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2019)必修下册配套练习:8 中国建筑的特征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2019必修下册配套练习:8 中国建筑的特征 WORD版含解析 新教材 2020 2021 学年 高中语文 人教版 2019 必修 下册 配套 练习 中国建筑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8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8 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纯粹浮雕夹道一幅梁架B游廊 点缀 贯例 砖石墁地C牵搭 素来 装饰 辉煌成就D典范 庭院 横额 匀齐对称【解析】A项,幅副。B项,贯惯。D项,匀均。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 A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B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C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D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
2、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解析】A项,“葱岭”“朝鲜”“缅甸”后的顿号应为逗号。B项,括号放句号前。C项,“影壁”后的顿号应为逗号。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C)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它们看似陈旧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ABC D【解析】这类题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同时要注意隐藏信息。首先应当注意句,因为句很
3、明显是一个带有总结性的句子,而句又明显被镶嵌在句之中,先说文化,后说历史,也就是必在前面,而只有C选项符合推测,所以答案很轻松就选出来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过去五年,中国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从2013年的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全球排名从第20位升至第17位。蓝鲸一号、天眼、大飞机、国产航母,让国人自豪,让世界赞叹。而这些()的成就背后,无一不体现着中国力量的独有优势。中国的创新机制,如同细密如织的神经网络和血管,正不断滋养着中国的经济之躯。重要的是中国有制造重器的另一种重器中国独有的制
4、度沃土,正()起最持久、最深层的创新力量。携带着小乌龟的飞行器已进入云端,全球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在飞翔蓝天,一流的高压输电技术正争宠世间,中国的芯片靶材制造已让人惊叹,年产18季蔬菜的生产线正风光无限。这一个个大国重器的精彩亮相,使中国成为全球创新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4下列各项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A 支撑举世瞩目汇聚B 支撑举世闻名会聚C 支柱举世瞩目会聚D 支柱举世闻名汇聚【解析】支撑:顶住压力使不倒塌。支持局面使不崩溃。作动词或名词。支柱:起支撑作用的柱子,比喻中坚力量。作名词。语境说的是创新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战略中起到支
5、持局面使经济不崩溃的作用,故选用“支撑”。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结合语境中的“蓝鲸一号、天眼、大飞机、国产航母,让国人自豪,让世界赞叹”理解,此处强调的是中国科技进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故选用“举世瞩目”。汇聚:聚集。会聚:成群地聚集。结合语境中的“这一个个大国重器的精彩亮相”分析,此处说的是创新力量在中国大地上聚集,故选用“汇聚”。 5下面的课文文句与文中横线上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B“哦,这真是一群强盗!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C“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
