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2021届高三全国卷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第三模拟) WORD版含答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2017
  • 上传时间:2025-11-0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41.1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届高三全国卷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第三模拟 WORD版含答案 2021 届高三 全国卷 高考 模拟 试卷 语文 第三 WORD 答案
    资源描述:

    1、2021年名校试题重组语 文(第三模拟)(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穿越千年、蜿蜒万里的长城静穆矗立、巍峨壮丽,它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中华民族奋勇顽强、坚韧不屈的精神象征。提高社会各界保护长城的认识,从更高层面保护、利用长城刻不容缓。长城是一张闪亮的“北京名片”。由于具有拱卫京师的重要战略作用,北京段长城历来受到重视并多次加固,明代更是将修筑北京段长城当作国家大事。我国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有长城分布,目前北京段长城是保存最完好、价值最突出、工程最复杂、文化最丰富

    2、的段落,也因此被称为“万里长城之冠”。 包括长城在内的各种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的“金名片”,而北京作为首都,肩负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责任。北京有浩大壮观的明长城,也有分布在门头沟、密云等多个地点的北齐长城城堡遗址,北京段长城沿线有“威震边关”的杨令公庙,至今回响着杨家将喋血沙场、舍身报国的感人事迹。北京长城更留下了长城抗战的铁血烙印,长城抗战最激烈的古北口战役中,中国军队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北京长城沿线还有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纪念地,包括门头沟区八路军宋邓支队会师地旧址、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平谷区将军关抗战时期战道遗址、鱼子山抗战遗址等。

    3、北京长城不仅饱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见证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传承着雄浑激越的红色基因,长城历史文化的保护、发掘、传播工作大有可为。 包括长城在内的各种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依法修缮保护,也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开发利用。北京段长城除少部分进行旅游开放外,目前相当一部分处于自然状态,在长期风吹雨打、灌木滋生以及各种自然因素影响下,多数墙体损害严重,抗自然损毁能力减弱,有的甚至濒临倒塌、消失。此次北京市建立长城保护员管理体系,保护员职责包括巡视、险情监测、环境清理、劝阻游人攀爬野长城等。接下来,有关部门在加强对长城本体修缮的基础上,还应做好利用工作。比如,结合长城自身险峻程度和观看角度,架设一些辅助

    4、性栈道及观景台,既可以让游人近距离感受长城的魅力,同时让其免遭攀爬破坏。 “照顾”好身边的长城,才能筑起心中的“长城”。包括长城在内各种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才能既守护过去的辉煌,也守护未来的希望,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只有更好地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才能更好地传承文明,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民族先进文化新的辉煌。 (摘编自保护好身边长城才能筑起心中长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为北京段长城是“万里长城之冠”,所以北京市建立保护员队伍,加大对长城的保护力度,正

    5、当其时。B.北齐长城城堡遗址、杨令公庙、古北口长城、鱼子山抗战遗址,它们都可说明长城的保护是大有可为的。C.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态度,包括长城在内各种宝贵的历史和文化的遗产就都能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D.身边的长城是过去的辉煌,心中的长城是未来的希望,“照顾”好他们才能够铸就民族文化新的辉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针对长期以来长城保护不容乐观的状况,论证了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大对长城保护力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B.文章列举了长城沿线很多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既见证了它们是中华文明的“金名片”,也有力地支撑了论点。C.北京市成立了长城保护员队伍,建立起管理体系

    6、,架设了栈道和观景台,体现出以科学态度保护和利用长城。D.长城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文章从传承文明、守护精神家园的高度,论证了保护和利用长城的价值。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雄壮旋律指引我们读懂长城的伟大,发自肺腑、身体力行地去热爱长城、保护长城。B.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游牧部落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其最初的动力便是解决生存和安全问题。C.要使长城这张“金名片”更加灿烂辉煌,就要把长城保护做实;排除长城险情,保护其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风貌是最重要的。 D.穿越千年、蜿蜒万里的长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

