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1诺亚方舟_语文S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6591
  • 上传时间:2025-10-31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46.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31 诺亚方舟 语文
    资源描述:

    1、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第31课诺亚方舟教学设计“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

    2、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

    3、意基本一致。课题 诺亚方舟单元第八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舟、充、陆、洪、鸽、灾、备、暴、退”9个生字并会写。2、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故事的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人物的聪明与机智。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诺亚方舟”的由来,并理解本文所含的寓意。知识目标学会用词语写句子,学会本课生字词。重点1、识字、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2、指导学生学习写打比方的句子。学法问题学习教法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同学们,如果要在海上行驶需要坐什么交通工

    4、具?(演示第2张幻灯片)那如果发水了之后,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能够让我们躲避洪水?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船”的故事。(演示第3张幻灯片)船船读课题诺亚方舟 让学生理解“船”这种交通工具的作用。讲授新课一、认读生字。(演示第4、5张幻灯片)1、读准读好课文生字。(遇到困难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2、结合课文标注,灵活多样的识记生字。3、了解自学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识记“舟”等字并能组词)(2)做动作学习生字。(识记“陆、洪、灾”等字。)4、交流识字方法和经验。5、分小组巩固与交流,看谁记得生字又快又多。二、精读课文。1、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演示第6张幻灯片)2、

    5、“诺亚方舟”这里“舟”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叫做“方舟”?是谁造的“方舟”?造“方舟”用来干什么?2、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看一看故事是怎样发生的?(演示第8-13张幻灯片)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特大洪灾。暴雨像瀑布似的从天上倾泻下来。洪水淹没了农田、村庄和城堡。人们纷纷向地势高的地方逃命。可是水越涨越高,把高原和山脉也淹没了。(1) 这是什么时候的故事呢?(2) 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特大”:特别巨大。(3) 这里形容洪灾的有一个比喻句是哪句话?“倾泻”:大量的水从高处急速流下。(4) 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里用“像似的”写句子。月亮像玉盘似的挂在天上。老师像园丁似的培育

    6、祖国的花朵。(5)那人们会怎么办呢?(6)这样做有用吗?(7)从哪可以看出来?(8) 认读多音字。 m(淹没) s(似乎)没 似 mi(没有) sh(似的)3、 是啊,这么大的洪水,把高高的高原和山脉都淹没了,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诺亚是怎样做的。(读第二自然段)(演示第14-18张幻灯片)当时有一个叫诺亚的年轻人,用又大又粗的木头,建造了一条巨大的方方正正的船。大船上装着各种动物,以及各种农作物的种子,还储备了充足的食品。一家人躲到了船上,在茫茫的水面上漂流。(1) 诺亚是怎样做的呢?(2) 他是用什么造的船呢?(3) “又大又粗”说明了什么?“又”表示重复或继续,这里指更进一层。(4) 他建了一

    7、条什么样的船?为什么造“巨大”的船?巨大:体积或容积极其大。(5)他建造了一条又大又结实的大船,那船上都装着什么呢?(6) 这里用“又又”写句子。她又爱唱歌又爱跳舞。秋天的苹果熟了,又大又红。5、那大雨下了多少天?(演示第19-22张幻灯片)(1) “一连”说明了什么?(2) 下了这么长时间的雨,还能看到地面吗? 从哪可以看出来?“一望无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3) 那诺亚想知道大水退了没有怎么办呢?(4) 乌鸦告诉了诺亚消息了吗? 为什么呢? 同学们,你们想一下,乌鸦为什么没有回来呢?6、 放出去让查探情况的乌鸦没有音讯,那诺亚又怎样做的呢?(演示第23-26张幻灯片)(1)这次

    8、鸽子回来没有?(2)鸽子是怎样飞回来的?(3) 人们看到鸽子回来后是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 人们根据什么判断出“水已经退了,地面露出来了”呢? 为什么凭借“橄榄树的嫩枝”判断出“水已经退了,地面露出来了”呢?(4) 认读多音字: lu(漏水)(漏洞)露 l (露珠)(露天)7、 知道水退了之后,人们是立刻回到陆地上的吗?(演示第27-28张幻灯片) 那是什么时候?这时候,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呢?“又”说明了什么?各种动物都去了哪里呢?8、 诺亚通过他的智慧,使得一些动物和家人躲过了洪灾,后来怎样了呢?我们一起读一下最后一个自然段。(演示第29-32张幻灯片)后来,人们把诺亚建造的那条船叫做“诺亚

