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2022年中考语文 3.2.1真题预测 新题快递.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4163
  • 上传时间:2025-11-0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1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年中考语文 3.2.1真题预测 新题快递 2022 年中 语文 3.2 预测 快递
    资源描述:

    1、中考预测新题快递一、(2022揭阳模拟)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回答15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2、。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答:_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答:_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_(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_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答:_二、(2022清浦模拟)阅读出师表节选,回答15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

    3、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臣本布衣(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深入不毛( )(4)遂许先帝以驱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以伤先帝之明

    4、 故为之文以志B.不求闻达于诸侯 万钟于我何加焉C.先帝不以臣卑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故五月渡泸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翻译下列句子。(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_(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译文:_4.作者回顾了对其人生有重要影响的三件往事,请简要概括,并说说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答:_5.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联系选文内容,请对诸葛亮的立身行事和做人处世作简要评述。答:_三、阅读核舟记选段,回答15题。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

    5、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

    6、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高可二黍许 ( )(2)神情与苏、黄不属 (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 )(4)珠可历历数也 ( )2.请用“/”给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鲁 直 左 手 执 卷 末 右 手 指 卷 如 有 所 语。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苏、黄共阅一手卷。译文:_(2)其两膝相比

    7、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_4.从选文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_5.“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四、(2022江苏调研)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回答15题。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

    8、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辍耕之垄上 ( )(2)天下苦秦久矣 ( )(3)

    9、为天下唱 ( )(4)固以怪之矣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失期,法皆斩。译文:_(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_3.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出陈胜用以“威众”的两件事。(1)_;(2)_。4.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5.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担负)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

    10、,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用原文回答)答:_(2)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答:_五、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回答14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

    11、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面山而居 ( )(2)聚室而谋 ( )(3)投诸渤海之尾 ( )(4)始一反焉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杂然相许。译文:_(2)如太行

    12、、王屋何?译文:_(3)甚矣,汝之不惠!译文:_3.智叟与愚公之妻都反对移山,他们的观点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的观点和态度分别是什么?答:_4.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答:_六、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14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

    13、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1)皆若空游无所依 ( )(2)隶而从者 ( )(3)以其境过清 ( )(4)不可知其源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_(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_3.这篇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具体写了哪些景物?答:_4.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_七、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完成14题。十年春,齐师

    14、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 (参与)B.肉食者鄙 (地位低)C.战则请从 (跟随)D.神弗福也 (赐福,保佑)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B.长跪而谢之曰C.辍耕之垄上D.小大之狱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

    15、子的意思。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_4.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答:_答案解析一、1.【解析】选B。“昏”应为“昏暗”。2.【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文章第二、三段先写水,后写山,最后抒写感慨。可选取原句作答。答案: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特色的理解能力。要从读者的角度思考,从视觉和听觉方面表述写景的好处。答案:加深感受,使人如同

    16、身临其境。4.答案:(1)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2)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5.【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第一问:全文先写景,后抒怀,对景物发出的感慨自然在景物描写之后,可摘取原句作答。第二问:结合对上一问的答案分析。答案: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二、1.答案:(1)平民 (2)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3)人烟稀少的地方 (4)奔走效劳2.【解析】选C。C项中的“以”都是“因为”的意思。A项中的“之”依次是“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中的“于”依次是“在”“对”;

    17、D项中的“故”依次是“因此,所以”“原来的,旧的”。3.答案:(1)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啊。(2)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识别采纳正确的意见。追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4.【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概括三件事要抓住第段进行梳理、归纳,语言要简洁。分析目的要结合本文写作背景及写作缘由出师北伐来理解、阐述。答案: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托孤。表明自己的忠诚,表明自己的志向,陈述北伐的理由。(或:表达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陛下,出师伐魏的决心。)5.【解析】要结合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紧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一角度答题

    18、。答案:他躬耕南阳,恬静安闲,节俭自律;不求闻达,不为功名所累,不为琐事而烦;胜不骄,败不馁,勤勉于家事国事天下事,志向远大,感知遇之恩,而不忘报国之志;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1.答案:(1)大约 (2)类似 (3)同“屈”,弯曲 (4)分明可数的样子2.答案: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3.答案:(1)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2)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4.【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归纳能力。可根据“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体会其“小”;根据“八扇”窗上刻着对联,刻着五个人,可见所刻物件之“多”;从船头三人的外貌、神态、动作及舟子的神态

    19、、动作,足见其雕刻之细腻、逼真。答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用料体积小;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5.答案:对精湛的雕刻技艺的赞叹四、1.答案:(1)停止 (2)苦于 (3)通“倡”,首发 (4)以为怪2.答案:(1)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2)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3.【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要根据文中相关语句“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进行概括。答案:(1)置书鱼腹 (2)篝火狐鸣4.【解析】

    20、选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交代了陈胜、吴广的身份,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5.【解析】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天下云集响应”是过秦论中的这段文字着重表现的内容之一。陈胜对这一情况的预见在选文第二段中的语言描写中可找到答案。答案:为天下唱,宜多应者。(2)【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比较分析能力。要在细读两段文字的基础上找不同,但要始终围绕“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找。答案:陈涉世家中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谋划)的经过;过秦论中的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 五、1.答案:(1)面对着 (2)家 (3)相当于“之于” (4)通“返”,这里是往返的意思2.答案:(1)纷纷表示赞成

    21、。 (2)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3)你太不聪明了!3.【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中人物描写及观点的分析评价能力。第一问,先回答相同点,可抓住“且焉置土石”“其如土石何”回答;不同点可抓住“其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分析人物态度的不同。第二问,愚公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智叟的态度主要体现为“笑而止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答案:第一问:相同:都认为没有办法来安置挖下来的土石;不同点:愚公之妻是提出疑问,含着关心;智叟是责难和讥笑,是轻视愚公,讥笑愚公不自量力。第二问: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

    22、,山却高大难平,愚公自不量力。4.【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先要明确表态,然后从愚公精神感天动地及主旨的普遍意义方面思考。答案:天神相助不损害愚公形象,而且使愚公形象更加丰富高大,正是愚公的决心和精神感动了天帝,才能有这样的结果。这样结尾借助神力实现愚公的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六、1.答案:(1)依靠 (2)跟从 (3)因为 (4)代词,指小溪2.答案:(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3.【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和思路的理解能力。通读全文,抓住表地

    23、点转移的词句,如“从小丘西行”“下见小潭”“潭中鱼”“潭西南而望”“坐潭上”“乃记之而去”等,可得写景顺序;具体景物只答景物名称即可。答案:以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先写发现小潭,再写潭中景物,然后写远望溪水水源之景,最后写潭周围的气氛。具体描写了石头、潭水、游鱼和溪流等。4.【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要结合对“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翻译来体会、回答。答案:孤独忧伤(凄凉)。七、1.【解析】选B。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2.【解析】选D。A、B两项中的“之”都作代词,C项中的“之”为动词。3.答案: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每件都了解清楚,也一定要按实情来判断。4.【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理解了曹刿所说的“可以一战”所凭借的条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含有“取信于民”之意是答题关键。答案:政治上要取信于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中考语文 3.2.1真题预测 新题快递.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416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