    7、认同感和自豪感,有了这种情怀就能地传承长城文明,不断增强文化自信。1.【答案】B【解析】A项,错置因果,曲解文意;C项,光有科学的态度还不足以让历史和文化遗产绽放新光彩,条件不充分;D项,曲解“身边的长城”和“心中的长城”的逻辑联系,“照顾”的对象表意不明。2.【答案】C【解析】成立队伍、建立体系是已完成的论据,架设栈道和观景台尚未实现,不宜并列来论证分论点。3.【答案】D【解析】只有情怀不足以支撑传承文明,增强自信,论证不充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乡愁之“乡”是一个具有特定指向性的区域地理概念,因此乡愁之“愁”不是无缘之愁,而是有根

    8、之愁。乡愁是基于特定的地理位置产生的,其承载着主体浓烈的情感记忆,蕴含着主体对地理故乡的精神皈依。乡愁中的“乡”是对乡愁主体生活过的故乡的地理泛称,是乡愁地点的代名词。乡愁的“愁”一方面指主体对故乡的记忆和怀念情感,另一方面指一种对故乡的情感文化,包含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关于情感认同的记忆,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超越地域、空间等客观现实条件的不断反思和感怀。乡愁的物质载体包括自然和田园景观、乡村公共空间、日常生产生活场景、农特产品等。这些承载和唤起主体情感的物质载体富有生动的内容情节和情怀,与主体过去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因此即使主体离开故乡多年依然能对其产生情感驱动,

    9、慰藉游子的思乡、精神失重等情绪。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愁社会价值,本质上就是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倾斜,乡愁价值功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社会发展过渡中起着“纽带”和“导航”的重要作用。乡愁价值通过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理性疏导乡愁发生主体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推进个体与社会的追求统一,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和高质量发展。乡村作为乡愁载体是最值得利用和发掘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关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政策不谋而合。乡愁生态价值的本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作为核心,坚持“用生态留住乡愁,用乡愁留住生态”的发展原则,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引导作用使主体加深对故乡

    10、生态文明的认识,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平衡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摘编自马蕾乡愁价值的激活: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愁理论价值研究)材料二:“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人们过年回乡骤然感觉到年味逐渐消失,富有传统内涵的农村习俗也淡出农民的生活。与之相反的是大面积被搁置的土地的荒凉。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乡村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文化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我国重要的本土文化。尽管受着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乡村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乡村文明的价值包括载体性文化价值、主体性需求价值和客体性生产价值,它的载体性文化价值可以团结乡村振兴的

    11、多元主体力量。无论是有形的乡村文明还是无形的乡村文明,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而且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价值和诉求。比如说,乡村的村容村貌、物质设施等有形文明是乡村人民遵循共识所建立起来的。正因如此,乡村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无形文明也是乡村人民约定俗成的。这些文明都是人民共同建立的,因此,它们是乡村人民共同利益的反映和价值标准的集中体现。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乡愁”情怀如此浓郁了。对“乡愁”,我们应意识到乡村在现代化浪潮中是无法被替代的,尽管城市化在不断地冲击着乡村的发展,但我认为这正是乡村振兴的存在意义。(摘编自钟晨“乡愁”下的乡土情怀与乡村价值思考材料三:乡愁包括乡“愁”和“乡”愁,前者凸显“愁”的

    12、语义,将焦点指向了关乎故乡的现实问题;后者凸显“乡”的语义,落脚于故乡的范畴问题。对于新型城镇化而言,解决了乡“愁”和“乡”愁的问题,也就真正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包含了现实中“望不见山、看不见水”的乡愁话语语境,“山”“水”成为环境资源元素的隐喻而与乡愁直接关联,这种预设使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首先关联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从外在形式看,解决乡愁中包含的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须要求城镇建设规划中优先考虑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就内在本质考量,实现与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人口市民化在根本上还需要基于心理、情感驱动的文化融合推动,承载着心理与

