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学案:第14课《唐诗五首》(粤教版必修3)WORD版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五首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学案:第14课唐诗五首粤教版必修3 WORD版无答案 2015 2016 学年 一语 文学 14 唐诗 粤教版 必修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山居秋暝导学案 学习目标:1、找出诗歌的意象,并分析诗歌的意境;2、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风格,掌握其艺术技巧。学习重难点:1、领悟诗歌主旨,感受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精神。课前预习:1、走进诗人。 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与 并称王孟。少年及第,历任高官。安史之乱时,被俘且被迫接受伪职。平乱后,受到降官处理,尔后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后期主要是山水田园诗。其诗歌主要风格是清幽恬静,朴素自然,苏轼曾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的诗以五言律绝成就
2、最高。2、文学常识(1)近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近体诗包括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近体诗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本诗属于五言律诗。(2)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是以山水自然景观、农村田园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诗人们把笔触投向山水田园,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3、”,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3、字音秋瞑(mng) 喧闹(xun) 浣女(hun) 学习过程:一、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诗歌并解题:诗歌题目向我们提示了哪些信息?地点: ; 事件: ; 季节: ; 时间: 。诗题可以理解为: 。二、 赏画之意象1、 找出诗歌描写的意象及其特点。2、 王维的诗歌特点是“诗中有画”,从这首诗里,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小组讨论,用几句话来描述。三、 赏画之意境问题:作者的主观感受(情),与作者所看的客观世界
4、(景)两者融为一体而形成了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艺术境界,即称之为“意境”。本诗塑造了怎样一种意境?四、 赏画之情(思想感情)问题:律诗尾联往往要卒章显志,即诗歌章法的“合”。根据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尾联,说说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 赏画之技巧1、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展示了山村的自然美?试作简要分析。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么说是“空山”呢?从军行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诗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学习重难点:1、领悟诗歌主旨,理解将士勇于报国的精神。课前预习:1、走进诗人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授汜水尉。他的诗
5、以多种题材对玄宗后期的黑暗政治和动乱社会作过一些揭露和反映。他最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2、文学常识(1)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其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等等。而具体每首诗表达的也可能是矛盾而交织错杂的感情。著名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2)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写军队的战斗生活,此处以旧题写新意。学习过程:一、 多种形式朗诵诗歌,理
6、解诗歌内容。二、 明意象。1、 诗歌一二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一幅画面?三、 明事件。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2、 诗歌三四句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边塞将士们怎样的信念?四、 明技巧1、诗歌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诗歌三四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五、 小结 全诗前两句是铺垫,是烘托,是渲染;后两句是抒情,是显志,是歌赞。景中寄情,以实代虚;情中有物,以实化虚。整首诗不仅格调高昂豪迈,蕴含深邃,而且用语也十分洗炼、精道。登高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 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498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