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19祝福习题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20191220217.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89765
  • 上传时间:2025-11-02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92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小说 19 祝福 习题 解析 粤教版 必修 320191220217
    资源描述:

    1、祝福 基础夯实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或被高等法院裁决搅得七零八落的退欧时间表,能不能按原计划推进英国退欧进程考验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智慧。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C.试图“主导亚洲”的日本主张“雁行模式”,无异于痴人说梦;亚洲的合作、竞争态势远比由谁主导的含义复杂、丰富得多。D.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题要从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2、分析。A 项,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此句使用对象错误。B 项,震古烁今: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使用正确。C 项,痴人说梦:比喻说根本办不到的荒唐话。符合语境。D 项,风雨如磐:形容风雨极大。使用正确。答案 A 2.导学号 5936003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鲁迅的思维力和观察力是超凡的,他能于平凡生活中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形象,挖掘出形象背后的深刻蕴含,他的创作往往汩汩滔滔,一气呵成,且主旨深刻。B.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学校对教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各种正规教育报刊上江山中学的老师们近年来发表教研文章 150 余篇。C.由于资金投入严

    3、重短缺,内地一些学校教师不是流失率高,跳槽多,就是学生入学率低,生源少。D.报刊、电视,有责任做出表率,增强使用语言的规范意识,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积极营造规范化使用语言的良好社会环境。解析 A 项,并列短语语序不当,“思维力”与“观察力”对调,才能与“捕捉形象”“挖掘蕴含”相对应。B 项,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发表”的状语应按先时间后刊物的顺序排列,可改为“近年来江山中学的老师们在各种正规教育报刊上发表”。C 项,“不是”应放在“教师”前。答案 D 3.导学号 59360037 下列句子填入画线处最适当的一项是()崖壁下有好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

    4、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解析给出的语句中,荒坟残碑,瘦水枯石,构成了一种凄冷沉寂的基调。而 A 项的“五彩”,C 项的夕阳落照,都是暖色调;D 项“透明的羽翼”则透着“亮”色,也跟原语境不合。只有 B 项无论从情景氛围,还是从描写景物的空间顺序上看,都是最恰当的。这一道题,也有事理逻辑上的问题,A 项说石

    5、壁“夹江高矗”,C、D 两项都说“对岸”,而原语境中交代的是坟前石碑“字迹模糊”,如果真在“对岸”,如何看得清“字迹模糊”。答案 B 能力提升 一、延伸阅读 导学号 5936003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47 题。老 照 片 申 平 古镇上出现第一个照相师傅时,慈禧老佛爷还没死。这老东西看见火车,连叫“妖怪”。那个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来到古镇的,他也带来了一个“妖怪”一个黑匣子。这匣子会“砰砰”地起火冒烟,发出刺眼的镁光。老外看见古镇的美景,一边摇头晃脑地喊“OK”,一边拿着它东扫西瞄。那黑家伙咔嚓咔嚓地响着,仿佛要把整个古镇吃进去。古镇人惊慌失措,人人避之犹恐不及。只

    6、有小五子他太爷不怕。他主动上前跟老外搭讪,还为他充当向导。老外就用生硬的中国话给他讲照相的道理,还教他如何冲洗照片。老外在镇上住了几日,一个可怕的谣言开始到处流传。都说那黑家伙会抽人血,说如果给那家伙照上,你的魂灵就会被老外带走。镇上的几个头人一商量,这天夜里,一伙蒙面人便冲进老外的住处,把他痛打至死。在混乱之中,小五子的太爷机智地取走了老外的照相机,把它藏了起来。过了些年,小五子的太爷开设了古镇第一家照相馆。他除了给人照相以外,也喜欢像那个老外一样到处去拍摄,把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定格下来。接着,小五子的爷爷子承父业,也积累了许多古镇的老照片。到了小五子爸爸这一辈,情况有点不妙,因为一场红色风