    13、情感方式的乡愁话语构建必须要满足文化的构建需求。因此,新型城镇化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深层意蕴在于推进市民社会参与、身份认同,推进友好环境的建设与体验,以融合落实社会福祉,改变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三元结构,柔性化解环境污染、住房困难、半城镇化等城市病影响,这是乡之“愁”的内在诉求。无论生态文明还是城乡共荣指向的乡之“愁”,都是群体性问题,对于个体而言,乡愁更多的是“乡”之愁。在这个维度下看,故乡首先是一个出生地,“山”“水”常在;这个故乡又由出生地界定了群族,这个意义上“乡”愁因群体性意义与乡“愁”部分重叠。其次,当故乡处于物质世界与人的关系视角之下,它是人的存在之乡,“乡”愁

    14、包含了对个体终极存在之乡的向往,这使乡愁成为了一个普适的范畴,它意味着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具有与国家全面开放格局相融的匹配度。(摘编自谭晖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4.下列对材料中“乡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愁之“乡”是一个地理概念,指向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是乡愁主体的精神所皈依的故乡范畴。B.乡愁之“愁”是一-种情感记忆,指向了故乡的现实问题,包含对故乡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C.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关于情感认同的记忆,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就固定地理区域的不断反思和感怀。D.乡愁常附着在与主体曾经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自然田园景观、乡村公共空间、日常生产生活场

    15、景等的上面。5.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乡愁的生态价值进行积极引导,让人们更多的关注乡村的生态建设,能加快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对解决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有益。B.乡村的村容村貌、物质设施等有形文明和乡村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无形文明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都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价值和诉求。C.“乡愁”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所以尽管人们每年都想尽办法回家过年,但作为物质载体的乡村土地却仍然被大面积搁置荒凉。D.乡愁具有普适的范畴,这意味着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与国家全面开放的格局有了相融的匹配度。6.“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请结合

    16、材料,从“乡愁”视角就“美丽乡村”建设向有关部门提出三条建议。(6 分)_4.【答案】C【解析】材料一中就“乡愁的本质”是这样表述的,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超越地域、空间等客观现实条件的不断反思和感怀”。5.【答案】C【解析】材料二是说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说明不只是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且选项前后也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造成乡村土地大面积荒凉的原因有很多。6.【答案】示例:挖掘乡愁的生态价值,推进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利用乡愁的社会价值,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倾斜;“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可以由此引

    17、导和加强村规民约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将乡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系起来,利用乡愁的普适性范畴,推动人们的身份认同和精神同构,实现美丽乡村的共建共享。(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注意:应从材料中来,或在材料中能找到依据;应以“乡愁”为话语构建建议视角。)(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白鸟之国秋田雨雀在一个湖边,住着一对白鸟夫妇。世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鸟类,但是比我们夫妇更优雅漂亮的,恐怕不会有了。丈夫用他那红红的长嘴温柔地抚弄着翼上的绵毛。这是肯定的。孔雀虽然号称百鸟之王,但是她那身粗毛,不知有多么难看。跟她比起来,我们的雪白的羽毛,才是无上佳品。妻子一边伸长

    18、脖颈饮着湖水,一边对丈夫的话表示赞同。不错,这对白鸟夫妇的羽毛的确很美,颈子也长得恰到好处。然而,这对白鸟夫妇都只有一只眼睛,他们却丝毫也不觉得自己是独眼。因为丈夫所看到的,同妻子所看到的一样;妻子所看到的,也同丈夫所看到的一样。他们俩都相信,世上再也没有像他们看东西看得这样准确的了。白鸟夫妇产了四个卵。他们盼望着早一点将卵孵化,生出和自己一样美丽的白鸟。不久,四只可爱的白鸟被孵化出来。白鸟夫妇说不出的高兴。多漂亮的小鸟啊。但愿他们早点长大,等到自己会捕鱼捉贝就好了。父亲说。是啊,但愿如此。他们生活在这湖边,不知会感到多么幸福呢。何况我们又这样疼爱他们。母亲说。白鸟爸爸接着说道这帮小家伙,生下

