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第12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蚜20200502139.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传神 千载如生第 12 课廉颇蔺相如 列传 学案含 解析 苏教版 选修 史记 20200502139
- 资源描述:
-
1、12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带兵进攻越国,在战斗中被越国大将砍中,伤重不治而死。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他的王位。三年后,夫差为报父仇,带兵攻打越国,一举攻下越国的都城会稽,迫使越王勾践投降。夫差把勾践夫妇押解到吴国,关在阖闾墓旁的石屋里,为他的父亲看墓和养马。 勾践忍受了许多折磨和屈辱,才被吴王夫差释放回国。他一心报仇雪恨,带头日夜苦干,重新积聚力量。为了激励自己,他在日常生活里特别定了两条措施。一是“卧薪”,晚上睡觉时不用垫褥,就躺在柴铺上,提醒自己,国耻未报,不能贪图舒服;二是“尝胆”,在起居的地方挂着一个苦胆,出入和睡觉前,都拿到嘴里尝一尝,提醒自己不能忘记会稽被俘的痛
2、苦和耻辱。这就是“卧薪尝胆”一词的由来。 后世人常用“卧薪尝胆”的故事警醒自己,其用意并非强调报仇雪耻方面,也不是当真要挂起苦胆来尝一尝,而是比喻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刻苦自励,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一文一武,威震列国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他们一文一武,使赵国一度强盛,成为东方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左 与 右方位上:左为东,右为西,这是因为古人习惯上是以面向南方来指称方
3、位,古诗文中也是以“左”“右”分别代称“东”“西”,如“江左”即江东,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席位上:以左为尊,如“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今成语“虚左以待”就是“空着左边的位置来等待宾客”的意思,它比“虚位(席)以待”要更尊重对方一些。古代的宴会,一般以宾客为尊,让宾客坐在西边,主人坐在东边,所以主人又被称作“东道主”“东家”等。地位上:以右为尊,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左”则表示“卑”“下”,如“左官”指地位低于中央朝廷官员的诸侯国的官员;“左迁”即降职,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左除”“左降”“左转”等。战国后期,
4、秦国的力量最为强大。它为统一中国,采取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连横”策略。赵国是北方的一个大国,西临强秦,在秦国对其他国家的不断攻伐中,首当其冲,自然十分重视军事外交的措施。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国国内将相之间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危难之际,他们共同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一、字音毋(w)肉袒负荆(tn)怿(y) 列观(un)睨柱(n) 间至赵(jin)(fu) 汤镬(hu)倨(j) 广成传(zhun)相视而嘻(x) 刎颈之交(wn)二、通假字可予不不,同“否”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同“锧”,铁砧板一介之使介,同“芥”,小
5、草请奉盆缻秦王缻,同“缶”,盛酒浆的瓦器召有司案图案,同“按”,比画、指示秦自缪公以来缪,同“穆”三、一词多义(1)使(2)辞(3)负(4)引(5)而四、词类活用臣舍人相如止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担负臣请完璧归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整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乃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着急,逼迫秦王恐其破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碎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抄小路舍相如广成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毕礼而归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毕;使归左右欲刃相如名词
6、作动词,用刀杀且庸人尚羞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先、后,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急,形容词作名词,急难 五、古今异义 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指出,给人看。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古义:走上前去进献。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义:从这里到那里。今义:从此,从这里;以往,以前。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扬言。今义:宣告,声明。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条约,协议。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今义:旁系亲属。秦
7、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古义:妃嫔。今义:貌美的女子。左右古义:侍卫人员。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动词,支配,操纵。明年,复攻赵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六、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判断句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何以知之宾语前置句设九宾于廷状语后置句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省略句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被动句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动句而君幸于赵王被动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定句七、成语积累1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其主人。