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5《诫子书》第2课时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诫子书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5诫子书第2课时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 2023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15 子书 课时 上课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15 诫子书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精读课文02积累拓展04教材课后习题05CONTENTS 教学目录学情回顾01课堂小结03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诫子书这篇课文,疏通了文中的重点字词含义和文意。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体会父对子的殷切期望。学情回顾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分析讨论精读课文2.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从哪两方面进行说明的?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修身和治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
2、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4.怎样理解文中的“静”?“静”是本文的一个关键词语。“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只有内心宁静,方能自省、自察。因此,修身养德时需要保持内心的宁静。“静”是学习的前提。“静”指的是一种屏除杂念和干扰而宁静专一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以
3、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作为。要做到“静”,自然要屏除名利的束缚和干扰,这就是“淡泊”。只有做到“淡泊”和“宁静”,才能使志向坚定、明确,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若心不静,陷入“险躁”,则不能专心学习,也就不能增长才干,更谈不上修养心性了。5.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示例:一个人要淡泊名利,摒除杂念和干扰,安静专一,提升自己的修养;要树立大志,专心治学;要珍惜时间,努力成才。只有做到这几点,人生才有意义。诸葛亮通过这封家书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做起,切忌“淫慢”“险躁”,在生活中要珍惜时间,坚定意志。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