    19、来既不是低贱的野鸭,也不是粗鲁的骛鸟,他们不知多么庆幸呢。然而有一天,白鸟夫妇发现这四只可爱的小白鸟,都多生了一只眼睛。哎呀!这如何是好?母亲说道,接着发出一声哀鸣。可不,眼睛生得是有些怪呢?不过,不知道长大以后怎么样。或许我们生出来的时候,也都是生着两只眼睛的吧。父亲毕竞是个男子汉,说话有份量,白鸟妈妈的精神又振作起来了。但是白鸟夫妇因为自己是独眼,生了四只两个眼睛的白鸟,便以为它们是残废,总耿耿于怀,觉得窝囊。趁它们还小,索性把一只眼睛弄瞎了吧。白鸟爸爸虽然这样想,但并没有这样做的决心。四只小白鸟却一点儿也不关心这些事,他们一天天长大了,疏松的乳毛变成绵毛,绵毛又逐渐变成纺绸一般的羽毛。等

    20、到羽毛丰满了,两只眼睛看东西也分明了。他们飞到湖中,随意捉些鱼儿、蚌儿来吃。全然不理会双亲对他们安全的忧虑。小孩子们的眼睛看到什么东西都是新鲜的。他们看到了湖上的各种情景,有和自己同类的鸟儿,翱翔在高空,整天唱着悦耳的歌声;有伸着可怕的嘴的大鸟;有外形同自己类似,但衣裳非常粗糙的丑鸟;也有终生都站在湖水中默默地看着人世的鸟儿。小白鸟们觉得这世上十分有趣。这就是所谓世界吧!小白鸟们这样想。他们天天都滑动着红红的璞,在湖上到处游玩。一天,白鸟父亲对白鸟母亲说咱们的孩子为什么这样野呢?白鸟的孩子决不该整天和这样粗野的东西为伴,一定是因为眼睛有毛病吧。白鸟母亲说一准是这样吧。因为此外他们再也没有什么地

    21、方和我们不同。不知道怎样才能治好孩子们的眼睛呢!她将修长的脖颈贴在胸口,悲伤地深深一叹。恰好就在这时,一只饥饿的老鹰,拍着双翅,发出可怕的声响,从他们头上掠过。白鸟夫妇大吃一惊,连忙躲进草丛深处。要是给这只饿鹰看见,可不得了啊。不知咱们的孩子们此刻在哪儿?白鸟父亲低声说。然而到了黄昏时候,四只小白鸟都丝毫不以为意,他们精力十足,掠过湖面,回到家中。尽管白鸟父母把孩子们狠狠训斥了一顿,可是第二天,他们又飞到湖中去了。白鸟父亲反复思忖着怎样才能消除自己的忧虑。孩子们小的时候,我不知想过多少次,索性将他们的一只眼睛弄瞎吧.现在是非这样不可的时候了.虽然可怜,但为了孩子们的幸福白鸟父亲说;白鸟母亲只是

    22、啜泣。一天早晨醒来。四只小白鸟感到一只眼睛瞎了,他们痛哭流涕。在他们看来,这世界突然黑暗了。他们每日在湖湾的岸上蹒跚地踱来踱去,恋慕着广阔的湖水,发出声声哀鸣。某日,两只饥饿的老鹰飞到湖上,用锐利的爪子轻而易举地将四只小白鸟抓去,飞上高空利爪迅速刺进四只小白鸟的小胸脯此刻,他们的心脏正在破裂。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鸟夫妇从小就只有一只眼睛,而且丈夫所看到的同妻子所看到的一样,所以他们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异常。B.白鸟夫妇因为小白鸟与自己长得不同,以为他们是残废,于是在小白鸟睡熟后,将每个孩子的一只眼睛啄瞎。C.小说中或许我们生出来时,也都是生着两只眼睛的等细