6、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D“就像鲤鱼一样,我们认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悉可见的东西。”【解析】A项,拟人。B项,谐音双关。C项,比喻。D项,猜测性类比,没有修辞格。 6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可以写成“争宠世界的有一流的高压输电技术,中国的芯片靶材制造也让世人惊叹”,但不如原文表达效果好,为什么?请你结合语境进行简析。答:_示例原句好。原句是整句,句式整齐,连贯顺畅,音韵和谐。_【解析】比较这两个句子发现,原句采用主谓结构,采用整句,句式整齐,这样就使语意连贯、顺畅,音韵和谐。改句是把原句的主语“一流的高压输电技术”改为句子的宾语,把谓语部分的“正争宠世间”改为定语“争宠世界的”,但是
7、语境强调的是“输电技术正争宠世间”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而改句“争宠世界的有一流的高压输电技术”表达的是有这样一件事情,至于现在这件事处于何种情况,不知道。所以,无论是从强调的语意 ,还是从句式的使用等方面看,还是原句好。7榫,常用在传统木质结构的建筑或家具中,请根据下面的图示,给“榫”下定义。(不超过50字)答:_示例榫是在传统木质结构的建筑或家具中,在梁与柱之间,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突出的部分。_【解析】示意图中列举了不同种类的“榫”,提取其使用的不同位置的关键词,结合题干中“常用在传统木质结构的建筑或家具中”下定义即可。8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
8、空不超过5个字)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_服务人类(或“以人为本”)_生态和谐_空间舒适_生活节能_【解析】“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这一句是说设计的理念,因为后面说“
9、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这些都是住宅的特点。二、拓展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紫禁城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规划和设计蕴含着我国古代工匠的诸多科学智慧,而其中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即为建筑营造过程中融合的数字智慧。紫禁城的营造尺寸和体量标
10、准都是有讲究的,比如“斗口”与“材份”。“斗口”是紫禁城古建筑的模数标准。紫禁城内所有的建筑,均以斗口尺寸为基准。所谓斗口,即古建筑斗拱的某个指定位置,该位置的尺寸作为整座建筑尺寸的基准,称为1斗口。比如紫禁城某古建筑,柱子直径为6斗口,柱高为58斗口,那么只要确定1斗口的实际尺寸,檐柱直径、檐柱高度就很容易算出来。紫禁城古建筑梁、柱等所有构件尺寸及建筑的总体尺寸,均由斗口尺寸放大而来。“材份”是紫禁城古建筑群体量大小确定的参考标准。对于紫禁城建筑整体而言,其建筑构造组成基本相同,但建筑等级高低不同,建筑体量大小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技术人员通过材份制的方法来实现建筑的快速施工。清朝官方的
11、具体做法为,将建筑用材料大小分为十一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斗口尺寸不同。对于不同的宫殿建筑而言,只需确定其用材等级,即可确定其建筑体量大小。“9”和“5”是紫禁城建筑喜欢使用的数字。我国古人把单数称为“阳数”,双数称为“阴数”。而阳数中,“9”是最大的阳数,寓意数量最多;“5”为居中的阳数,寓意包含东、西、南、北、中的全部空间。数字“9”“5”的组合,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标记,即“九五至尊”,寓意帝王权威的至高无上。古代工匠在营建紫禁城过程中,巧妙地把“9”“5”融入建筑中,来体现紫禁城及其使用者的至高地位。比如,紫禁城重要宫殿的建筑如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等建筑的平面布局都是长度方向为9间、宽度方
12、向为5间的布局方式,来体现“九五至尊”的思想。作为明清时期我国政治权力的中心,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土”字形大台基在平面布局上也有“九五至尊”的概念。台基南北相距234米,东西相距130米,二者之比也刚好为95。这无疑又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摘编自周乾的紫禁城数字趣话)材料二:紫禁城的布局体现着设计者的诸多智慧。“”(甲)的巧思是其中一个明显特征。紫禁城的北面为景山,南面为内金水河。景山是北京城内的制高点,呈东西走向,南北方向狭窄,很像一座屏风。金水河经城隍庙蜿蜒而南,一路弯弯曲曲,过武英殿转而向东,过太和门、文渊阁,从东南角楼下流出紫禁城。金水河不但为紫禁城内的人们提供了排水通道,还和景山相呼