    9、方舟”。叼着橄榄枝的鸽子,被人们堪称和平与希望的象征。(1) 人们为什么把诺亚建造的那条船叫做“诺亚方舟”?(2) 谁是和平与希望的象征呢?(3) 为什么“鸽子”和“橄榄枝”被看作和平与希望的象征呢?9、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什么传说故事吗?和大家说一说吧。(演示第33张幻灯片) 传说,有一天八仙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本来,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纯阳偏偏别出心裁,提出要乘船过海,观赏海景。他拿来铁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抛,喝声”变,顿时变成一艘宽敞、漂亮的大龙船,八位大仙坐船观景,喝酒斗歌,好不热闹。三、巩固提升(演示第34、35张幻灯片)1、诺亚放出了几次动物打探消息?分别是什么?带来了什

    10、么消息?2次。分别是乌鸦和鸽子。乌鸦没回来,鸽子叼来了橄榄枝。2、 “鸽子”和“橄榄枝”被人们看作什么? 和平和希望的象征。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输出字的读音。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讲的是诺亚方舟的故事及和平的象征。船这条船是一条方方正正的船。诺亚躲避洪水。很久很久以前发生了一次特大洪灾。暴雨像瀑布似的从天上倾泻下来。把暴雨比作瀑布。向地势高的地方逃命。没用。水越涨越高,把高原和山脉也淹没了。造船。又大又粗的木头说明了船坚固、结实。巨大的方方正正的船可以装很多东西。各种动物、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充足的食品和他一家人。一连下了40天。中间没有间断过,这里说明了洪水的巨大。不能。四周是一望

    11、无际的水面。放出了一只乌鸦。没有。乌鸦飞走后没有回来。乌鸦找不到路了;到处都是水,乌鸦没办法落地累死了等。又放出一只鸽子。回来了。嘴里叼着一根橄榄树的嫩枝。欢呼水已经退了,地面露出来了。橄榄树的嫩枝因为大水淹没了高原和高山,如果水没退鸽子是叼不回橄榄树的嫩枝的。不是。等水完全退了以后。大自然又充满了生机勃勃。在洪水之前大自然就是生机勃勃的。散布到世界各个角落。因为诺亚建的那条船是方方正正的,人们为了纪念诺亚,因此叫做“诺亚方舟”。鸽子、橄榄枝。在人们最无助的时候,鸽子叼来了橄榄枝,告诉人们洪水退却,和平即将到了,给了人们希望。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识记生字。培养学生阅读、总结能力。学习找比喻句及比体和喻体及练习写句子。让学生体会洪灾的巨大。认读多音字。让学生理解诺亚造这条方舟的作用。练习写句子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学会前后联系,思考、分析、判断。认读多音字。让学生明白和平与希望的象征。讲述自己知道的童话故事。学会归纳总结。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传说,讲的是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洪灾,一个叫诺亚的人造了一条巨大的船,在茫茫的水面上漂流躲过了洪水。雨停后,诺亚放出一只鸽子,鸽子叼着橄榄枝飞回,人们知道洪水已经开始退了,平安已经到来,后人以鸽子和橄榄枝被看作和平和希望的象征。板书 诺亚方舟 人们 逃命 被淹没洪水 诺亚 造方舟 躲过灾难没 回 叼回橄榄枝 来 乌鸦 鸽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1诺亚方舟_语文S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659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现代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现代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空虚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空虚的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古诗文默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古诗文默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空洞无物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空洞无物的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古诗文默写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古诗文默写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稳妥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稳妥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八 现代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八 现代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移动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移动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称呼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称呼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积累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积累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积年累月的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积年累月的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秀丽的同义词和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秀丽的同义词和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二 词语理解与运用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二 词语理解与运用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病句修改与辨析(含语法知识)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病句修改与辨析(含语法知识)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成语解释.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句子运用(病句、衔接、仿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句子运用(病句、衔接、仿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破绽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破绽的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古诗文默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古诗文默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石沉大海的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石沉大海的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石室金匮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石室金匮成语解释.doc
  • 2021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基础知识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2021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基础知识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矗立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矗立的近义词.doc
  •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
  • 2021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学文化常识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2021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学文化常识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字音字形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字音字形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眼力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眼力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字音字形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字音字形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眷恋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眷恋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真金不怕火炼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真金不怕火炼的近义词.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