    23、节暗示白鸟夫妇的眼睛可能也是被其父母啄瞎的。D.小白鸟用两只眼看到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白鸟夫妇却觉得粗野,二者对比突出了他们的狭隘和固执。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作者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白鸟夫妇对自己外表的自信,语言和动作是这篇小说常用的手法。B.作者开篇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尽力铺陈白鸟夫妇的美丽和自信,然后再揭示了他们的缺陷。C.小说中所有的语言都由白鸟夫妇说出,小白鸟一句没有,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白鸟夫妇的主角地位。D.小白鸟们被啄瞎眼时没有感到疼痛,不知不觉地被伤害看似不合理,却恰好体现了这篇小说的寓言特性。9.有评论家认为:这个简单故事中

    24、蕴含着多重悲剧,值得读者反复阅读和深思。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包含了哪几重悲剧?(6分)7.【答案】B【解析】小白鸟活泼好动的天性引发了父母对他们安全的忧虑,这才是白鸟夫妇啄瞎孩子眼睛的主因。8.【答案】C【解析】这是一篇带有寓言性质的小说,影射了人类社会中的教育问题。只让白鸟夫妇说话背后可能含有作者的深意,比如暗示在家庭教育中儿童话语权的缺失等。选项的解释过于肤浅。9.【答案】白鸟夫妇认知的错误和狭隘:他们只有一只眼,却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白鸟夫妇用错误的认知制约别人:小白鸟是被深爱自己的父母啄瞎眼睛的。白鸟夫妇错误的认知造成的恶果:活泼可爱的小白鸟失去了一只眼睛,最后被老鹰吃掉。二、古代诗文

    25、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既长,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晏殊知应天府,召置府学。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击冗僭、慎选举、抚将帅,凡万余言。以泉荐,为秘阁校理。泛通六经,长于易,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太后崩,召为右司谏。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

    26、,且条上救敝十事。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讥切,曰:“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由是罢知饶州。明三正月,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定堡障通斥候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 元昊反,延州诸碧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先是,诏分边兵,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至,大阅州兵,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使更出御贼。城青涧以据贼冲,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 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复除参知政事。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退而上十事,悉采用之。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会边陲有警,因与枢密副使富弼请行边,河外遂安。比去

    27、,攻者益急,仲淹亦自请罢政事,乃以为资政殿学士、陕西四路安抚使、知邠州。其在中书所施为,亦稍稍沮罢。 年六十四卒。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内刚外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注折役茶:用茶叶抵充租税,这种上交的茶叶叫折役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定/堡障通/斥候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B.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定堡障/通斥候/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C.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

    28、稍招/还流亡/定堡障/通斥候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D.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定堡障/通斥候/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表示其通过中央政府最后一级考试,可以进授爵位。B.郎中本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沿置。C.互市是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贸易的通称,互市盛衰与政治、军事斗争密切相关。D.立生祠是指古代老百姓在深得民心的官员在世时,自发为其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借此表达爱戴之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9、是(3分)A.范仲淹崇尚节操,忧心国事。他倡导士大夫勉励品格,磨炼自身。延州险些失守时,他犯险出镇,改变局面。B.范仲淹刚正不阿,宽仁慈善。抨击权臣吕夷简用人唯亲;戍守西北时,安抚百姓。后来又在家乡修建义庄,养济族人。C.范仲淹锐意进取,力主改革。他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到延州后,改革边政,提振军心。在中书省实施改革,成效显著。D.范仲淹能力出众,堪称全才。通晓六经,长于易学,开士林新风;任职地方,能解民之困;西北戍边,举措有力,稳固了边防。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5分)(2)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