2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8、表示向人认错赔罪。3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4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学生用书P57)1文章开头对人物身份的介绍有什么作用?答:明确(1)介绍人物时把廉颇放在前面,是为了说明在廉颇是上卿时蔺相如仅为舍人,二人地位悬殊,但在赵王、大将军廉颇和朝中群臣为是否给秦国和氏璧不能决断的时候,蔺相如出场了,相形之下,自然高出众人一筹。(2)着力描写廉颇的勇猛、才能和名气之大,介绍蔺相如时说“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二人形成对比,为下文写蔺相如位居廉颇之上,廉颇不服做了铺垫。2“完璧归赵”中是如何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的?答:明确(1)
9、用直接描写的方法。比如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礼中看出秦王不想给赵国城池,就说“璧有瑕,请指示王”,机智地拿回了璧;拿到璧后怕秦王逼迫,他又说:“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以自己与璧同归于尽的决心来慑服秦王。让随从悄悄地把璧带回赵国后,在廷堂上他说:“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表明他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这是从语言上来直接表现蔺相如的智谋和勇敢。(2)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用秦王的声威、秦朝廷堂的环境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才能。3你认为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上外交上的胜利背后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明确4课文详写什么内容,略写什么内容?作者从哪些方面勾
10、勒了廉颇怎样的性格?答:明确课文详写蔺相如,略写廉颇。课文除了“廉蔺交欢”这部分是廉蔺二人并重之外,其余都是以蔺相如的事迹为主,只是穿插一些对廉颇的描绘。文章开篇就表现了廉颇的勇猛善战,作为赵国的大将军,廉颇战功赫赫,以勇武过人闻名于各诸侯国。在“渑池之会”前,廉颇和蔺相如为了顾全赵国的荣誉,力劝赵王赴渑池之会,以免被其他国家嘲笑赵国怯懦。这充分表现出他以国家为重的大将军的风度;在送别赵王之时,他和赵王商量应变对策,这表现了廉颇的忠心和深谋远虑;又部署重兵以防备秦兵的入侵,表现出了他的周全和细心;秦兵最终不敢有所行动,可见他对敌人的威慑力是很大的,又从侧面表现了他的勇武过人。“渑池之会”后,廉
11、颇宣称要羞辱相如,这表现了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缺点;负荆请罪,表现出他性格坦率、忠心爱国、勇于改错等性格上的优点。 学生用书P60)【课内挖掘】千古美谈将相和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因战功被任命为上卿,以勇猛善战闻名诸侯。蔺相如出身门客,但在秦赵外交斗争中捍卫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因此被任命为上大夫,位居廉颇之上。正是由于廉颇和蔺相如的协作努力,赵国在激烈角逐的战国舞台上才得以生存。但是在抵御外侮成功之后,将相之间出现矛盾,廉颇为争个人名位,意气用事,口出恶言,既炫耀自己的战功,又鄙视相如的出身,而蔺相如顾全大局,忍辱负重,面对门客的不满,他道出了为国而隐忍的实情,赢
12、得了门客的谅解。最终廉颇幡然悔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二人言归于好,成就了一段千古美谈。激活这则材料适用于“和”“容”“胸怀”“爱国”“自省”“忍让”“双赢”“知过必改”等相关话题或材料作文中。【运用范例】历史穿越时光的隧道抵达我们的灵魂,渑池上空的硝烟逐渐消散,剑拔弩张回归成歌舞升平,而蔺相如,他还是那个蔺相如,接受君王的恩赐,接受丰厚爵禄。然而,一个真正的勇士,又怎能让一袭华衣掩盖了灵魂的从容?一个真正的文人,又怎能让一顶官帽改变了内心的淡定?蔺相如是真勇士和真文人,他处世以若即若离之法,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然后在这从容和淡定中等待挑战危难,等待赴汤蹈火!这就是中国文人的风骨,从古代到现代,
13、从今天到明天!而今天,蔺相如来了,他穿越时光的梦境,穿越昏君美人凌乱的舞袖,穿过弄臣贼子谄媚的笑容,从竹简和木牍中走来,布衣青发,瘦骨如山,依然从容淡定,依然睿智豁达,依然高瞻远瞩。他一介布衣,数根傲骨,温和而桀骜地站在汗青之上,以他独特的睿智和通达,矗立于历史的流光之中,亘古不朽!廉 颇 颂忠勇保国第一将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廉颇有这样一段高度概括的记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后来,廉颇又领兵大败魏军,取房陵,收安阳;痛击燕兵,入冀地,围燕京,升任相国,封信平君,集相国、大将军于一身,主持全国军事。
14、“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阱”(汉书),“四十余年强秦不能得其所欲”(战国策)。 廉颇不仅是骁勇善战的一代良将,而且也是一位勇谋兼备、能攻善守的三军统帅。当时,廉颇所在的赵国,在强大的秦国面前是力不足恃的。秦国采用“各个击破”“远交近攻”的连横之策,对战国六雄不断地征战,半个世纪时间,问鼎天下的大局基本奠定了。但慑于廉颇威名,强秦不敢对弱赵轻举妄动。公元前262年,为上党郡十七座城之故,赵韩联盟,共御强秦,廉颇奉命率军驻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与长途跋涉前来讨伐的秦兵摆开了决战的态势。廉颇审时度势,表现了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他命三军“坚壁以待秦”,以逸待劳,筑垒修塞,蓄足涧水,广设疑兵,
15、以丹河为障、壁垒为屏、大粮山为大本营,平安固守三年,使秦疲而无功。后秦针对廉颇展开外交收买手段,使赵王中了反间计,派仅能“纸上谈兵”的赵括到长平取代廉颇挂印。结果,秦将白起大败赵军,于长平坑杀了赵卒四十万。长平之战走马换将导致最后惨败,也从反面证明了廉颇知己知彼、骁勇善战的军事才能。为中国古代战争史留下了空前绝后的“杰作”。闻过则改第一臣自古高官多矜恃。在位专横跋扈者有之,在位贪婪养尊者有之,在位好大喜功者有之,在位粉饰太平者有之。这些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文过饰非,我行我素。成了一个视国事如常物、视百姓如草芥的特殊阶层。 老将廉颇,在这些紫袍华冠之中,却出污泥而不染,独树一帜。他有过粗鲁,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362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河南专用课件:专题七 (共42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