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 1.2 当仁不让于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案导学设计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二、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于师”是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面对仁德之事,对老师也不必谦让。从这句话里,我们能感受得到孔子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对仁义的重视,我们也能体会到孔子与弟子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尽管绝大多数弟子都比孔子年轻很多,但他从不阻止弟子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是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孔子的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很值得我们深思,尽管他生活在2 500年前的人类文明发祥时期。1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绝”“弥”“疾”和虚词“也”的意义、用法。2分析理解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抱负和思想志趣。3领会孔子跟弟子平等相处的精神,以及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1字音字形绥(s
2、u)喟然(ku)莞尔(wn)偃(yn)箪(dn) 皙(x) 饥馑(jn) 哂(shn)俟(s) 铿(kn) 舞雩(y) 牗(yu)恸(tn)2通假举要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知”通“智”,聪明、智慧道之斯行:“道”通“导”,引导子见南子,子路不说:“说”通“悦”,高兴夫子矢之曰:“矢”通“誓”,发誓毋吾以也:“以”通“已”,停止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同“暮”,晚鼓瑟希:“希”通“稀”,稀疏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其何伤于日月乎:损害绥之斯来:安抚动之斯和:团结协力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坚固,引申为深厚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途径,方法当仁,不让于师:面对予所否者,天厌之:不对,不是,指做事
3、不符合礼异乎三子者之撰:陈述何伤乎:妨碍为国以礼:用(2)一词多义绝弥莫疾也(3)词类活用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名词作状语,沿着台阶所谓立之斯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动之斯和: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发动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博,丰富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尽噫!天丧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丧(4)古今异义君子学道则爱人古义:关爱别人。今义:丈夫或妻子,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君子一言以为知古义:以,可以;为,表现出来。今义:认为。4特殊句式(1)判断句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偃之言是也!亡之,命矣夫!(2)主谓倒装句贤哉,回也!(3)宾语前置句不吾知也!求
4、,尔何如?夫三子者之言何如?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4)介宾短语后置句其何伤于日月乎?仲尼岂贤于子乎?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吾无隐乎尔。当仁,不让于师。以吾一日长乎尔。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异乎三子者之撰。浴乎沂,风乎舞雩。5成语积累(1)循循善诱: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2)欲罢不能:要停止也不能停止。罢,停、歇。(3)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有耐心,从不厌倦。诲,教导。(4)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5)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6名言名句(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
5、忽焉在后。(2)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7重要虚词结合例句,掌握“于”的常见用法。(1)在,到,从子路宿于石门。(论语)君子之至于斯也。(论语)汤有天下,选于众。(论语)(2)“在方面”“从中”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3)由于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其何伤于日月乎?(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2019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件:专题三 第12、13课 琵琶行并序 锦瑟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