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古诗两首_人教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语文同步古诗三首 语文古诗人教 语文古诗三首 语文3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古诗两首_人教新课标.docx 语文同步练习 古诗两首_人教 古诗两首人教 古诗三首人教
- 资源描述:
-
1、2019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3.1古诗两首练习卷21看拼音,写词语。2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1)爸爸每天需要挑( )水浇花。(2)煤油灯要灭了,得挑( )一下灯芯才行。(3)他这种行为是挑( )拨离间。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见:看到。会见;会面。对于事物的看法;意见。(1)夜书所见( )(2)他是个很有远见的人。( )(3)国家领导接见了这些外宾。( )4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2)“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_5根据画面内容写古诗。_6课外阅读。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
2、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来的。老大:年纪大了。乡音:家乡的口音。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1)结合注释,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少(sho sho) 相(xin xin)(2)从诗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3)“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_7说说你知道的节日以及习俗。_8用“”给下列字选择正确读音。c ch ch c y y促 插 异9看拼音写词语。10辨字组词。挂( ) 异( )佳( ) 导( )倍( ) 亿( )陪( ) 忆( )11查字典。要查的字部首再查几画读音在诗句中的意思独
3、异逢倍遥12补充诗句。13古诗阅读。山 行 唐杜 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古诗,诗中共写了_、_、_、_、_、_六种景物。(2)哪句诗最能表现秋景?( )A远上寒山石径斜。B停车坐爱枫林晚。C霜叶红于二月花。(3)你能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吗?_14农历佳节习俗我知道。正月初一 重阳节 吃粽子五月初五 春 节 登高八月十五 端午节 赏月、吃月饼九月初九 中秋节 吃饺子参考答案1佳节 相逢 促织 回忆 遥远 异乡【解析】2(1)tio (2)tio (3)tio【解析】3(1) (2) (3)【解析】4(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解析】5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解析】6(1)sho xin (2)少老 离回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解析】7【解析】8【解析】9【解析】10【解析】11要查的字部首再查几画读音在诗句中的意思独犭六d单独异三y别的;其他的逢辶七fng遇到倍亻八bi加倍遥辶十yo远【解析】12【解析】13(1)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枫林 霜叶(2)C(3)我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树林,经秋霜打过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解析】14【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