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课件28张.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语文 复习 语言文字 运用 课件 28
- 资源描述:
-
1、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简约工作汇报增分宝典之语用板块讲评课件01题型一:修辞手法的构成及表达效果题一、旧题重做: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2021年新高考一卷】7.构成: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尾字仄起平收,意义紧密相连(概括对偶修辞的特点1分)。“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
2、”、“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结合内容分析1分)表达效果:形式整齐(1分),节奏感强,朗朗上口(1分),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1分)。评分参考:答出给2分,答出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遍布沂蒙山区的党性教育基地,异彩纷呈。这些的基地、场馆,日益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在这里,奥秘无穷的真理如天空的闪电,如自由飘舞的风,如粲然绽放的花,也如田野上质朴的庄稼,鲜活、真实,深藏着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20博喻是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运用不
3、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请据此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构成及其表达效果(5分)连用“闪电”“风”“花”“庄稼”四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对“奥秘无穷的真理”这一本体进行比喻;天空的闪电与真理能照亮人心相似,风的自由飘舞与真理使心灵自由相似,花的粲然绽放与真理的鲜活美好相似,田野上的庄稼与真理的质朴真实相似,由此突出真理“深藏着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这一特点,表达生动形象又具体丰富。5分。答出给2分,答出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一、旧题重做:清明谷雨前后,满城纷纷大雪有如杨絮飘飞,是把满地风吹着跑动、堆积如雪滚动的杨絮团儿。孩子们呼喊着、欢笑着、嬉闹着追逐扑
4、捉“雪球儿”,就跟雪天玩雪一样的有趣。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运用比喻手法,将堆积滚动的杨絮比作“雪球儿”,形象地描绘了杨絮满城飘飞时的轻盈和积聚成球时的可爱形状;将孩子们追逐扑捉杨絮团儿的情境与雪天玩雪的情境对比,生动表现了孩子们嬉戏的欢乐情状。每点3分,两点全对5分。意思对即可。第1问指出修辞手法“比喻”1分。指出本体喻体1分,本体是“柳絮团”或“堆积滚动的柳絮”,喻体“雪球”。“形象写出了什么”1分。一、旧题重做: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
5、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2021全国甲卷】【答案】构成:文中把本体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拟体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2分)表达效果:寄托了作者对棉花的深情;使表达更为生动活泼有意趣。(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二、增分宝典要诀:1.知识积累,明确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注:结合附文内容,弄清几种易混淆修辞手法的区别)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常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
6、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比拟使被描摹的物或人生动形象,表达亲切,富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借代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常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等效果。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对偶在形式上,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互补,使表达更集中、凝练而又比照鲜明。排比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设问提示注意,突出强调,引起思考,使自己的回答具有说服力,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反问起强调的作用。(注
7、:反问表达的往往是否定之意。)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比喻和比拟有相似之处,因为二者都是甲事物比乙事物。但它们有根本上的不同,也就是结构上的不同。比喻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且不论何种情况,喻体一定出现,如“露似珍珠月似弓”“眼前的晚霞成了一幅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上句子中的都有喻体出现:比拟有本体、拟体和比拟词语,不论何种比拟,拟体绝对不能出现,如“树枝笑弯了腰”“他脾气很大,你多说一句他就会爆炸”,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树枝像人一样笑弯了腰”“他就会像炸弹一样爆炸”,但是拟体“人”和“炸弹”都没出现,这就是比拟。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
