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类型【语文】人教版必修3学年同步教学案:第11课 师说 人教新课标.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3941
  • 上传时间:2025-10-31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31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语文 【语文】人教版必修3学年同步教学案:第11课 师说 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 学年 同步 教学 11 新课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11课师说一、实词1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或师焉,或不焉:_点拨“受”通“授”,传授。“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2一词多义道传师惑无点拨道理/风尚/说/道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流传/传授/驿站,客舍军队,名词/老师,名词/学习,名词用作动词/乐官,乐师,名词疑惑/迷惑,欺骗/糊涂/名词用作动词,有了疑惑无论,连词/没有,动词3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今义:_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_今义:_小学而大遗古义:_今义:_吾从而师之古义:_今义:_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_今义:_点拨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

    2、:一般人。今义:大家,很多人。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初等教育的学校。古义:是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今义:一个词,表目的或结果。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4词类活用吾师道也:_来源:高&考%资(源#网吾从而师之:_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而耻学于师:_圣人之所以为圣:_不耻相师:_孔子师郯子:_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于其身也,则耻师焉:_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_圣益圣,愚益愚:_点拨名词用作动词,学习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名词用作动词,低于名词用作动词,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3、为耻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二、虚词来源:高&考%资(源#网1之2其点拨1.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代“子”/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2.作代词,“他”/指示代词,“那些”/人称代词,“他们”/人称代词,“他”/人称代词,作定语,“他们的”/句中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句中语气副词,表感叹语气,“多么”三、句式来源:K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_2而耻学于师:_3师不必贤于弟子:_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_6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_8不拘于时:_点拨1

    4、.宾语前置句23介词结构后置句4.判断句用“者,也”表示判断5.判断句,用“也”表示判断6.省略句,“先”后省略“生于吾乎”7.省略句,“及”后省略宾语“之”8.被动句,“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四、名句积累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五、课文理解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全文是怎样围绕该中心论点展开的?点拨全文的中心论点是“学必有师”“唯道是学”

    5、。文章出言破题,抓住中心,高屋建瓴,提出全篇纲领性的论题,全文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反复进行论证。第二段和第三段中派生出的“圣人犹且从师”“不耻相师”“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等分论点,都是从某一个方面来进一步阐明中心论点的。末段看似是无关紧要的交代,实则是以李蟠为例,说明今之贤士也从师求学,是全文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紧扣文章的中心。总之,本文结构严谨,不生枝蔓;论点明确,中心突出。2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应作怎样的理解?点拨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

    6、。“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3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有何特点?点拨文章第二段以“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起句,针对“耻学于师”的现象,展开了三重对比。纵比:古之圣人才智高,犹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而耻学于师。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大遗。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4师说以其雄辩的力量和

    7、不容置疑的气势享誉文坛,被人们广为传诵。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点拨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的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掖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一、中心主旨本文通过阐明从师学道的重要性,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并以孔子为例论证“圣人无常

    8、师”,论述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中心论点,表现反抗流俗、抗颜为师的态度和勇气。二、写作特色1立论鲜明,中心突出。见“要点突破”中“五、课文理解”的第1题答案。2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文章第二段运用三组对比,揭示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心态及后果,作者主张从师的观点不言自明。第三段引用孔子的言论,增强了说服力。3以丰富的表达语气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

    9、,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三、结构图解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四、古今对译(45分钟,90分)一、基础知识(21分,14题,每小题3分,第5题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孰(sh)苌弘(chn)经传(zhun)针砭时弊(bin)B谀(y) 句读(du) 谄媚(chn) 不拘于时(

    10、j)C郯(dn) 严谨(jn) 或不焉(fu) 惑之不解(hu)D聃(dn) 贻之(y) 师襄(xin) 以资切磋(chu)来源:K答案B解析A项“砭”应读bin。C项“郯”应读tn,“谨”应读jn,“否”应读fu。D项“磋”应读cu。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无贵无贱(无论,不分)B小学而大遗 (丢弃)C作师说以贻之 (赠送)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身体)答案D解析身:自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B吾未见其明也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其可怪也欤答案D解析A、B、C三项为代词。D项为语气副词,用在句首,表示反问。

    1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解析B项益:副词,更加。A项贤:名词,才能/形容词,高明。C项名词,道理/名词,风尚。D项师:名词,老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5默写。(1)古之学者必有师。_,_。(2)是故_,_,_,师之所存也。(3)是故_,_,_,_,如是而已。答案(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二、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69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12、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6下列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拘于时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何陋之有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答案C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宾语

    13、前置句。A项为被动句。B项为定语后置句。D项为判断句。7下列句子中加点“惑”字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来源:高&考%资(源#网C其为惑也,终不解矣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答案D解析A、B、C三项指疑难问题。D项指糊涂。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上态度是不同的。来源:高&考%资(源#网B本段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原则,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C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D本段从论证方式上来看,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

    14、和“君子”,从反面论证了观点。答案B解析本段还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9翻译下列语句。(6分)(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分)(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分)答案(1)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2)不懂得文辞休止和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这种人(是)明智的。三、课堂延伸(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

    15、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元和初,召为国子博士,迁都官员外郎。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礼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