    7、暴席卷而来。这个时候,小五子他们家的老照片已经分门别类堆满了一间屋子。小五子当时只有十几岁,他经常偷偷潜入这间屋子,翻看那些老照片。照片上奇异的风景和人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忽然就有人说他家里藏满了“封资修”大毒草。小五子的妈妈非常害怕。这天她趁小五子的爸爸不在家,就让小五子协助她搬出一捆捆的照片,用它来点火做饭。正烧着,小五子的爸爸回来了。他一看,撕心裂肺一声大叫,一脚踢翻了正在烧火的小五子,又把做饭的老婆暴打一顿。晚上,爸爸召开家庭会议,小五子似懂非懂地听爸爸说:这些老照片记载的就是古镇的历史,价值连城,咱家的人就是丢了性命,也要把它们保护好。当天夜里,小五子在迷糊的状态下感觉到全家人一

    8、起行动,好像在转移那些老照片。搬到后半夜才消停下来。天亮后造反派就冲进他家,横冲直撞到处搜查,可是一无所获。全家人一口咬定:老照片已经全部烧掉了。造反派不信,就把爸爸抓走了。他们批斗他,甚至拷打他,可他就是一句话:照片烧了。接着,镇里当年老外下榻的龙王庙就开始闹起鬼来。不止一个人看到,每到夜深人静之际,那个老外就从龙王庙里走出来,他手里端着照相机,在镇上到处飘荡。有人甚至听见他用生硬的中国话喊:还我的命来,还我的照片来!鬼影后来居然飘到造反派头头家的窗前,叫道:你不是要老照片吗?我给你送来了,你出来拿啊!吓得头头一家险些窜稀。古镇一时充满了恐怖的气氛,一到天黑,家家关门闭户,人人自危,造反派们

    9、再也不敢提老照片的事情了。奇怪的是随着“文革”结束,鬼也不再闹了。又过了几年,小五子的爸爸因病去世。临终,他把小五子单独叫到身边,郑重交代了一件事情。小五子涕泪滂沱,连连答应。时光流逝,当小五子即将成为老五子的时候,国内外一批又一批有钱人不断光临古镇,纷纷以高得令人咋舌的价格来找他收购老照片。但是小五子要么说没有,要么说不卖。后来他说,照片不属于他一个人,他在等待最早一批老照片主人的后代到古镇来。终于有一天,有一对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来到了古镇。经过反复考查询问,小五子最后确信他们就是当年那个老外的后人。小五子带着他们来到龙王庙后院的一个储藏室,打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一架

    10、相当古老的照相机,还有一套外国人的衣服。小五子指着这些东西说:这就是你们的先辈留下来的。小五子又用手摸着那套衣服说:这套衣服的料子很好,这么多年都没有坏。家父还曾穿着它装鬼,保证了老照片的安全。走到储藏室里边,就看到了一捆捆、一箱箱早已发黄的老照片。小五子找出其中的一箱说:这就是你们先辈最早拍摄的老照片了。两个年轻的外国人手抚这些东西,唏嘘不止。双方协商的最后结果是把老照片全部无偿捐赠给当地政府。政府在古镇建立一个展览馆,整理展出全部老照片,并为外国人汤姆逊和中国人赵据(小五子的太爷)、赵汗青(小五子的爸爸)在展览馆里塑了蜡像。展览馆投入使用那天,小五子和那两个老外在现场合影留念。他说:再过

    11、100 年,这也会变成老照片的。(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 年 3 期,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慈禧看见火车连叫“妖怪”,作者这样写暗示了小说情节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下文写古镇上人们的愚昧无知做了铺垫。B.小五子的爸爸临终郑重交代了一件事情,从后文看,这件事是要求小五子保护好老照片,并在适当的时候无偿捐赠给政府。C.“两个年轻的外国人手抚这些东西,唏嘘不止”的原因,一是见到了先人的遗物,二是被围绕老照片所发生的故事而感动。D.“再过 100 年,这也会变成老照片的”意思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展览馆也会成为历史。这句话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悲凉。E.小说运用了对比

