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备考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备考 试题
- 资源描述:
-
1、中考语文备考试题2019学年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准备了中考语文备考试题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与选择! (2019?福建漳州市)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
2、,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 【注释】封:封赏。贵:认为 可贵。即:如果。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或谓惠子曰( ) (2)非梧桐不止( ) (3)是商贾之人也( ) (4)递辞平原君而去( ) 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非练实不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去国怀乡 C.为人排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仰而视之曰 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3.翻译下面句子。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_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_ 4.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庄子和
3、【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 _ (2)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_ 参考答案1.(1)有人 (2)栖息 (3)这 (4)离开 【点拨:要结合语境释义。第(1)句中的“或”的意思是“有人”,不可释为“有的”;第(2)句中的“止”不要误解为“停止”;第(3)句中的“是”为指示代词;第(4)句中的“去”不要按现代汉语的意思解释。】 2.B 【点拨:A项中两个加点的“食”的意思分别为:吃;同“饲”,喂养;C项中两个加点的“患”的意思分别为:忧患;担心;D项中两个加点的“而”的意思分别为:表修饰的连词,着;表转折的连词,却。】 3.(1)惠子在魏国(梁国)当
4、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2)当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平原君)站起身来上前,用千金给鲁仲连祝寿(祝福) 【点拨:第(1)句中的“相”是名词用作动词,“当宰相”;第(2)句中“以”译为“用”,“为”可译为“向”或“给”。】 4.(1)两人都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2)庄子运用巧妙的比喻(讲故事的方法),如把自己比作“鵷鵮”( 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而鲁仲连则把帮助别人后接受封赏的行为和商人做生意进行对比,强调自己的志趣。 【点拨:第(1)题可从【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对待名利的角度分析。第(2)题中的从二者的语言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课件) 高考第2大题 (二) 第1节 考点3 情节结构 .ppt
