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教案17 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17 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 年级 语文教案 17 地震 中的 子人教 新课
- 资源描述:
-
1、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理解新词。积累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的语句。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3.从课文中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2.从课文中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课时两课时课文详解地震中的父与子有一年,美国洛杉(shn)矶(j)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
2、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30万人”“四分钟”两个数据说明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在混(hn)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冲”字说明了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那个昔(x)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x)。“一片废墟”说明了什么?段导读:第2自然段写在地震中,儿子的学校已变成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mn)达,我的儿子!”句导读:这句话是对父亲语言的描写。父亲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这是父亲发自心底的痛哭声。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
3、,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父亲当时的心情怎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父亲在如此悲痛的状态下,是什么又让他变得无比坚定?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父亲想起自己对儿子的承诺,决心去救助儿子。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疾步”一词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心情?段导读:第4自然段对父亲的语言、动作进行了细致刻画,突出了父亲以为失去儿子的绝望和想到自己对儿子许下的诺言后又无比坚定的信念。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父亲强忍悲痛,坚定地去救助儿子。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
4、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句导读: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并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文中的父亲与其他孩子的父母有什么不同?段导读:第5自然段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了父亲信念的力量和对儿子深深的爱。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bo)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
5、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这句话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思想?第三部分(第511自然段):写父亲不顾一切地挖掘废墟,来救助儿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36小时之后”?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里字数不多的描写突出了什么?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l)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突然”一词有怎样的作用?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
6、的儿子!”来源:ZXXK来源:ZXXK“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儿子在灾难面前为什么如此坚定?“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句导读:“声音颤抖”写出了父亲当时的激动。“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这句话反
7、映了儿子还具备怎样的好品格?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为什么文中三次出现类似的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句导读:这是提领全文的关键句,这对父子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们之间建立了充分的信任,信任使父亲和儿子都充满了信心,增加了勇气,创造出奇迹。第四部分(第1224自然段):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的13个同学终于获救。 知识点详解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州南部的城市。是全世界的文化、科学、技术、国际贸易和高等教育中心之一。“30万人”“四分钟”两个具体数据,说明地震来得快,波及人数多,为下文的故事作了铺垫。
8、 一个“冲”字说明了父亲知道儿子有危险后的急切心情,他牵挂着儿子的安危,迫切想知道孩子的情况。“一片废墟”说明教室被破坏得十分严重,预示着儿子生还的希望很渺茫。 “眼前一片漆黑”“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写出了父亲当时看到眼前的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感到极度悲痛的心情。“坚定”一词说明了父亲的决心,“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这种神圣的责任感使父亲坚定地站了起来。 突出了父亲救助儿子的急切心情。 急匆匆:非常匆忙的样子。 通过对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对比说明了文中的父亲与其他孩子的父母相比,有着坚强的信念和勇气。 多么坚定的信念哪!“好心人”“警察”都劝他离开这危险的地
9、方,但他不听,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因绝望而离开,他心里充满了希望,因为他相信儿子在等着他。重点句解析:这句话不直接写36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了一个艰难的过程,给人以紧迫感,更好地体现了父亲执著的信念和为救儿子所要克服的巨大困难。这句话显示出父亲为了救儿子历尽艰辛,非常疲惫,艰难。说明了父亲在漫长而艰辛的挖掘中一直在等待着儿子的声音,但是什么也听不到,现在却出乎意料地听到了,这真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啊! 这句话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是父亲的诺言给了他无穷的力量,也显示出儿子具有临危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 这句话体现了阿曼达先人后己的品格。 重点句解析:因为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
10、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他对父亲多么信赖。这句话说明儿子心里充满了对父亲的信任,这是他强大的精神支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的能力。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生字、新词卡片,有关地震的纪录片,学生搜集的地震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导语: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你们认为谁最关心你们?(妈妈最关心我们。)是啊,从古至今,赞颂母亲的诗句、篇章有很多。母
11、亲用她无私的爱哺育着自己的儿女。然而,我们却忽略了爸爸给予儿女的爱。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第17课,体验生命中另一份伟大的爱父爱。2.齐读课文题目地震中的父与子。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不熟悉的生字多读几遍。(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句子标出来,与大家讨论。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1)读准字音。(投影生字、新词卡片。)混hn乱昔x日废墟x疾j步爆bo炸瓦砾l被砸z颤chn抖洛杉shn矶j阿曼mn达(2)认清字形。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上
12、下结构:昔左右结构:杉矶混墟爆砾砸颤半包围结构:疾上中下结构:曼找出生字的形近字。混昆昔蜡墟虚疾迭爆暴砾栎砸箍颤擅杉衫矶叽(3)规范书写。横变提的字:墟颤捺画要规范:疾曼捺变点的字:爆杉(偏旁中出现)砸的笔顺:。来源:学&科&网Z&X&X&K(4)一字组多词。混混纺混淆混乱鱼目混珠疾疾病疾驰疾苦疾言厉色(5)理解词语。昔日:往日,从前。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疾步:快步行走。绝望:毫无希望。瓦砾:破碎的砖头或瓦片。开辟:开发、开垦,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本课是指打开的意思。(6)全文共有24个自然段。4.总结自学生字、新词的方法。(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规范书写、一
13、字组多词、理解词义。)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课文主要讲在美国洛杉矶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一定能救出儿子的坚定信念,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事。)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划分文章层次,想一想,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即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的。)3.讨论划分的层次。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人们受到了伤害。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父亲强忍悲痛,赶去学校救儿子。第三部分(第511自然段):父亲在寻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