    12、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古镇人和小五子的太爷对照相机的态度、慈禧和古镇人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等。解析 B 项,“并在适当的时候无偿捐赠给政府”依据不足,从原文看,把老照片捐赠给政府是小五子和老外的后代协商的结果。D 项,“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悲凉”错,这句话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自豪、喜悦。E 项,慈禧和古镇人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是相同的,两者没有构成对比。答案 AC 5.“老照片”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依据文本简要分析。解析先从结构角度考虑,作为标题显然有“贯串全文情节”的作用;再从塑造形象和主题揭示的角度分析。参考答案贯串全文情节。全文的情节是通过老照片串联起来的。塑造人物形象。小说借保护老照片的行动

    13、,塑造了小五子一家的群体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寄寓着对人们理性对待新生事物,保护文物、传承历史的深沉呼吁。6.小说塑造了一个群体形象,这个群体包括小五子的太爷、爷爷、父亲及小五子。请简要概括这一群体形象的特征。解析鉴赏人物形象一定要立足文本,要在文本中找到具体的事例,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来分析其性格特征,不能想当然,如由小五子一家人对老外以及照相的态度不难概括出“善于接纳新生事物”的特点。参考答案善于接纳新生事物;富有传承历史的责任感;执着;机智;恪守诚信;看淡金钱。7.这篇小说篇幅虽短,但所写内容却多角度跨越,颇具沧桑感。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14、。解析小说深层背景的探究,主要围绕“沧桑感”来回答,先要立足全文,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思考“跨越”的具体内容,很容易想到“时间”“历史”等词,再由小说本身的特点联想到“人物”,再结合具体内容答题即可。参考答案小说所描写的情节时间跨度大。从慈禧老佛爷还没有死的清朝末年一直写到当代。小说所写的人物跨度大。从小五子的太爷、爷爷、爸爸写到小五子本人,从老外写到老外的后人。小说所写的人物命运变化大。老外被痛打致死,小五子的爸爸为保护老照片也饱受摧残。小说所写的社会背景跨度大,富有历史纵深感。从慈禧认为火车是妖怪、不接受新鲜事物的晚清,到破坏文物、残害开明之士的“文革”时期,再到“文革”结束、改革开放的新时

    15、期,这些迥异的社会背景让读者在重温历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二、语言运用 8.近日,人们发现某些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了。据此,社会上看法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可以理解,有人认为不宜过分删减,你同意哪种看法?试简述理由。(不超过 100字)解析观点要明确,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可以理解:名家佳作在入选语文教材时一定要适应学生的感觉和需要,一些名家作品颇具深度,尤其鲁迅的文章比较难懂,所以适当删减也是有好处的。篇目的减少,并不说明我们在丢失和否定,只是多元文化下的必然选择。不宜过分删减: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都是作家经过长期的积累,是千锤百炼磨炼好自己的技艺之后才写

    16、出来的。如果一个社会还需要勇气和担当,需要独立和批判精神的话,那么,鲁迅的声音仍然有振聋发聩的效果。9.导学号 59360039 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1)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3)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简要回答:(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2)鲁迅侧重的

    17、是 (3)歌德侧重的是 (4)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揣摩三个人说话的主旨,从三人说的话中不难看出都是说“积累材料”的问题;然后将三人的话进行比较,就可明确各人的侧重点是什么了。参考答案(1)要注重积累材料。(2)积累要长期坚持。(3)要积累有价值的材料。(4)要多积、广积材料。10.导学号 5936004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精神的贫血比饥饿更可怕,一个人一个时代莫不如此。一篇好的作品,就是一座丰碑,可以千年不朽,万年犹新。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文学一路记载着人类的生活轨迹,如一面镜子,;又如一把除尘的刷子,。然而,能捧得一篇佳作是读者之幸,更是作者的至上荣耀。解析处应依据前面的比喻进行补写,“镜子”有映照的功能,“刷子”有洗刷、净化的作用。前面说的是“好的作品”的作用,“然而”就转折到另一方面,依据后面“能捧得一篇佳作是读者之幸”可补写出处。参考答案映照着人类的灵魂 净化着人类的心灵 好作品不易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19祝福习题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20191220217.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976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