8、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指称它。1斑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眼前,低声下气的问道,(语文第一册十六课药)2江山如斯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初中语文第六册一课沁园春雪)3你们杀逝世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例1用特点代替本体:即用借体“花白胡子”代替本体长花白胡子的人。例2用部分代替整体:就是用“山河”“借体”代替包含江山在内的全国国土。例3用专名代替泛指:用“李公朴”“借体”代替像李公朴一样的民主正义的反对公民党反动派的兵士。4三仙姑半辈子不红过脸,偏这会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高中语文小二黑结婚(下)5何况当初不是学的孔夫子,学的是新颖的国语、历史、地舆跟天然常识,这
9、样文明课学好了,到处都有用。6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门前进来。例4用成果代替起因:用“红过脸”的结果代替“愧疚害羞”。例5用作者代替著作:用孔夫子代替孔夫子的著述。例6用工具代替事物:用“十几把雪亮的刺刀”“借体”来代替从门前进来的十多少个带着上有刺刀的枪的敌人。借代和借喻的区别借代和借喻有相似之处,都有代替性。借喻是以喻体代替本体,借代是以借代体代替本体。但二者有很大不同:第一,在形式上,借代是“以乙代甲”,借喻是“以乙喻甲”。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如“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可以改为“我们之间的隔阂就像一层厚障壁”;借代则不行,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能改为“不能拿群众像一针
10、一线的东西”。第二,借喻的客观基础是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如“中秋的月亮像圆盘”,“月亮”和“圆盘”都是圆的,有相似性;借代的客观基础是事物内部或外部的紧密联系,即相关性,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是普通百姓身上穿的,此处是相关性的体现。(3)反衬与对比的区别反衬是利用和主要事物相反的事物做陪衬,对比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矛盾对立面的比较,二者有相似,但不同:反衬是以宾托主,有主次之分,如“别看他年纪小,力气可大了”,此句以年纪小衬托力气大,是反衬;对比是表明对立面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如“壮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只是两种现象
11、的对比。二、增分宝典要诀:2.结合文本,具体写出修辞手法的不同构成内容(如比喻的本体、喻体;比拟的本体、拟体;借代的本体、借体等)。3.参考上表的“表达效果”内容,结合试题文本详细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4.分点作答,先写“构成”,再写“表达效果”,条理清晰,踩准得分点。5.注意表达的准确性、贴切性;注意卷面清晰整洁。三、学以致用:梦中总是会出现那个熟悉的场景,端午的日子,你抱着我与我一同将菖蒲插在门上。我握一端,你握一端,每插进一根,你就开心地笑一次。梦中的我一直沐浴在蒲扇的清风下,在无数个儿时的夏夜,清凉着我的梦境。迷蒙里,隐隐约约中,你的一颦一笑,句句叮咛,印在我的记忆深处。年复一年,风
12、吹菖蒲,可临水的院子里少了一个我。每每在诗词里读到水、田园,每每笔尖流出夏夜,那一滴滴文字滴进血脉,会带我重回那溢满菖蒲香气的家乡。拟物就是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请据此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所用拟物的构成及表达效果进行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文中的拟物把此物(本体)“文字”当作能滴淌、流动进血脉的彼物(拟体)“鲜血”来写(2分)。表达形象生动,语言优美;突出展现了“诗词文字”与“乡思血脉”间“血脉相连”的密切联系;表现了富有诗意的乡思深情。(一点1分,共3分)这位中医大夫不像是医生。他是“哲学家”。多数时间里他很少说话,他在格物致知,他在沉思。头痛医脚,脚痛医头,他总是由果推因,沿波溯源。他说,勿
13、躁勿怒,你当涵养性情,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物我无隔则万物皆备于我,万物之正气护持我,则何病之有?他说,旷达些吧通脱些吧,明月在怀,白云在怀,无垠的蔚蓝色时时高悬心中,你就有了至人的品格,则何病之有?这位中医大夫,当然不是这样滔滔不绝地发表他的哲学讲演,不,他常常是沉默和安静的,眉目间透出的是静穆和慈祥。我借阅他的一些行医日记,我觉得我不是在读有关医术的文字,我其实是在读哲学,甚至,他告诉了我许多在哲学著作里读不到的东西。这位中医大夫不像是医生,只因为他是高明的医生。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比喻的基础是相似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既用了借代手法,又用了比喻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5分)(1)
14、“蔚蓝色”代指“天空”,以颜色特征代本体,两者体现的是相关性,属于借代。表达新颖别致,耐人寻味。(2分)(2)“无垠的蔚蓝色”所代指的“广阔、纯净、明丽的天空”是喻体,与本体“旷达、纯洁、开朗的胸怀品格”具有相似性,属于比喻(1分)。表达形象生动,意蕴丰富,新颖而富有意趣。(2分)02题型二、三:语句衔接题及逻辑补写题一、旧题重做:【2021年新高考一卷】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15、分)年级得分率:40.51%A.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B.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C.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D.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方法1:看选项的主语,再阅读上下文(尤其是上文),根据主语或话题统一的原则判断填入括号的句子的主语。上文提到“西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可得出下文需回答雪为什么会变色的原因,故叙述主语应为“雪变色”。CD的叙述对象是“雪衣藻”,所以排除CD。再依下文叙述对象是“雪衣藻”得知B中的“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强调的不是雪衣藻,而是“这种微型藻类”,所以排除A。故选B。一、旧题重做:【2021年新高考一卷】雪衣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