    30、盐钱,且条上救敝十事。(5分)10.【答案】B【解析】根据句意断句。“又请修”句意不完整,请求修什么没有表述,不能断句,排除AD;“招还”是一个词,指招回,对象是“流亡”,要连在一起,排除C。 译文:上奏请求修筑承平、永平等要塞,逐渐招回流亡百姓,羌族和汉族的百姓,巩固战守的小土城,派出远去探哨的侦察兵,羌族和汉族的百姓都一个接一个地回来,重操旧业。11.【答案】D【解析】有误,老百姓为某人立生祠,也有迫于对方威势,出于谄媚或者畏惧的心理为其立生祠的,如给魏忠贤之流立生祠。12.【答案】C【解析】“成效显著”有误,原文是“其在中书所施为,亦稍稍沮罢”,意思是他之前在中书省实施的各项改革措施,也

    31、就渐渐因为受到各方阻挠而被废除。13.【答案】(1)曾经把自己的俸禄让出来,供养天下游学的读书人,以至儿子们轮换穿一件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安然自若。(奉:通“俸”,俸禄;食:供养;易:交换;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2)并且禁止灾区百姓滥行祭祀,奏请免除庐州、舒州的折役茶,江东按人口交纳的盐税钱,并且逐条陈述十件纠正弊端的事情。(淫祀:滥行祭祀;蠲:免除;条上:逐条上奏;救敝:纠正弊端)【译文】范仲淹字希文,他少时就有志气,奉行操守,前往应天府,依从戚同文学习。登进士及第。晏殊掌管应天府时,就召请他到府学任职。范仲淹上书皇帝请求选择郡守,举荐县令,斥逐游散懒惰之人,裁汰冗员和不安本位的人,慎重

    32、选举官员,安抚将帅,这封上书长达万余字。由于得到晏殊的举荐,担任秘书阁校理。通晓六经,精通易学。学习经学的人大多向他请教,解决疑难问题。他手捧经典,为有疑者答疑解难,不知疲倦。他曾经用自己的俸禄供养四方游学之士,而自己的儿子却要轮换穿一件好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始终泰然处之。每当他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时。往往奋不顾身。当时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节操,就是从范仲淹倡导开始的。太后去世后,范仲淹被召回朝廷提任右司谏。这年发生了严重的虫灾和旱灾,江、淮、京东这些区域灾情尤其严重。范仲淹请求朝廷派遣官员前往灾区查看灾情,没有得到答复。于是就问仁宗说:“宫廷里的人如果半天不吃饭,情形会怎么样呢

    33、?”仁宗皇帝显得十分难过,于是派遣范仲淹去安抚江、淮地区的灾民。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济民,并且禁止灾区老百姓过多的祭祀活动,奏请朝廷免除庐州、舒州上供的折役茶,江东的丁口盐钱,并且向仁宗皇帝逐条陈述了救治朝政弊端的十件大事。当时,吕夷简执掌朝政,被任用和得到提拔的人大都出自他的门下。范仲淹仁宗皇帝呈上一份百官图,指着图上百官升迁的次序说:“况且天子近医的提拔和點降,凡是超过一定限度的,也不应该全部委托宰相处理”。吕夷简很不高兴,因此被罢官而降职任饶州知州。元昊反叛,延州周围各要塞大多失守,范仲淹主动请求前往延州,被升为户部郎中兼延州知州。以前,朝廷诏令规定将领分别统辖边境驻军:总管统辖万人,钤辖

    34、统辖五千人。都监统辖三千人。遇到敌人侵略而要抵御时,官品低的将领需首先出击。范仲淹到了之后,于是他普遍检阅本州军队,毎位将领各自统领三千人,分部训练士兵,根据敌军的多少派遣他们轮流出战抵御敌军。修筑青润城来扼杀敌军进犯的要冲,大兴农田水利,并且开放民间贸易,以便边民互通有无。范仲淹又上奏请求朝廷修筑承平、永平等要塞,逐渐召回流亡在外的百姓,加固堡寨的屏障,使敌情侦察畅通,把十二座旧要塞改建为城,于是羌族和汉族流亡在外的百姓都一个接一个地回来,重操旧业。元昊请求议和,范仲淹被朝廷召回,授予枢密副使之官,又该任参知政事。仁宗皇帝当时正一心一意要实现天下太平,多次询问当前急需办理的大事。范仲淹自己也

