底是什么?要言不烦地说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表现对象为建筑,包括车船之类;二是会用到特定的工具界尺。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物虽不用器械,但有屋宇之类,是利用器械的。我看是一枝界尺,还有一枝半圆的木杆,将这靠住毛笔,紧紧捏着,挨了界尺划过去,便既不弯曲,也无粗细了,这种图谓之界画。”界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是以类似建筑工程图纸的样式出现的。在战国时期就有“齐王起九重台,召敬君图之”的记载。汉代则有汉麟阁图甘泉宫图。南北朝的时候,很多画家_到佛教

    20、建筑的设计绘画之中。早期的界画之所以作为建筑工程图纸,是因为从整体布局,到榫卯结构,都不可以有差错,必须非常仔细。自汉魏六朝以来,一直有大画家擅长画这类画,比如六朝的陆探微和顾恺之都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他们逐渐提高并丰富了界画的一些技法。唐代“画圣”吴道子则能“不假界笔直尺”,徒手就可以画出界画。正是由于这些_的画家,促使界画的_逐步加强,使其脱离了原始的建筑工程图纸形态,进而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晚唐到宋元年间,界画成了独立的画科,一般以楼阁为主体,山水为背景,人物舟车为点缀。到了元代,书画典籍里正式出现了“界画”的称谓。盛熙明图画考中记载:“今之画者,多用直尺,一就界画,分成斗栱。”

    21、又如汤垕的古今画鉴中写道:“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A附属参加出类拔萃艺术性B隶属参与超群绝伦艺术性C隶属参加出类拔萃真实性D附属参与超群绝伦真实性解析:隶属:(区域、机构等)受管辖;从属。附属:依附;归属。这里是说“界画”与“中国画”的关系,二者并非主从关系,应用“隶属”。参与: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参加: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这里是说“佛教建筑的设计绘画”,应用“参与”。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超群绝伦: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这里指那些超出同辈的画家,应用“超群绝伦”。艺术性:文学艺术作品通

    22、过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以及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的程度。真实性:文学艺术作品拘泥于真实、艺术性较差的特点。这里是说大画家参与其中,“逐渐提高并丰富了界画的一些技法”,应用“艺术性”。故选B。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A使其脱离了建筑工程图纸原始的形态,进而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B使其脱离了原始的建筑工程图纸形态,进而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C使其脱离了建筑工程图纸原始的形态,进而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D使其脱离了建筑原始的工程图纸形态,进而展现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解析:原句的错误有:词序不当,“

    23、原始的”应修饰“形态”;“进而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谓语残缺,应在“具有”前加“成为”。故选A。3下列根据文中内容给“界画”所下定义,最恰当的一项是(D)A界画指画家作画时使用界尺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主要用于描绘亭台楼阁或舟车。B界画指画家参与佛教建筑绘画的从整体布局到榫卯结构都非常细致的早期建筑工程图。C界画指一种用界尺画线的绘画技法。内容以建筑为主,山水为背景,人物舟车为点缀。D界画指用界尺画线并细腻画出的以建筑为主,山水为背景,人物舟车为点缀的绘画作品。解析:材料第一段介绍界画的对象和工具;第二段介绍界画的历史,最早类似于建筑工程图纸;第三段介绍画家参与,使其逐渐脱离图纸形式,成为

    24、艺术作品;第四段介绍最后成型的界画的主题、背景、点缀等。根据分析可知,界画是一种绘画作品。故选D。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朋友,你自己去寻出一个本不成问题的问题:人生有什么意义?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一个人与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

    25、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就无穷了。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着做点儿有意义的事。解析:处需要和后面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衔接;处需要和前面“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衔接,同时后面的部分也有一定的提示;处应与前面“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衔接。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个字。与妻书的感人,最重要的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

    26、,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虽然已时隔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答:与妻书以对妻子的深情和为国捐躯的激情感动世人。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逐客书用“(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十分形象。(2)与妻书中,作者用八个字概括了没有几家可以过上称心快意生活的原因,这八个字是:“遍地腥云,满街狼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

    27、称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李斯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

    28、,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官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29、正确的一项是(D)A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B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C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D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解析:句中“沙丘”作“至”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公子扶苏”是一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30、,不正确的一项是(C)A陛下,原来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后来借用为对帝王的敬称。B会稽,中国古代郡名,因会稽山而得名,秦朝始置。今一般为绍兴的别称。C崩,古代指帝王和王后去世,也叫“驾崩”,而诸侯和大夫去世称“薨”。D太子,我国封建时代帝王法定继承人的称谓。有时也用东宫来借指太子。解析:C项,“诸侯和大夫去世称薨”错,大夫去世称“卒”。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李斯借秦始皇让他处理淳于越谏言的机会,促使秦始皇没收并焚烧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文章。B李斯为秦初统治秩序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修明法制、制定律令、统一文字、平定四方少数民族等,他都出了不少力。C李斯的

    31、大儿子李由请假回咸阳,在家中设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向李由敬酒祝贺,李斯慨然长叹,不知道归宿在何方。D秦始皇死后,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没有正式确立太子,于是跟宦官赵高等人一起隐瞒秦始皇病逝的消息。解析:C项,是李斯设酒宴,百官向李斯敬酒祝贺,不是李由。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李斯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译文:李斯认为他的说法是荒谬的,废黜了他的言辞,就上书给皇帝。(2)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译文: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里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驽钝低下,于是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解析:(1)谬:意动用法,认为荒谬。绌:废黜。辞:言辞。(2)

    32、黔首:百姓。驽:驽钝。下:低下。擢:提拔。参考译文: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招待群臣,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称颂秦始皇的武威盛德。齐人淳于越进谏说:“现在陛下您虽统一天下,但子弟却还是平民百姓,若一旦出现了田常、六卿夺权篡位的祸患,在朝中您又没有强有力的辅佐之臣,靠谁来相救呢?事情不效远古而能长久的,我没有听说过。现在周青臣等人又当面阿谀奉承以加重您的错误,不是忠臣。”始皇把这种议论文给丞相李斯处理。李斯认为他的说法是荒谬的,废黜了他的言辞,就上书给皇帝。说:“我请求下令,凡藏有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言论文章的,一律清除。”秦始皇批准了他的建议,没收了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

    33、,来使百姓愚昧无知,使天下人无法用古代之事来批评当前朝廷。修明法制,制定律令,都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统一文字,在全国各地修建离宫别馆。第二年,秦始皇又四处巡视,平定了四方少数民族。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都娶了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给李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慨然长叹道:“哎呀!我听荀卿说过事情忌讳是过分了。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里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驽钝低下,于是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臣子的职位没有比我更高的,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到极点

    34、就要开始衰落,我不知道归宿在何方啊!”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巡行出游会稽山,沿海北上,到达琅邪山。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兼理符节玺令等事,都随同前往。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扶苏因多次直言劝谏皇帝,始皇派他到上郡监督军队,蒙恬任将军,小儿子胡亥很受宠爱,要求随行,始皇答应了。其他的儿子都没跟着去。这一年七月,秦始皇到达沙丘,病得非常严重,命令赵高下诏给公子扶苏说:“把军队交给蒙恬,赶快到咸阳参加葬礼,然后安葬。”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书信和印玺都在赵高手里,只有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和赵高以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始皇去世,其余群臣都不知道。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又没正式确立太子,所以保守秘密,把始皇的尸体安放在辒辌车里,百官奏事及进献饮食还像往常一样,宦官就假托皇帝从车中批复百官上奏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时作业11 谏逐客书 与妻书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58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