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语文学案 高中《唐诗宋词选读》之 第一专题《春夜别友人》导学案(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宋词选读 春夜别友人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学习目标:1.了解陈子昂的生平。2.理解诗歌表现的内容、感情。3.体会本文炼字艺术。教学重点:重点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和转换表达离情别意意的。教学难点:1.体会炼字艺术。 2.理解诗歌表现的内容。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知识补充】1.了解作者: 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有陈子昂集。陈子昂主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的诗风,恢复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托,提倡汉魏风骨。存诗100余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和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进步
2、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2.背景简介: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共有两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面对金樽美酒。他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离情,抒发自己的远大怀抱。这首离别之作,就从眼前宴会的情景落笔。【自主学习】自由读诗,思考问题(1)自由读诗,找出主旨句。 _(2) 诗中哪些词语写了“夜”? _(3)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别”?_(4)全诗在时间上有一个怎样的流转变化? _(5)全诗在空间上
3、有怎样的流转变化?_【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讨论并展示下列问题)1.品味语言。(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对”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2)你认为“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中哪些字用得好,加以赏析。 (3)最后两句“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中哪个字最能体现离别哀愁? 2.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3.试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知识拓展】送别诗1.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374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语文推荐】四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人教新课标 (共20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