    35、已治理天下为己任,裁抑侥幸,削减冗滥,考核审查官吏,日夜谋划考虑实现天下太平。刚好遇到边境有军情,范仲淹就和枢密副使富弼巡视边防。黄河以外的地区于是得以安定下来。范仲淹离开朝廷后,反对他的人更加激烈的攻击他。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自己也请求免除参知政事之职。于是,朝廷任命他为资政殿学士、陕西四路安抚使、邠州知州。他任中书时所推行的政策,也就逐渐被废止了。终年六十四岁,朝廷赠他为兵部尚书,谥号“文正”。仁宗皇帝亲自题写了墓碑,叫“褒贤之碑”。范仲淹性情刚烈,但外表温和。在家乡族人中设置义庄,用以赡养族人。所至之处都恩爱百姓,邠州、庆州的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都画上他的像,在他生前就来祭祀他。等到他死时,

    36、羌部族的首领数百人像失去父亲一样痛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与东吴生相遇(唐)韦庄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注】原诗题下有注:“及第后出关作。”此时诗人已59岁。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诗人用随风漂泊的水上浮萍,形象地刻画了自己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彼此同病相怜。B.颔联饱含辛酸,诗人觉得年华老去,与娇艳美丽的花朵相比早

    37、已没有了青春样态,只好在心情烦乱中借酒浇愁。C.颈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贫”与“贵”,“陋巷”与“豪家”的强烈反差凸显了乱离社会的种种世态炎凉,暗含诗人对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控诉。D.诗人身处唐末乱世,历经沧桑,虽然直到晚年才科举及第,但仍心怀施展才华、报效朝廷的志向和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心愿,令人敬佩。15.本诗以“泪”开始,以“笑”结尾,你认为矛盾吗?请结合诗意谈谈你的理解。(6分)14.【答案】B【解析】B项“诗人觉得年华老去,与娇艳美丽的花朵相比早已没有了青春样态,只好在心情烦乱中借酒浇愁”错误,颔联是挥泪叙旧的辛酸语。作者回想当年大家在一起的时光,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15.【答案】不矛盾

    38、。全诗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首尾(结构)严密。“泪”是回顾,“笑”是前瞻。“泪满缨”说明诗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寻常;“开口笑”说明诗人满怀信心向前看。一泪一笑,总括全诗,掷地有声。(观点表明,分析有据,结合诗意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韩愈师说中以“孔子转益多师”为例来证明自己提出的“_”的论这个论断又恰与文章开篇提出的“_”的中心观点相呼应。(2)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

    39、,却最终“_”。【答案】(1)圣人无常师,古之学者必有师。(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很多城市处理旧城区问题,搞文旅开发本,但尺度必须适当。如果最终是通过“拆真”来为“建假”腾出地方,这样的开发改造思路必然。其实,提升改造与对老建筑、文物的保护本来可以,恰当的修缮,不但可以让历史建筑重新焕发活力,起到保护作用,也能够提升城区的整体质量,兼顾“提升改造”的目的。在今天,无论是基于历史文化保护的内在要求,还是着眼于文旅开发的市场竞争需要,古城、老街的仿造式开发之路,都不应该再继续下去。曾有人感

    40、叹,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可以称得上是“”,但能够让人看出城市历史底蕴的建筑却不多。()。在中国城镇化率已过半的今天,城市的提升改造,是时候为历史建筑留下更多的栖息空间了。当然,不仅需要这方面的制度层面的倒逼,也更依赖城市管理者自我觉醒,像最近四川提出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就值得借鉴。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评头品足 舍本逐末并驾齐驱人杰地灵B.无可厚非得不偿失并行不悖历史悠久C.无可厚非舍本逐末并行不悖人杰地灵D.评头品足 得不偿失并驾齐驱历史悠久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定程度上说,其历史、文化最精准

