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1诺亚方舟_语文S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31 诺亚方舟 语文
- 资源描述:
-
1、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第31课诺亚方舟教学设计“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
2、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
3、意基本一致。课题 诺亚方舟单元第八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舟、充、陆、洪、鸽、灾、备、暴、退”9个生字并会写。2、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故事的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人物的聪明与机智。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诺亚方舟”的由来,并理解本文所含的寓意。知识目标学会用词语写句子,学会本课生字词。重点1、识字、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2、指导学生学习写打比方的句子。学法问题学习教法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同学们,如果要在海上行驶需要坐什么交通工
4、具?(演示第2张幻灯片)那如果发水了之后,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能够让我们躲避洪水?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船”的故事。(演示第3张幻灯片)船船读课题诺亚方舟 让学生理解“船”这种交通工具的作用。讲授新课一、认读生字。(演示第4、5张幻灯片)1、读准读好课文生字。(遇到困难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2、结合课文标注,灵活多样的识记生字。3、了解自学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识记“舟”等字并能组词)(2)做动作学习生字。(识记“陆、洪、灾”等字。)4、交流识字方法和经验。5、分小组巩固与交流,看谁记得生字又快又多。二、精读课文。1、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演示第6张幻灯片)2、
5、“诺亚方舟”这里“舟”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叫做“方舟”?是谁造的“方舟”?造“方舟”用来干什么?2、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看一看故事是怎样发生的?(演示第8-13张幻灯片)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特大洪灾。暴雨像瀑布似的从天上倾泻下来。洪水淹没了农田、村庄和城堡。人们纷纷向地势高的地方逃命。可是水越涨越高,把高原和山脉也淹没了。(1) 这是什么时候的故事呢?(2) 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特大”:特别巨大。(3) 这里形容洪灾的有一个比喻句是哪句话?“倾泻”:大量的水从高处急速流下。(4) 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里用“像似的”写句子。月亮像玉盘似的挂在天上。老师像园丁似的培育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夜色|人教(部编版)(2016) (共39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