    16、均子锷凡鄙,迁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乃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乃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

    17、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常以为自魏、晋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不复振起矣。故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注量移:被贬边远地区的官员,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容悴:兴衰。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投:投送B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 延:延请C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 鄙:鄙陋D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 振:传开答案B解析延:扩展,可引申为传布。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8、3分)()A.B.C.D.答案B解析B项,两个“之”都是代词,他。A项,前者介词,表被动;后者介词,在。C项,前者介词,凭借;后者介词,把。D项,前者语气词,不译;后者兼词,于此。1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能体现韩愈真率、坚正性格特点的一组是(3分)()宫市之弊,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乃呼其字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ABCD答案D解析句介绍他的遭遇及成文原因,句是说他交往庸俗之人的事,是说他偏袒或疏漏。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愈

    19、等到考中进士后,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传布他的名声,他因此很快就出了名。B韩愈曾上几千字的奏章诉说宫市的弊端,触怒了皇上,皇上就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C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韩愈的进学解很同情他,因为韩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做礼部郎中、史馆修撰,编写史书。D本文叙述了他在仕途起伏的经历,称赞了他的真诚、直率的品格和他的文学成就,但也写了他高傲自大的性格特点。答案D解析“高傲自大”错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9分)(1)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乃呼其字。 (2)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3)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

    20、顾。答案(1)近日裴锷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赠序给他送行,(文中)竟称呼裴锷的字。(2)当时最早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是李愬),他的功劳最大,李愬为此事生气。(3)但看到那些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参考译文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做官也不出名。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来督促。等到考取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传布他的名声,因此他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做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

    21、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他去做佐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在处理事务上笨拙。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再后来升为监察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专心于事务。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到阳山县做县令,后来酌情转到江陵府做掾曹。元和初年,召韩愈去做国子博士,后来又任命为都官员外郎(大概相当于什么候补委员之类)。韩愈自己觉得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排挤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明心志。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为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做礼部郎中和史

    22、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又提升为负责绩效考评的人力资源部官员,起草政令,然后封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翻出他以前的旧事,说韩愈曾经降职到江陵府做属官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用比较优厚的条件招待韩愈,裴均的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日裴锷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赠序给他送行,(文中)竟称呼裴锷的字。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这事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做他的行军司马。淮西和蔡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他凭借功劳被授予刑部侍郎,于是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中多处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当时最早进

    23、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是李愬),他的功劳最大,李愬为此事生气。李愬的妻子进入皇宫,就(向宪宗)控诉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宪宗皇帝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升沉,他总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好,当时这两位名声没有人知道,也未曾显达,韩愈不辞寒暑,在公卿之间给他俩说好话,推荐他俩,其中张籍最终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常常在办完公事有空睱的时候,就(跟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和过去一样。但看到那些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对后进之士则奖掖鼓励,十

    24、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虽然有时弄得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却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他总是把兴起名教、弘扬奖励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他曾经说道自从魏晋以来,写文章的人大多拘泥赋体,可是经书典籍的意旨、司马迁、扬雄的文风,不再有振作起来的迹象呀。所以韩愈写的文章,都要回归近体风格,抒情达意,他自称一家新风。后来的学者,都师法韩愈文风。当时写文章的人很多,没有能超过他的,所以人们都称赞“韩文”。四、语言运用(13分)来源:高&考%资(源#网15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班级开展了给老师制作贺卡和为老师拟写对联的活动。请你在贺卡上写一段祝福语并拟写一副对联。(4分)(1)祝福语:_(2)对联:_答案(1)像天空一样高

    25、远的是您的胸怀,像大山一样深重的是您的恩情。我愿将我的感激和祝福,浓缩成对您的真挚祝愿,愿您的每一年、每一天都充满幸福和喜悦!祝老师节日快乐!(2)三尺讲台笔霜染白青春鬓,一片丹心热血铸就栋梁材。16毕业前夕,少不了留言赠别。请你参照例句,分别以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老师的身份,给同学写一则赠言。(6分)例句:英语老师人生可以有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但绝不能有一般过去时和将来时。答案(1)语文老师人生可以有逗号、感叹号、省略号,但不能有句号。(2)数学老师人生有曲线、抛物线,但绝对没有直线。(3)物理老师人生的痛苦有裂变、聚变、衰变,但绝对没有永恒的不变。(4)化学老师人生的方程

    26、也需配平,痛苦和欢乐共存,既要感谢欢乐,也要感谢痛苦。(5)历史老师曾经的辉煌,只能说明过去,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历史的改写依然要靠我们自己。(6)地理老师人生和地质勘探不一样,可以向前看、向上看、向左看、向右看,但绝对不能向后看、向下看。17阅读台湾诗人蒋勋的短诗笔,然后用评论性的语言阐释作者在诗中表达的观点。(3分)笔好像我新长出的一根手指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所以我总觉得出你应该流出红色的血液而不是黑色的墨汁答案写诗(写作)应该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而不能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意思对即可,但语言须“平实”。)五、随堂练笔(20分)18师说中写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对这句话,你怎么看?请写一段文字,谈谈自己的看法, 400字左右。答案略。- 1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语文】人教版必修3学年同步教学案:第11课 师说 人教新课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394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