13、应,形成了有山有水、山水协调的审美意象。金水河的河面低于紫禁城的地面,紫禁城的主体部分就建在景山和金水河间的向阳台地上。通过景山和金水河,紫禁城在审美意义上做到了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一致。“负阴抱阳”也是紫禁城布局的一个特色。城内所有重要宫殿面南而立。老子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世间万物都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和谐体。紫禁城重要宫殿建筑坐北朝南,且在南面开设大量门窗,在北面则开设较少门窗。这种布局形式有着地理学上的科学意义:我国的黄河流域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有长达数月的偏北寒风;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东南太平洋上
14、,来自南方致雨的季风,使得温度上升、暑气逼人。在这种地理条件下,建筑朝正南方向最为适宜,北侧封闭以利于御寒,而南侧开设窗户则利用阳光照射和夏季通风。紫禁城布局还有一个特点是“”(乙)。“取正”即建筑布局以南北向为主要轴向方向。这主要源于我国古代工匠依据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施工经验总结,即主座朝南,左右对称。“向心”即所有的次要建筑朝向主要建筑。紫禁城所有的古建筑均以四合院形式为主,其主房朝向均为坐北朝南,厢房朝向均为东西向,面临主房而立。这种向心的建筑风格,不仅使得房屋的间距较小,有利于实现交通的便利性,而且能反映中国古代文化中“中为至尊”“尚中尚大”的思想。同时,这种朝向布置体现了
15、紫禁城古建筑在方位的统一性及协调性,毫无杂乱之感。(摘编自周乾的紫禁城的布局智慧)材料三:紫禁城建造者具有丰富的智慧。他们采取多个科学的采光方法,满足建筑内部的采光需求。“坐北朝南”的布局有利于建筑采光。门窗朝南开的建筑布局称为“坐北朝南”。紫禁城古建筑群中重要的宫殿均为坐北朝南,在建筑南侧通开门窗,北部则大部分为墙体,这种布局方式有利于建筑采光。太和殿南立面共有11个开间(开间即在长度方向上的柱距),每个开间均设有隔扇门或窗。当隔扇门及窗开启时,殿外的光线很容易照射进来。屋檐起翘有利于光源的引入。紫禁城古建筑屋顶檐部向外挑出(一般为柱高的1/3左右),并略带上翘的弧度,形成优美的曲线,称为挑
16、檐。这种曲线形屋面檐口上翘的做法,遮蔽阳光少,有利于建筑内部的采光。紫禁城古建筑挑檐做法与现代建筑挑檐有明显区别。现代建筑一般没有大的挑檐,太阳光透过窗玻璃直接进入室内,使室内明亮。在夏季过量光线射入室内同时会带进大量热量,导致空调能耗的上升。因为窗口亮度较高,给室内的人们带来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的干扰。相比而言,紫禁城古建筑的大挑檐阻挡了大量直射光经由门窗直接射入殿内,少部分直射光射入建筑地面,经由地面漫反射到殿内其他地方。外部直射光经过挑檐的过滤和遮挡变得柔和。不仅如此,紫禁城古建筑挑檐做法在夏天有利于避免阳光在正午时间照入室内,而在冬天正午时分阳光则恰能照入建筑最深处,以获得建筑内部最佳的
17、采光效果。建筑内部的材料可反射光源。紫禁城宫殿建筑的采光离不开光线在建筑内部的反射,而这种反射作用主要通过墙体和地面材料进行。紫禁城建筑内部有光润如玉的金砖地面、朱红的立柱和浅黄色的墙壁,其表面均有光泽,反射率较高;而建筑内部的青绿色的顶棚表面没有光泽,反射率低。前者经光斜向照射时,给人们以质感强烈的感觉,增加了建筑内部的亮度,且由于光影效果,构件表面会出现明暗变化,显出轮廓;后者当阳光照射到其表面上时,则给人们以质感平淡的感觉,表面会反射出较浅的漫射光。另外,光线射入建筑内部后,由于顶棚的反射率低于地面和墙面的反射率,所以投入建筑内部的光线方向是由下向上的,因而建筑内部的下方有着清晰的光影,
18、便于人们在其中活动,而建筑内部的上方给人以柔和之感。这些来自地面的自下而上的光与来自其表面的漫射光,使得紫禁城建筑内部光线亮度适宜,达到视觉与感觉的完美相融。门窗是建筑内部采光的重要通道。紫禁城建筑的早期,门窗都是用纸裱糊的。所用窗户纸质量上乘、采光及防风御寒效果非常好。从清代康熙朝开始,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海关的开放,海上贸易得到发展,平板玻璃也随之输入我国,并开始使用于紫禁城建筑门窗上。玻璃的应用,大大地改善了紫禁城内的采光条件。(摘编自周乾的朝向选材结构,紫禁城里的采光“黑科技”)9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紫禁城建筑营造过程中融合的数字表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
19、。B紫禁城古建筑的梁、柱等所有构件总尺寸基准为一斗口。C数字“9”“5”融入建筑中以体现紫禁城及其使用者的至高地位。D紫禁城建筑体量大小的不同决定了建筑等级高低的不同。【解析】D项,“紫禁城建筑体量大小的不同决定了建筑等级高低的不同”错误,颠倒因果,原文是“但建筑等级高低不同,建筑体量大小也不同”。10根据文意,在甲乙两处填写恰当的内容。答:_示例背山面水(前水背山)、取正向心_【解析】第一处,根据前文“紫禁城的布局体现着设计者的诸多智慧”,和后文“紫禁城的北面为景山,南面为内金水河。景山是北京城内的制高点,呈东西走向,南北方向狭窄,很像一座屏风”可知,紫禁城坐北朝南,背山面水。第二处,由“取