    41、的符号呈现的就是一座城市完整的历史建筑梯度。B.一定程度上说,其历史、文化最精准的符号被一座城市完整的历史建筑梯度所呈现。C.一定程度上说,一座城市完整的历史建筑梯度,就是其历史、文化最精准的符号的呈现。D.一定程度上说,一座城市完整的历史建筑梯度,就是呈现其历史、文化最精准的符号。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然,这方面不仅需要城市管理者的自我觉醒,也更依赖制度层面的倒逼B.当然,这方面不仅依赖制度层面的倒逼,也更需要城市管理者的自我觉醒C.当然,不仅这方面需要城市管理者的自我觉醒,也更依赖制度层面的倒逼D.当然,不仅这方面依赖制度层面的倒逼,也更需要城市

    42、管理者的自我觉醒17.【答案】B【解析】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评头品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 现也比喻任意挑剔。根据上下文,表明有可取之处。应用无可厚非。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拆真与造假间无主次关系,而有利益抵偿不了损失之意。所以用得不偿失。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提升改造与保护两者不必冲突,非要拆与建。而不是指这两种力量不分高下。所以用并行不悖。历史悠久:历史悠久是指记载和解释作为

    43、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很久远。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根据上文,绝大多数城市,只能用历史悠久来形容,如果用人杰地灵,那强调的是名胜之地了。18.【答案】D【解析】上文谈论对象是:中国绝大多数城市,括号内主语应该为城市。故排除。选项主宾搭配不当。19.【答案】A【解析】考关联词的位置及递进关系。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这方面”,所以关联词“不仅”应在“这方面”后,这样就排除了C、D;前后两个分句应成递进关系,“依赖制度层面的倒逼”层次更高,所以,就排除了B。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4、6分)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_。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_,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_。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答案】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宋词的婉转清雅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意思对即可)。21.根据下面材料拟写一则通知,可对文字进行删改。要求符合通知的格式和语体,发布通知时间为2019年4月25日。不能出现具体的学校名称。(5分)学校

    45、拟举办“国学诵读经典”演讲比赛,请各年级组织师生观看比赛。本次比赛由校团委举办。演讲比赛的地点为学术报告厅。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民族精神”。比赛时间为2019年4月26日晚7点。【答案】答案示例:关于举办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民族精神演讲比赛的通知各年级:我校将于2019年4月26日晚7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民族精神”演讲比赛,请组织师生届时观看比赛。校团委2019年4月25日【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目的主要内容,明确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这道题目要求学生写一则通知,在表达的时候要明确通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同时要将具

    46、体的时间、地点等相关要素进行具体表达,在写作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格式等方面的问题。通知的标题要体现出“举办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民族精神演讲比赛”的主题,一般采用“关于的通知”,称谓要顶格写,后面要用冒号,参加观看的年级范围是各年级;正文要有比赛的时间、地点。演讲的主题内容,还要有比赛及观看的要求。下发通知的单位、时间格式等要正确。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100年经历了这样一些大事件:开国大典、大庆油田、三年自然灾害、两弹一星、平反冤假错案、三峡工程、非典、载人飞船、中国梦、走进新时代、反腐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

    47、四十周年、脱贫攻坚、新冠疫情等。100年披荆斩棘,100年风雨兼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正处于这个历史与未来的时间的交接点。这些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你将对祖国说些什么呢?请以此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探究取得辉煌成就背后的原因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强国之梦的使命感, 不甘落后的紧迫感。辉煌成就体现出的精神: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人才,团结协作、家国情怀、强国梦想。(2)灾难与挫折教给了我们什么?面对灾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把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知错就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改革开放提供实践与理论依据。(3)历史进程给我们的启示:从历史辉煌里找自信,从挫折失误中悟智慧,从差距不足中寻努力的方向,从历史传统中汲取精神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正处于这个历史与未来的时间的交接点上,任重道远,继往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届高三全国卷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第三模拟) WORD版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201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