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增分精练辑古诗鉴赏单诗精练三幽居初夏含解析20191129191.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语文 精练 古诗 鉴赏 幽居 初夏 解析 20191129191
- 资源描述:
-
1、单诗精练三幽居初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湖山”二字总领全篇,勾勒环境,笔力张开,巧妙地从山光水色中引出“幽居”。B首句概言“湖山胜处”;颔联写湖,是近处静景;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远处动态。C诗中写放翁心中的郁结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以其境过清”时的心境相似。D本诗前三联写景,尾联结情,景情相衬,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答案B解析“颔联”“是近处静景”“颈联”“是远处动态”判断错误。颔联中“鹭鸟有时往下飞至水面,处处能听到蛙鸣”是动态之景,颈联写的是静止的竹和花,是静景。2全诗是怎样体现“幽居初夏”之“幽”的?(6分)答:_审题
2、要点题目关键词是“全诗”“怎样体现”“幽居初夏之幽”。读诗指导根据题干的要求,需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圈点标画出前三联写幽居初夏之景的句子中诗人选取的意象,如“湖山”“槐柳”“野径”“下鹭”“鸣蛙”“箨龙”“头番笋”等,思考通过这些意象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和题目之“幽”有怎样的关联;圈出最后一联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如“叹息”“谁共”等,思考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及和题目之“幽”之间的联系。答题指导解答此类题目,要紧扣每联诗歌内容思考归纳,概括总结。首联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地正是我的家,在那槐柳树阴下,有一条幽静的村野小路可以到达,可见居所的环境之幽。颔联上句明写
3、所见,白鹭悠然,安详不惊,衬托出了环境的清幽,使画面充满了宁静的气氛;下句暗写所闻,绿草丛中,蛙鸣处处,一片热闹喧腾,以有声衬无声,表达出了幽静深远的意境。颈联依然是对幽居之地的环境描写。尾联叹息志士空老,往日旧交零落殆尽,午时梦回茶前,无人共话当年,在长叹声中寄托出幽情。全诗紧紧围绕诗题“幽居初夏”四字展开,既写出了美得让人心醉的幽景,亦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幽情。答题时注意不要遗漏尾联的幽情,即写出的人事的幽远。同时,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作答。答案放翁家位于湖山处,乡间小路横斜,槐柳成荫,居处静幽;鹭鸟有时往下飞至水面,处处能听到蛙鸣,用动态反衬幽静;故交难觅,无人共赏共谈,写出了人事幽远。1.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455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精品】7.风(课件)-语文S版(2016)-一年级语文上册.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