20、正即建筑布局以南北向为主要轴向方向。这主要源于我国古代工匠依据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施工经验总结,即主座朝南,左右对称。向心即所有的次要建筑朝向主要建筑。紫禁城所有的古建筑均以四合院形式为主,其主房朝向均为坐北朝南,厢房朝向均为东西向,面临主房而立。这种向心的建筑风格”,可知特点是“取正向心”。11下列有关紫禁城“负阴抱阳”的布局特色,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A紫禁城内所有宫殿均面南而立,背阴而向阳。B紫禁城重要宫殿南面开设门窗较多,北面较少。C紫禁城背阴向阳的建筑布局适应中国的地理条件。D紫禁城“负阴抱阳”的建筑布局符合老子的观点。【解析】A项,“紫禁城内所有宫殿均面南而立,背阴而向
21、阳”错误,原文是“城内所有重要宫殿面南而立”,可见是“所有重要宫殿”,选项扩大范围。12下列关于紫禁城内部设计不利于反光的一项是(D) A光润如玉的地面 B浅黄色的墙壁C质感强烈的立柱 D青绿色的顶棚【解析】D项,由“紫禁城建筑内部有光润如玉的金砖地面、朱红的立柱和浅黄色的墙壁,其表面均有光泽,反射率较高;而建筑内部的青绿色的顶棚表面没有光泽,反射率低”可知,“青绿色的顶棚”不利于反光。1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归纳概括紫禁城建筑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哪些观念。答:_示例紫禁城喜欢使用“九”“五”数字,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九五至尊,帝王权威至高无上的思想,紫禁城布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体现了天人合一,
22、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紫禁城布局取正向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为至尊”“尚尊尚大”的思想。答案要点:九五至尊,天人合一,阴阳和谐,中为至尊(尚尊尚大)等等。_【解析】由材料一“我国古人把单数称为阳数,双数称为阴数。而阳数中,9是最大的阳数,寓意数量最多;5为居中的阳数,寓意包含东、西、南、北、中的全部空间。数字95的组合,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标记,即九五至尊,寓意帝王权威的至高无上”可以概括出第一点;由材料二“通过景山和金水河,紫禁城在审美意义上做到了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一致”“意思是世间万物都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和谐体。紫禁城重要宫殿建筑坐北朝南,且在南面开设大量门窗,在北面则
23、开设较少门窗”可以概括出第二点;由材料二“这种向心的建筑风格,不仅使得房屋的间距较小,有利于实现交通的便利性,而且能反映中国古代文化中中为至尊尚中尚大的思想”可以概括出第三点。阅读提升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1925年,他当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专业。他的父亲梁启超给他寄来一本书,是北宋李诫写的营造法式。但这本书像天书一样难以读懂,因为那是北宋时代的书。后来,梁思成通过对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应县木塔、蓟县的独乐寺观音阁等一系列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的研究,他终于初步破译了营造法式的密码。特别是在对独乐寺观音阁的研究中,他发现,这座建筑虽然有成千上万个木构件,居然一共只有
24、6种规格。营造法式里说:“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这句话简单来说,是指一座木结构建筑浑身上下的各种尺寸,其实都是以材为基本的模数。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标准材可以在一个工厂里大量地生产,然后搬到工地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中国古建筑建造的速度。比方,唐长安的皇宫,面积大概3倍于今天的北京故宫,仅10个月时间建成。中国古代建筑的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真是多快好省。林徽因后来在给梁思成的著作清式营造则例写的序言中说,像营造法式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的设计,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真髓所在。(摘编自王南中国古建筑的营造密码,有删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74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