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铜山县夹河中学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第五专题《西塞山怀古》导学案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宋词选读 西塞山怀古
- 资源描述:
-
1、铜山区夹河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教学案课题 :西塞山怀古编制人:杨猛审核人:郭云宾课时:1日期 :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生平以及诗人所处时代的政治格局。2、掌握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3、结合背景把握诗歌内容与深刻的寓意。学习重难点:掌握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结合背景把握诗歌内容与深刻的寓意。学习过程学生活动部分个性学习部分一、赏析准备阅读非常学案P37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1、刘禹锡,字,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并称“”,与、合称“三杰”,并与合称“刘白”,著有。2、基础知识:注音:王濬()黯然()降幡()芦荻()3、咏史诗: 古人写咏史诗,往往将史实
2、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有的咏史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感慨只是画外音而已。读咏史诗,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评价技巧、手法。在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二、整体感知:初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可分两块:一是;二是。再读诗歌,疏通文意。三、文本研读:1、首联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突出了什么气势?2、 颔联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学生活动部分个性学习部分装订线3,颈联中中包含对国家兴亡怎样的观点(兴亡的关键因素)?4,尾联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课堂小结:请结合背景和诗歌内容,说说本诗的深刻寓意。当堂检测:阅读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一诗,回答问题。1.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中间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3.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课后作业:完成非常学案P37课后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332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课件:16孤独之旅 (共22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